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您所在的位置:國學網學者春秋→董治安
 
 
詩經要籍提要

作者:夏傳才、董治安 主編
出版社:學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3-8-1

內容提要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編成于春秋時期中葉,曾被列為儒家經典之一。本書是中國詩經學會組織專家、學者歷經十年編篡而成的一部大型《詩經》文獻集成,收錄現存的《詩經》文獻要籍141種,附錄《詩經》學著作存目及存目提要260種,清代及民國著作輯目229種。

 
兩漢文獻與兩漢文學

 作者:董治安 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5-11-1

目錄

第一輯

漢代文獻的叢集與《兩漢全書》的編纂——《兩漢全書》前言

兩漢文獻中的經籍傳注——《兩漢全書》編纂雜識之一

漢代經學簡議四題

兩漢《易》的承傳與《易》學的演化——《兩漢群經流傳概說》之一

兩漢《書》的承傳與《書》學的演化——《兩漢群經流傳概說》之一

兩漢《詩》的承傳與《詩》學的演化——《兩漢群經流傳概說》之一

《漢代經學發展史論》序

《呂氏春秋》之論詩引詩與戰國末期詩學的發展——兼論《呂》書引《詩》與漢四家詩的異同

兩漢《詩》學史札記三則

關于由“辭”到“賦”的發展演變

以《詩》觀賦與引《詩》人賦——兩漢《詩》學史札記之一

漢賦的困厄與解脫——關于漢賦同經學聯系的一點探討

漢賦中所見《老》《莊》史料述略

《史記》稱《詩》平議

《史記》稱《詩》綜錄

第二輯

賈誼評傳

關于《賈長沙集》(并《新書》)

《劉向〈說苑〉研究》序

《〈列女傳〉注譯》序

《上邪》漫談

“舜耕歷山”的一些查考

略談范蠡及其有關文獻記載

重讀《漢文學史綱要》

《太玄經》(二十八篇)釋義

《古字通假會典》前言

賀《齊文化叢書》出版

齊文化研究片談

關于齊文化研究的文獻整理

我與先秦兩漢文史研究

后 記

董治安

  董治安,1934年7月生,江蘇徐州人。1956年畢業于山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留校任教,此后一直在山東大學從事中國先秦兩漢文學和文獻的教學研究工作,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任山東大學中文系主任,山東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現任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學術兼職有:1983年10月起,任(教育部)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委員;1992年5月起,任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后改為“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成員;1993年8月起,任中國《詩經》學會副會長。1991年受聘為《齊文化叢書》學術顧問,1992年受聘為《孔子文化大全》學術顧問,1994年受聘為《中華大典》編纂委員會委員、《文學典》副主編、《先秦兩漢文學分典》主編。1997年曾任日本慶應大學(文學部)訪問教授。2004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2003至2004年度到訪杰出學人”。出版著作10余種,發表論文80余篇。著有《先秦文獻與先秦文學》等,主編有《兩漢全書》等;并整理出版了高亨先生遺著《古字通假會典》。

 

主要出版著作

《古字通假會典》(整理高亨先生遺著,齊魯書社,1989年7月

《太玄經釋義》(1989年以來陸續有部分發表

《上古神話》(與高亨合著,中華書局,1963年9月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執筆先秦兩漢部分,山東人民出版社,1980年2月

《杜甫詩選》(集體,主要參加者之一,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8月

《商君書譯注》(集體,定稿人之一,齊魯書社1982年10月

《先秦要籍詞典》(主編,山東教育出版社,1989年9月出版《詩經詞典》,1993年9月出版《老莊詞典》

《先秦散文精華》(與王培元合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11月

《先秦文獻與先秦文學》(齊魯書社,1994年11月

《荀子匯校匯注》(與鄭杰文合著,齊魯書社,1997年6月

《兩漢全書》(第一、二冊)(主編,山東大學出版社,1999年9月

《二十五史外人物總傳要籍集成》(主編,齊魯書社,2000年6月

《中國儒哲十大名著》(與張忠綱共同主編,山東友誼出版社,2001年1月

《詩經要籍提要》(與夏傳才共同主編,學苑出版社,2003年8月

 

主要發表文章

說《晏子春秋》(《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59年04期

與吳則虞先生談《晏子春秋》的時代(《文史哲》1962年02期

上古神話初論(《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62年S5期

孔子與《周易》(與高亨合寫,《文史哲》1962年06期

對《周易哲學及其辯證法因素》的兩點意見(《文史哲》1963年05期

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影響(《文史哲》1978年06期

重讀《漢文學史綱要》(《文史哲》1981年04期

賈誼評傳(1983年

歐陽修評傳(1984年

關于漢賦同經學聯系的一點探索——從揚雄否定大賦談起(《文史哲》1990年05期

從上古神話到歷史傳說——談羿和后羿故事的演變(《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3期

孫子兵法瑣說二題(《孫子研究》1992年第2期

漫論孔子與六經(《古籍整理研究論叢》第二輯,1993年3月

論曾子——關于歷史上的曾子和曾子的歷史評價(《文史哲》1993年01期

高亨先生及其學術成就(《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二輯,1993年3月

漢賦中所見《老》《莊》史料述略(《道家文化研究》第四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荀卿書若干問題的探討(《古籍整理研究論叢》第三輯,1994年10月

現代國學研究的辛勤開拓者──高亨先生(《文史哲》1994年05期

《呂氏春秋》之論詩引詩與戰國末期詩學的發展(《文史哲》1996年02期

略談范蠡及其有關文獻記載(《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3期

兩漢《詩》學史札記三則(《河北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4期

漢代文獻的叢集與《兩漢全書》的編寫(《文史哲》增刊,1998年9月

關于齊文化研究的文獻處理(1999年

關于“舜耕歷山”的一些查考(《濟南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02期

漢代文獻的叢集與《兩漢全書》的編纂——《兩漢全書》前言(1999年

齊文化研究片談(《中國典籍與文化》2000年01期

《史記》稱《詩》平議(《第四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學苑出版社,2000年7月

關于由辭到賦的發展演變(2001年

高亨先生及其《周易》研究——紀念晉生師逝世十五周年(《文史哲》2002年01期

兩漢文獻中的經籍傳注——《兩漢全書》編纂雜識之一(《山東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以《詩》觀賦與引《詩》入賦——兩漢《詩》學史札記之一(《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漢代經學簡議三題(《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漢代《易》的承傳與《易》學的演化——《兩漢群經流傳概說》之一(《西華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漢代《書》的承傳與《書》學的演化——《兩漢全書》編纂雜識之一(《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漢代《詩》的承傳與《詩》學的演化(2004年

高亨與21世紀中國學術(《中國圖書商報》2005年7月1日

 
北京國學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悟县| 温泉县| 当雄县| 嵩明县| 海安县| 固安县| 成安县| 庆云县| 宜城市| 什邡市| 民权县| 吴旗县| 内黄县| 射阳县| 安吉县| 长武县| 雷州市| 海口市| 堆龙德庆县| 河北省| 淅川县| 吉安市| 苍山县| 天台县| 阳城县| 安康市| 临清市| 西贡区| 中宁县| 枞阳县| 岢岚县| 大连市| 乐昌市| 临海市| 淄博市| 绥化市| 会同县| 台中市| 仁布县| 稷山县| 玉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