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水到天涯更自由
——選堂詩詞用典與點化舉隅

陳 偉

  如果以水來喻知識的話,饒宗頤教授的知識已經不是江河或湖泊,只局限于一流一隅,而是大海,廣博無量。饒老曾游日本能取岬,于窮海盡處賦詩曰:“山圍地角終難盡,水到天涯更自由!贝蠛R蚱鋸V博,所以水到了天涯,便能擺脫束縛,超越界限,獲得一種大自在。竊以為先生的詩詞,也達到了這樣一種境界,故借此句為題,以為緣起。

  饒老的詩詞,當代詩壇耆宿錢仲聯教授曾評曰:“先生之于詩詞,帝網交融,優入圣域。敢借《唵聲奧義書》喬荼波陀之《釋頌》,為先生禮贊曰:‘已得大全智,圓滿大梵道。’”[1]可謂推崇備至。

  饒老曾說:“文章之事,有所法而后能,有所變而后大。”[2]這就關系到一個繼承與創新的問題。仲聯老對此進一步分析:“創新與繼承,今之恒言也。必有所承而后能變,有所變而后能通,有所通而后能大。斯必胸蟠百氏,弸中唐內之學人而后能。學與詩合,隨所觸發,莫非靈境,而又鍛思冥茫,徑路絕而風云通。選堂于此,掉臂游行,得大自在,所謂華嚴樓閣,廣博無量,彌勒彈指即現者也。”[3]賢者識其大,不賢識其小。本文將從用典、點化兩個方面,舉若干例子,分門別類,試加闡述,多注重典故、詞句之分析,一般不作通篇之詳解。

一、用典

  典故用得好,可以增加詩詞的歷史文化內涵,使詩詞成為有血之肉、有根之木。饒老是位大學問家,經史子集、佛道兩藏、西學妙諦,莫不爛熟于胸。再加上詩藝爐火純青,所以用起典來,真如庖丁解牛,以無厚入有間,游刃有余。

  (一)借古典寫我之情

  清人趙翼《甌北詩話》云:“詩寫性情,原不專恃數典。然古事已成典故,則一典已自有一意,作詩者借彼之意,寫我之情,自然倍覺深厚!庇霉诺涞囊嫣,在于既用古人之事,又能“寫我之情”,使內涵更為豐富。以下試舉數詩,以窺一隅:

與慵石翁別六年,頃書來云,以沽酒自活。感成一律

已是浮云終古陰,相望江海但愔愔。六年消息供腸斷,十日平原只夢尋。
別后關河成獨往,老來井臼更誰任。杜人聊解煩苛意,惆悵深情比石林。

                         ——《羈旅集》

  慵石即石維巖(1878—1961),字銘吾,號慵石,晚號慵叟,潮州名詩人,陳石遺所稱“嶺東三杰”之一,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與饒老之尊人饒鍔先生等結“壬社”。饒家是當時潮州的巨商,也是有名的書香門第,其莊園:“蓴園”是民國潮州第一流的私家園林,內有藏書樓“天嘯樓”,藏書近十萬卷。饒鍔先生更是當地的名學者,當時以他為核心,形成了一個文化圈,石銘吾、詹安泰、佃介眉、王顯詔等都是這個圈子的重要成員,這些文人雅士常聚饒家,詩酒流連,極一時之盛。饒鍔先生1932年謝世,石翁繼任壬社社長,主盟潮州詩壇數十年之久。饒老1949年去香港之后,便與石翁失去聯系,過了六年才收到石翁的一封信。在信中石翁自稱“以沽酒自活”,饒老看后一定很難過,回想起從前那段詩酒流連的快意生活,而現在卻變成石翁獨自沽酒茍延殘命,而自己也是有家歸不得,肯定不勝今昔之感。那么饒老是怎樣來表達這種心情的呢?

  他是借助兩個典故含蓄地來表達。一是用“十日平原”的典:《史記·范睢蔡澤列傳》秦昭王遺平原君書曰:“寡人聞君之高義,愿與君為布衣之友,君幸過寡人,寡人愿與君為十日之飲。”在詩中借以指從前那段詩酒流連的美好時光,“只夢尋”則可見饒老對往昔的懷念。二是用了一個曹參的典:《史記·曹相國世家》:“參代何為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擇郡國吏木詘於文辭重厚長者,即召除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務聲名者,輒斥去之。日夜飲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賓客,見參不事事,來者皆欲有言。至者,參輒飲以醇酒間之,欲有所言,復飲之,醉而後去,終莫得開說以為常!睂τ诓軈⒁燥嬀贫湃说纳钜,宋人葉夢得《石林詩話》曾云:“曹參方欲解秦煩苛,付之清凈,以酒杜人,亦是一術!

  人事滄桑,當年的朋儕雅聚歡飲只能于夢中尋之了。如今的石翁只能學曹參飲酒杜人,所謂“聊得清靜”,不過是對寂寞的解嘲而已。饒老也如葉石林對曹參一樣,對石翁深表同情和理解。懷昔傷今,言外不無身世之感,這種惆悵,既是對石翁,也是對饒老自己。饒老通過這兩個典很好地表達出這種今昔之感,寫出深厚沉甸的情感份量。典是載體,詩人的情感賴之以傳。

別徐梵澄·次東坡《送沈達赴嶺南韻》

海角何來參寥子,黃帽青袍了生死。
知我明朝將遠行,攜酒欲為消塊壘。
宿昔讀君所譯書,君名如雷久闐耳。
相逢憔悴在江潭,無屋牽舟煙波里。
羅胸百卷奧義書,下視桓惠蚊虻矣。
嗜欲已盡心涅槃,槁木死灰差相似。
勸我何必事遠游,中夏相懸數萬里。
我言雪山猶可涉,理勝胸無計憂喜。
贈詩擲地金石聲,浮名過實余深恥。
憑君更乞數竿竹,便從寂滅追無始。

                 ——《佛國集》

  1963年,饒老受印度班達伽東方研究所之聘前往印度考察研究,期間結識了另一位在印度的中國學者徐梵澄。徐梵澄(1909—2000),原名琥,譜名詩荃,字季海,湖南長沙人。徐氏不僅通曉國學各脈,且能用英、法、德、梵、日、拉丁、古希臘、印地等語言進行研究,在中西哲學、宗教、文藝、詩歌每一領域都涉獵頗深,是位集中、印、西學于一身的哲人、學術大師、翻譯家。徐氏于1945—1978年長期在印度做研究,被稱為“當代玄奘”。

  徐梵澄臨別前寫了一首詩送給饒老,饒老寫了這首古風贈答。中間用了三個典來寫徐氏的處境、學識和修養。

  一、“相逢憔悴在江潭,無屋牽舟煙波里。”這是用《楚辭·漁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其時徐梵澄郁郁不得志,饒老后來回憶說:“那時徐梵澄在一個修道院里做書記,非常不得志。那是法國人支持辦的一個修道院,相當于難民收容所,是個管吃管住的地方,但沒有圖書可資研究,所以他很苦悶。”[4]把徐氏比作被流放的人,足見那時徐氏處境之糟。

  二、“羅胸百卷奧義書,下視桓惠蚊虻矣。”上句是指徐氏精通印度吠陀經典《奧義書》。下句典出《莊子·天下》:“桓團、公孫龍辯者之徒,飾人之心,易人之意,能勝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辯者之囿也;菔┤找云渲,與人之辯,特與天下之辯者為怪,此其柢也……由天地之道觀惠施之能,其猶一蚊一虻之勞者也,其于物也何庸!”桓惠即指桓團和惠施,此句是言徐梵澄精通哲理,下視那些辯者之流,真如蚊虻一樣不足道也。徐氏為研究印度文化,在印度一呆就是33年,歷盡艱辛,是個真正的學人。比起那些坐在辦公室內高談文化,足不出戶,知行脫節的如桓惠一般的空談家,徐氏當然是視之如蚊虻的。

  三、“嗜欲已盡心涅槃,槁木死灰差相似。”涅槃,亦作“泥洹”,義譯為滅度。謂脫離一切煩惱,進入自由無礙的境界。“槁木死灰”典出《莊子·齊物論》:“南郭子綦隱機而坐,仰天而噓,荅焉似喪其耦。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此二句寫徐梵澄已無嗜欲,心得超脫,有如莊子筆下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得道真人。

  饒老此詩多用佛典、道典(詩中還用了“參寥子”、“黃帽”、“理勝”、“無始”等典),這與贈詩的對象徐梵澄息息相關,哲人相遇,當然離不開談經論道。而這些典也成功地塑造了一個世外高人徐梵澄的形象。當然這樣的“高人”并不是誰都能作得的,他必須是能“了生死”、能忍受在“中夏相懸數萬里”的異國中過著“無屋牽舟煙波里”的生活。

鷓鴣天·九日和忼烈

  造物何心計精粗,莛楹施厲總殊途。愁邊真個成歸計,夜半誰教負以趨。(行縢書二百箱)覷水鏡,笑頭顱。牛山有淚豈非愚。重陽覓約登高近,野韭寒松迓客無。

                          ——《櫚詞》

  此詞大約寫于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羅忼烈是香港大學中文系的古典文學教授,著名的詞曲專家,也是饒老在香港的好友。這首詞是饒老在異國,于重陽節這天和羅忼烈的原詞相寄,以表對好友的思念。

  首二句用了一個莊子的典:《莊子·齊物論》:“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恑憰怪,道通為一。”莛是草莖,厲通癩。莊子認為物論可齊,故而無用的草莖和有用的頂梁柱,丑人與美女等等絕然相反的東西,都有其共通為一的“道”。饒老于此是反用莊子之意,感慨物論之難齊。牛山淚是悲嘆人生的短促,典出:《晏子春秋·諫上》:“景公游于牛山,北臨其國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饒老對于生死的問題一向很超脫,所以此處反其意,言牛山有淚是愚者的表現。這一句也是化用了杜牧《九日齊山登高》的末聯:“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边@兩個典都算是屬于比較傳統的用法,最有趣的是活用莊子“夜半負以趨”的典:

  饒老每次出國游歷講學,都會大量購書。像1963年的印度之行,就“買了1000多本印度書回來,有印度文、英文,還有其他文字的!盵5]此次出國,饒老購置的書籍竟達二百箱之多,臨行時頗感攜帶困難,所以突然想到《莊子·大宗師》的:“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去,昧者不知也。”要是能有一個莊子里面說的能背舟負山的大力士,夜半不知不覺地幫忙把這些重重的書背回去就好了。原來饒老用了莊子這樣一個很玄的典,只是為了發一個有趣的小牢騷,真是童心不泯。所以用典也不是都要正兒八經的,有時還可以調侃一下。

 。ǘ┯弥袊鋵懲鈬

  饒老飆輪所至,五洲占其四,皆古之詩人屐齒所未嘗歷。誠如仲聯老所云:“以言行邁之遙,《佛國》一集,所歷山川風土,已多法顯、玄奘、義凈所未經;《西海》一集,探大秦諸邦之奇境;《白山》、《黑湖》之集,遨游法蘭西、瑞士;《羈旅》之集,于歸臥爐峰以后,又數訪秋津,三踐西牛貢;《南征》一集,紀爪哇之鴻泥!盵6]饒老在此游歷過程中,每每以中國之典寫外國之事,中西融會貫通,自出心裁,又為詩國別開一境。茲舉數例,以見一斑。

拿破侖墓

百戰終然厄倒戈,勝從闕下撫銅駝。深宮池水猶嗚咽,絕島風煙孰更過。
長筭累欷悲短日,豐碑突兀對奔河。歸魂豐沛原無憾,遺語真令涕泗沱。

                         ——《西海集》

  這是饒老1956年旅法時過拿破侖墓所作。此詩主要通過三個中國的典來寫拿破侖。一、銅駝句典出《晉書·索靖傳》:“靖有先識遠量,知天下將亂,指洛陽宮門銅駝,嘆曰:‘會見汝在荊棘中耳?’”此句借銅駝之典渲染法國戰敗后的殘破景象。二、“長筭累欷悲短日”,“筭”同“算”,長筭即遠大的計劃!袄垤ぁ敝赋林貍械目畤@。饒老此句是化自晉·陸機《吊魏武帝文》:“雄心權於弱憤,壯圖終於哀志,長筭屈於短日,遠跡頓於促路”,是有意將拿破侖比為曹操,兩人都是功敗垂成,壯志難酬的人物。三、“歸魂豐沛”典出劉邦:《史記·高祖本紀》:“(高祖)謂沛父兄曰:‘游子悲故鄉。吾雖都關中,萬歲后,吾魂魄猶樂思沛!蹦闷苼觥澳乖谌{河畔。拿翁昔練兵于此,曾語他日愿葬斯地,后人如其言,并鐫其語為墓銘!盵7]此處用劉邦來比拿破侖,是因為兩人在情感上很相似。

  這是一首頗為奇特的詩,詩寫拿破侖而用了三個中國的典,卻能恰當地表現拿破侖的生平、壯志及情感,還傾注了饒老對拿破侖深切的同情。而且以曹操、劉邦來比較襯托拿破侖,更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得人們在讀這首詩時思維隨之縱橫東西,從而獲的一份厚重的歷史感。

沙波宮(Chateaude Chambord)聽古樂

絳宮近在水橋西,缺月微茫眾草低。遙想沙丘方獵罷,隔江盡唱白銅。

                         ——《西海集》

  沙波宮“在Boulague森林中,去羅亞沙岸數里而遙。一五一九年法蘭西斯第一所建。王嗜田獵,為靡靡之樂,厥后亨利第三、路易十三、十四均游宴于此!盵8]詩中的白銅鞮是梁朝的曲名,《隋書》載:梁武帝之在雍鎮,有童謠曰:“襄陽白銅蹄,反縛揚州兒。”識者言銅蹄謂馬也,白,金色也。及義師興,實以鐵騎,揚州之士皆面縛,如謠言。故即位之后,更造新聲。帝自為之詞三曲,又令沈約為三曲,以被弦管。后人改“蹄”為“鞮”,未詳其義。[9]后多以白銅鞮指帝王淫樂之曲。如唐·李涉《漢上偶題》:“今日漢江煙樹盡,更無人唱白銅鞮!别埨洗颂幱冒足~鞮之典,實是暗諷法王的淫樂無度,頗具春秋筆法!氨M唱”兼有唱的人數眾多和唱的時間長久兩層意思,使諷刺更具力度。此題原有二首,第二首有句曰:“犬馬紛紛實苑臺,百年風雨只蒿萊。”將這一層諷刺之意更為直觀地表達出來,可以互相參證。

羅馬圓劇場(Colosseo)廢址·之五

欲譜無愁果有愁,北齊歌吹亦溫柔。白楊風起多冤鬼,擲盡頭顱始自由。

                         ——《西海集》

  這一首是更為典型的“以中國之典寫外國之事”。說實話,第一次讀這首詩時我是一頭霧水,不知所云。要讀懂此詩,我們必須先了解羅馬圓劇場的來歷:“圓劇場為羅馬人娛樂游戲之所,紀元七十二年,俘猶太人三萬驅使建筑,歷八載始成,可容觀眾八萬人。地下藏猛獸,供與勇士角斗。及時,斗者魚貫入場,行近皇帝座前肅立,言曰:‘敬禮凱撒皇帝,將死之人,向汝敬禮’……有時驅奴隸罪犯異教徒與猛獸格斗,致死者尤多。如是表演亙六百年,死者逾五十萬。后改角斗場,為畋獵區,Titus帝于此戲殺野獸九千,Trajan帝竟戲殺至一萬一千只!盵10]

  了解這一血腥背景之后,我們再來看饒老是怎樣落筆抒寫的!稛o愁果有愁》是李商隱諷詠北齊后主高緯的一首樂府。高緯的荒淫殘暴完全不亞于羅馬諸帝,他“嘗出見群厲,盡殺之。或殺人,剝面皮而視之!盵11]也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王。高緯又大興土木,極盡驕奢淫逸之能事,以至于“勞費億計,人牛死者,不可勝紀!盵12]而這樣一個魔王竟然還有一個嗜好:“盛為無愁之曲,帝自彈胡琵琶而唱之,侍和之者以百數,人間謂之無愁天子!盵13]高緯自鳴得意,以為無愁,但作虐無數,天必譴之,不久就為北周所滅,陷為俘虜。后來李商隱詠北齊事,自制《無愁果有愁曲》,就是針對高緯為“無愁之曲”,荒淫黑暗,終致亡國,所以于“無愁”之后加上“果有愁”以諷刺之。

  饒老此詩即以羅馬諸帝比高緯,欲效李商隱譜《無愁果有愁曲》以諷刺之!氨饼R歌吹”即高緯自作的所謂“無愁之曲”,“亦溫柔”三字實是反語,為了滿足帝王的所謂“溫柔”,人民不知要遭受多少殘酷的迫害。

  “白楊風起多冤鬼”化自李商隱《無愁果有愁曲》中的:“白楊別屋鬼迷人”。(中國舊俗,于墳墓上多種白楊。)“擲盡頭顱始自由”則對那些犧牲在暴政之下的冤魂寄予無限的同情。要把頭顱擲盡才能獲得自由,這是多么悲慘的命運!饒老此句真是力重千鈞,悲溢山河,令人不忍卒讀。

  此詩借用東方的暴君來寫西方的暴君,由悲憫羅馬死于暴政的人民,進而擴大到對中國,直至全人類不幸者的悲憫。正是因為采用了“以中國之典寫外國之事”的好處,使聯想的空間擴大,時空被交融,悲情被升華。

 。ㄈ┤⊥鈬湓煳抑

  饒老詩詞中還;猛鈬淙朐姡俾摾戏Q為:“汲取西哲妙諦及天竺、俄羅斯詩人佳語以拓詞境,猶其為詩之長技也!盵14]現舉數例,藉以嘗鼎一臠:

富蘭克福歌德舊居·用東坡《遷居》韻

小我焉足存,眾色分纖麗。著眼不妨高,內美事非細。
矚目無窮期,繁華瞬即逝。持爾向上心,帝所終安憩。
生命在守一,無勞太早計。春蘭終自苦,清風時拂砌。
青山環里門,白日照云髻。不祭神常在,委軀輕蟬蛻。
我來自東海,再拜薦蕉荔。天地眷長勤,生生閱塵世。
但期兩心通,俯仰去來際。洗耳聽鐘鳴,去垢如趕蚋。

                     ——《西海集》

  前十句即用“歌德詩句云:Mir ist des aAll, ich bin mir selbst verloren(我既為一切,我當捐小我。)彼晚歲攻治“色彩學”,其浮士德奧旨在申向上(Steigerung)、及實現完美(Entelechie)二者之義。歌德主“一”(Das eine),教人從高處著眼(Hohenblick)。”[15]之意。最后的“洗耳聽鐘鳴”亦暗用歌德曾為其摯友席勒的《鐘鳴操》(Lied der glocke)撰文作箋之事。

讀尼采薩天師語錄·之二

彼岸倘可期,悠悠即長路。
崩崖當我前,懸車那可度?
我手方高攀,我眼須下顧。
兩途俱可愕,捷徑終窘步。
躋險豈不艱,傾墜者無數。
深淵諒可懼,峻嶺非所怖。
誰能更于此,磨勘得妙悟。

                     ——《西海集》

  全詩即廣尼采:“可怕的不是高峰,而是懸崖”[16]之意鋪墊成章。

垂絲釣

  印度有小詩云:“汝之他往兮,一日如年;汝之在茲兮,年如一日。”繾綣掩抑,試廣其意。

  不年不日,明珰低想眉嫵。記取惜分,熨水黏絮。人暗許,動寶箏玉柱?粘。隔門前遠路。愁君一去,茫茫江海難遇。霎時俊侶,徒念相逢處。紅濕胭脂雨。桃欲語,問舊游記否?

                          ——《周集》

  人們對時間快慢的感覺是和情緒息息相關的,所謂樂境易逝,哀情苦長。此詞以“不年不日,明珰低想眉嫵”起拍,來表達詞人矛盾的心情,繾綣的思念。“記取”領下面四句,寫初逢之人芳心暗許的樂境,以廣“汝之在茲兮,年如一日”之意。下闋寫別后人海茫茫,空;貞浀陌椤!翱铡、“愁”、“茫茫”、“霎時”、“徒念”等等俱可見詞人苦悶無奈的心情,是對“汝之他往兮,一日如年”的具體情感體驗。

二、點化

  所謂點化,是指“用前人詩句,加以改造,用在自己的詩作中,表達自己的意思”。[17]黃山谷曾說:“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后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于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18]饒老詩詞也多“取資前人名篇,點化其句語,加以活用”,[19]而且能縱己意之所如,最終形成自身的面目。所以讀選堂詩詞,不可不明其借鑒前人之處。現就筆者目之所及,度以己意,分為五種類型試加討論:

 。ㄒ唬┘舨闷滢o

  剪裁其辭,即對前人成句進行剪裁,重新組合,字面上多有相同之處。也就是饒老所說的:“間用前人成句,意有所極,遂忘人我。”[20]如:

菩薩蠻

  題側帽詞。王觀堂引尼采語:文學須以血(Blut)書者始見其真且工,余于性德詞亦云然。

  人間冰雪為誰熱,新詞恰似鵑啼血。血也不成書,眼枯淚欲無。
  風鬟連雨鬢,偏是來無準。吹夢到如今,有情海樣深。

                          ——《固庵詞》

  此詞是題納蘭性德的詞集(納蘭詞集名《側帽詞》),所以多剪裁納蘭成句,幾乎有點集句的性質。“人間冰雪為誰熱”化自納蘭《蝶戀花》:“但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薄帮L鬟連雨鬢,偏是來無準”整句用納蘭《清平樂》的成句。“吹夢到如今”化自納蘭《蝶戀花》:“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風,吹夢成今古。”再加上“新詞”以下三句用尼采語意,最后一句用情深似海的熟語,此詞真是“無一字無來處”。但是經過這樣一番剪裁處理之后,卻能渾然一體,是因為饒老能御之以情,將對納蘭的一片憐賞之情融入其中,從而達到葉夢得所說的:“詩人點化前作,正如李光弼將郭子儀之軍,重經號令,精彩數倍”[21]的效果。

湘月

  Lucernemille長木橋建于一一〇八年,橋上古藻繪瑰麗可觀,雨夕流連,有感而作。

  湖山迎面,只煙籠一角,頓成凄麗;厥字T峰和夢失,夢里蒼茫何世。廿四橋邊,半堤青草,秀茁春前地。冥冥月冷,消魂別有滋味。才見鸂鶒一雙,綿綿細雨,兩兩眠沙際。楚水湘云何處是,飄蕩吾生如寄。剪雪為詩,揉春作酒,可了平生事。寂寞池館,高花盡吐香未。

——《古村詞》

  “冥冥月冷,消魂別有滋味”化自姜夔《踏莎行》的:“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薄案呋ūM吐香未”化自姜夔《玉梅令》的:“高花未吐,暗香已遠!

  最經典的是“剪雪為詩,揉春作酒”化自姜夔《玉梅令》的:“便揉春為酒,剪雪作新詩。”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感覺大為不同。首先,姜詞是個領字句,以“便”字領下九字,較為疏散。饒詞是個偶句,中國文字歷來注重對稱美,所以饒詞改為偶句之后,更為工整。其次,饒詞減掉一字之后,更加精練,達到“句無馀字”的效果。當然,饒詞之所以成功,更重要的是能將姜詞融入新的意境,化成自己的東西。姜詞是在范成大家中作客時寫給主人的,原詞下闋是:“公來領略,梅花能勸,花長好、愿公更健。便揉春為酒,翦雪作新詩,拚一日、繞花千轉!辈贿^是勸主人及時行樂,不免有應酬味,落入俗套。饒詞則是寫在“飄蕩吾生如寄”中,以“剪雪為詩,揉春作酒”為生平之大樂,以至其他一切瑣事都可不管。將饒老的性情志趣充分體現出來,與姜詞在詞格上自有高下之別,這也是饒老的高明之處。

  饒老詩詞中剪裁前人佳句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

  莫教薄雨有鵑啼!朵较场

  化自:連宵雨,更那堪、聞杜宇!赜^《夜游宮》

  有意低垂還拂酒!兜麘倩āち

  化自:不見長條低拂酒。——周邦彥《蝶戀花·柳》

  銷魂總在夕陽前!朵较场とB前韻·之二》

  化自:倩魂銷盡夕陽前。——納蘭《浣溪沙》

  五弦無復能揮者,目送飛鴻隱霧深!对迩俸

  化自:目送歸鴻,手揮五弦!怠顿浶中悴湃胲娫姟ぶ摹

  叢菊自消他日淚,寒梅偏放去年花。——《浣溪沙·甲辰春日》

  分別化自:老杜《秋興》的:“叢菊兩開他日淚!焙图{蘭《好事近》的:“料應重發隔年花!

  斗室自足寬,四海許為鄰!逗腿罟亼言姟さ谪λ摹

  分別化自:杜牧《贈宣州元處士》的:“蓬蒿三畝居,寬于一天下。”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天涯若比鄰!

  盼到花開春去,花開還索春饒!肚迤綐贰

  化自:盼到園花鋪似錦,卻更比春前瘦。——納蘭《四犯令》

  唾月推煙百里拋!蹲允桠忚I(Sorrento)遵地中海南岸策蹇晚行》

  化自:推煙唾月拋千里!钌屉[《無愁果有愁曲》

  芳意惟天知。——《少年游·之三》

  化自:知我意,感君憐,此情須問天!獪赝ン蕖陡┳印

  風行水上自成章!栋肆隳臧嗽率呷,京都桃園亭即席,奉和清水教授疊前韻餞別之什》

  化自:風行水上自成文!纭端统炖m集歸誠齋時在金陵》

  此時爭奈畫難成。——《浣溪沙·和一鶴》

  化自:一片傷心欲畫難!{蘭《鷓鴣天》

  臥紅芳陌落秋千!朵较场とB前韻·之三》

  化自:秋千未拆水平堤,落紅成地衣!赜^《阮郎歸》

  猶是桃花不死心!朵较场とB前韻·之六》

  化自:桃花羞作無情死!{蘭《采桑子》

  開門且納中庭月。——《憶秦娥》

  化自:獨自開門,滿庭都是月!濉桖槨洱R天樂·秋聲》

  便能贈夢許酬誰,卻欲寄愁何處好。——《玉樓春·之三》

  化自:夢里輕螺誰掃?簾外落花紅小。獨睡起來情悄悄,寄愁何處好?——納蘭《采桑子》

 。ǘ┚涫较喑

  句式相承,即在句子結構(乃至謀篇布局)上學習前人模式。如:

蟠螭山石壁

虛谷憨山去不還,孤根蟠結石垣間。片帆安穩波千頃,七十二峰藪上山。

                         ——《江南春集》

宋·劉允《韓山》

惆悵昌黎去不還,小亭牢落古松間。月明夜靜神游處,三十二峰江上山。[22]

  我們可以明顯看出饒老此詩在結構謀篇上多有取法劉允之處。

  其他在句式上取法前人的例子還有很多,再舉幾個:

  萬古舊歡奔似矢,一時新怨怯成吟!朵较场で锱d和忼烈八首·之六》

  取法:終古閑情歸落照,一春幽夢逐游絲!濉ぜ{蘭性德《浣溪沙》

  桃李春風思往日,江湖滿地送流年!渡焐脚c遙天同登》

  取法: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宋·黃庭堅《寄黃幾復》

  落照不辭風力,抵死染林丹!对V衷情·紅葉》

  取法:九陌緇塵,抵死遮云壑。——清·納蘭性德《蝶戀花》

  情如塞上乍歸鴻,人是霜前初白首!赌咎m花》

  取法:人如風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馨顝队駱谴骸

  溫泉日浴兩三遍,但愿長為霧島人!鹅F島道中,岡村喜其景幽絕,云不愿歸去。因賦》

  取法: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K軾《惠州一絕》

  暮雨疏煙憶六朝。——《題畫絕句》

  取法:流水青山送六朝!錊龔鼎孳《上巳將過金陵》

 。ㄈ┮庀笞儞Q

  意象變換,即邏輯上有相似之處,但詩詞中的意象變換了。如:

  彩云花底竊愁歸!朵较场

  化自:游蜂釀蜜竊香歸!馨顝朵较场贰ⅰ坝畏洹币诪椤安试啤保跋恪币诪椤俺睢薄

  羈情似草剗還生。——《浣溪沙·和一鶴》

  化自:恨如芳草,萋萋剗卻還生!赜^《八六子》。將“恨”換成“羈情”。

 。ㄋ模┌涤闷湟

  暗用其意,即字面上看不出化用的痕跡,但意思是古人的,或者說與古人有類似的情感體驗。如:

浣溪沙·春曉

極意春陰護短紅,東來細雨復濛濛。須臾海市見垂虹。
斷碧波分鴉背外,踏青影落馬聲中。故山風物將毋同?

                     ——《固庵詞》

  此首是寫詞人春曉觀海而起思鄉之情。首句化自陸游《花時游遍諸家園》的:“乞借春陰護海棠!鼻拔寰涠际菍懘簳院I踏青之景:花、雨、垂虹、碧波、馬聲,勾勒出一幅游春圖。但詞人面對此景想到的卻是:故鄉風物亦同此乎?這是暗用了王禹偁《村行》:“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之意。前五句皆為末句鋪墊,有此一結,則于游春中注入渾厚的懷鄉情愫,以樂景寫哀情,感慨遙深。

 。ㄎ澹┓从闷湟

  反用其意,即故意與前人之意相反,來表達自己特殊的體驗。

凡爾塞歸途作

山花蔥倩土膏肥,萬木森森欲合圍。返照分明開一境,喜無杜宇勸人歸。

                       ——《西海集》

  饒老的旅游詩很具特色,尤其是其中的絕句,往往能寫出一種積極的精神,即所謂的“指出向上一路,以新天下耳目”,[23]給人以愉悅的享受。杜宇為古蜀帝名,相傳化為杜鵑鳥,后遂稱杜鵑為杜宇,俗稱“不如歸去”,古人常用以表達催歸之意,如柳永《安公子》:“聽杜宇聲聲,勸人不如歸去!别埨洗嗽姺从闷湟舛弧跋矡o杜宇勸人歸”,充分表達了旅途的愉快心情和樂觀精神。

  有愁此際轉無愁,獨臥珠幃聽墜絮。——《玉樓春·之五》

  反用:落絮無聲春墮淚。——吳文英《浣溪沙》

  吳詞說落絮無聲,饒老則云:“聽墜絮”,則是落絮有聲了。聯系上句的“有愁此際轉無愁”,足見詞人孤寂之極,方能聽到如此細微的落絮之聲。饒老此處反用吳意,用夸張的手法來表現,變化之妙,存乎一心。

  夕陽譬回甘,馀味正纏綿!兜刂泻M硖鳌

  反用: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钌屉[《樂游原》。

  李詩雖言夕陽之好,但不無衰颯之感。饒老以“回甘”譬之,而云馀味纏綿,充滿樂觀精神,意境大變。庶幾與李商隱《晚晴》的另兩名句:“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情”相近。而饒老用“回甘”來作喻,新意迭出,形象更為生動豐滿。

  反用的例子還有:

  閑中觀物寧非學,何必長安看遍花!稛o題》

  反用: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辖肌兜强坪蟆

  淄澠胸次渾難辨,不用安禪制毒龍。——《自疏鈴鐸(Sorrento)遵地中海南岸策蹇晚行》

  反用:日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蹙S《過香積寺》

  我來不敢小天下,山外君看更有山!度嵘缴缴狭住ぶ濉

  反用: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飛來燕子尚無家!朵较场ぜ壮酱喝铡

  反用:便是欲歸歸未得,不如燕子還家。——納蘭《臨江仙》

  腰身怯比亭前柳!稘O家傲》

  反用:腰勝武昌官柳。——周邦彥《如夢令·思情》

結語

  典故一經饒老之手,便立即帶上饒味,這主要是因為饒老對典故非常熟悉,總是能用最恰當的典來表達自己最想表達的情,典中融入了饒老的情感,寫出的詩詞自然也就帶有了饒味。如果說用古典還是比較傳統的手法,那么用中國典寫外國事和用外國典入詩,就是饒老的創新了。這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饒老對國學有全面、精深的造詣,同時對域外各種文化都有相當的研究;二是饒老五洲歷其四的游歷親證。這種知識結構和人生閱歷使他能夠很好地將各種文化融會貫通,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也正因為饒老之學博如天涯之水,廣無涯涘,所以他能夠在詩詞創作中獲得大自由。

  至于點化,饒老對歷代詩詞均有深入研究,比如1939年饒老23歲時就協助葉恭綽編《全清詞鈔》,得見葉氏收藏的大量清人詞集。后來饒老花了十年功力,撰成《詞籍考》,對明以前的詞集作了全面的研究。饒老詩詞中和謝靈運詩、和阮籍感懷詩、和昌黎南山詩、和周邦彥全部詞作等等,都是宏篇巨制,每和一家,必對其作深入全面之研究。這只是舉其大者,至于饒老平時所讀的古典詩詞,更是如恒河沙數,不知如何算起,加上他記憶超群,背得一肚子前人佳句,等到自己落筆時,那些麗詞佳句就如同噴泉一樣涌出腦際,任饒老采擷點化。前人佳句就像菜料,經饒老這位烹調大師一加工,便成為一道道佳肴。

  饒老學問經天緯地,余事為詩詞,也是卓然大家。本文只是就用典與點化兩方面,將近日讀選堂詩詞之點滴體會撮綴成篇。藐予小子,坐井常愧陋蛙之觀,望洋每興河伯之嘆。敢拋磚瓦,以待賢者之美玉云爾。

  丙戌中秋后八日,時東方既白。謹以此遙祝海天,為饒老壽。

注釋:

[1][3][6][14]饒宗頤:《二十世紀文集·卷十四·文錄、詩詞》,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第339-343頁。

[2][19]饒宗頤:《二十世紀文集·卷十二·詩詞學》,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第100、237頁。

[4][5]胡曉明、李瑞明整理:《饒宗頤學述》,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5、56頁。

[7][8][10][15][16][20][23]饒宗頤:《選堂詩詞集》,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第15、16、13、18、19、83、1頁。

[9]清·王琦注:《李白詩歌全集》,今日中國出版社,1997年,第164頁。

[11][12][13]參看唐·李延壽:《北史·卷八·齊本紀下·第八》。

[17]張葆全主編:《中國古代詩話詞話辭典》,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463頁。

[18]宋·黃庭堅:《黃庭堅選集·與洪甥駒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80頁。

[21]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卷一引,中華書局,1981年。

[22]溫廷敬輯,吳二持、蔡起賢校點:《潮州詩萃》,汕頭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6頁。

原載《潮學研究》第十三期,汕頭大學出版社,2005年

由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个旧市| 满城县| 如东县| 汝州市| 林周县| 安阳县| 泰和县| 沙河市| 会泽县| 休宁县| 平乐县| 桐庐县| 永新县| 龙南县| 成安县| 灵寿县| 遵义县| 京山县| 环江| 唐海县| 枣阳市| 天水市| 文昌市| 南澳县| 搜索| 巴中市| 二连浩特市| 德州市| 新丰县| 安塞县| 东山县| 社旗县| 吉安县| 青岛市| 长岛县| 大兴区| 宁陵县| 临汾市| 贺兰县| 句容市| 南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