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術簡歷
李浩,1960年6月出生,陜西靖邊人,漢族,文學博士,中共黨員。曾在復旦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現為西北大學文學院教授、院長、博士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中文專業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資助專家、陜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入選專家、陜西省文化宣傳系統“四個一批”人才、陜西省模范教師、陜西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西北大學首批跨世紀學術帶頭人。曾應邀在韓國慶尚大學講學一年,應邀在美國、日本、韓國、香港、臺北等國家或地區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發表學術論文。
二、求學經歷
1979年9月~1983年7月,在西北大學中文系讀本科,獲學士學位。
1983年9月~1986年7月,在西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讀研究生,獲文學碩士學位。
1995年9月~1998年7月,在陜西師范大學文學研究所讀研究生,獲文學博士學位。
1999年7月~2002年1月,在復旦大學中文博士后流動站進行博士后研究。
三、工作經歷
1986年7月,畢業留西北大學中文系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1998年10月,被聘任西北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教授
2000年9月~2001年8月,被聘在韓國慶尚大學講學一年
2001年10月,被聘任西北大學文學院院長
2004年2月,被聘為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兼職教授
2006年2月,被聘任教育部中文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四、教學和科研獲獎
1.著作《唐詩美學》獲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995年,陜西省人民政府,獨立)
2.著作《唐代關中士族與文學》獲陜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03年,陜西省教育廳,獨立)
3.著作《唐代關中士族與文學》獲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04年,陜西省人民政府,獨立)
4.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群建設陜西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04年,陜西省人民政府,排名第二)
5.著作《唐代關中士族與文學》獲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06年,教育部,獨立)
五、其他獲獎及榮譽稱號
1.獲陜西省高校“教學名師”稱號(2004年)
2.獲批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專家(2004年)
3.獲批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05年)
4.獲批為陜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入選專家(2005年)
5.獲批為陜西省宣傳文化系統首批“四個一批”人才(2005年)
6.獲陜西省高校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05年)
7.獲“全國模范教師”(待批,2007年)
8.獲“陜西省優秀教師”稱號(2007年)
六、主要研究領域
1.周秦漢唐文學及文化研究
2.隋唐園林建筑文化研究
3.中古士族與傳統文化人研究
七、主要講授課程
1.中國古代文學史(本科班課程)
2.唐詩美學(本科班課程)
3.大學語文(通識課程)
4.魏晉隋唐文學專題(碩士班課程)
5.中國文學學術思想史(博士班課程)
6.中國文學研究方法論(碩、博士班課程)
八、代表著作
1.《馬祖道一傳》,(臺北)佛光出版社,1997年
2.《唐代三大地域文學士族研究》,中華書局,2002年10月
3.《唐代關中士族與文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6月
4.《唐代園林別業考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0月
5.《唐詩的美學闡釋》(增訂本),安徽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6.《悵望古今》(學術隨筆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4月
九、代表論文
1.《唐代園林別業雜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7年第2期
2.《范碑所述李白世系的譜牒學問題》,《中國李白研究》1997年輯,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年出版
3.《唐代關中士族的教育》,《西北大學學報》1998年1期
4.《敦煌文獻所見關中姓望史料鉤沉》,《文獻》1999年第1期
5.《釋“城南韋杜,去天尺五”》,《杜甫研究學刊》1999年第1期
6.《〈皇唐玉牒〉編撰者之重新檢討》(臺北)《故宮學術季刊》1999年第3期
7.《唐代關中的文學士族》,《文學遺產》1999年第3期
8.《從士族郡望著牛李黨爭的分野》,《歷史研究》1999年第4期
9.《蘇綽文體改革新說》,《文史哲》1999年第6期
10.《李白作品中的“夢”》,《中國李白研究》1999年輯,安徽文藝出版社2000年出版
12.《“關中郡姓”辨析》,《歷史研究》2000年第5期
13.《李白作品中的園林文化》,《中國李白研究》2000年輯,安徽文藝出版社2001年出版
14.《唐人疊石考》,《慶祝霍松林先生誕辰80周年學術論文集》,陜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15.《唐代“詩賦取士”說平議》,《文史哲》2003年第3期
16.《古代文學研究的困境與學術突圍》,《河南社會科學》2003年第5期
17.《論唐代文學士族的遷徙流動》,《文學評論》2005年第2期
18.《地域空間與文學的古今演變》,《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19.《大唐之音,和而不同》,《文學遺產》2005年第4期
20.《唐代杜氏在長安的居所》,《中華文史論叢》2006年第3期
21.《中唐竇叔向家族貫望新證》,《唐代文學研究》第7輯,廣西師大出版社1998年出版
十、主持重要課題
1.唐代文學士族群體的流動及其對文學創作的影響,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02-2005年
2.唐代別業考錄,全國高校古委會直接資助項目,2002-2005年
3.唐代士族與教育,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資助計劃課題,2005-2008年
4.唐代士族文學,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課題,2006-2008年
十一、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
2002年3月,應邀在香港參加亞太地區中文教學研討會
2002年9月,主持在西安召開的中國古代文學研究高層論壇學術討論會
2002年10月,應邀在臺北參加海峽兩岸歷史文學創作與歷史文學研究學術討論會
2003年10月,應邀赴日本參加日本中唐文學會及日本中國學會年會
2006年4月,應邀在臺北參加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2006年10月,應邀赴美國參加美國華人人文社科教授協會第十二屆年會
2007年7月,應邀赴韓國參加東方詩話學會第五次國際會議
十二、學術機構兼職
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中文專業委員、藝術專業委員
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
陜西省詩詞學會副會長
陜西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常務理事
陜西省文史館研究員
西北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兼科研分委員會、教學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