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www.ffhyjd.com

新書介紹 :《中國語言文化史》

 

李葆嘉  著

 

《中國語言文化史》

 

 

ISBN: 7534353661

出版社:
江蘇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3-8-1

定價: 36 元

電話:
(010) 82389225

E-mail: servicebc@163.com

 

 內容簡介  
    人類語言文化是生存環境的適應和精神世界的建構,語種的起源、發展與語主之文化和民族的起源、發展三位一體。“化夏漢語的起源”不只是一個歷史語言學專題,而是一個與華夏民族和文化的起源密不可分的原型課題,是一個與東亞-南洋語言文化圈的起源密切相關的世界文化史課題。
本書目錄
 
  自序
緒論 語言主體歷史觀及其學術背景
第一節 語言是人類特有的認識符號系統
第二節 語言研究的四大學術傳統
第三節 語言觀的嬗變和語言的定性
第四節 語言主體和語言史的重建
第一章 人類語言的起源假說:洪荒伊甸 空谷回音
第一節 語言起源的考古解剖學思考
第二節 語言起源的分子生物學思考
第三節 語言起源和成熟的連續統
第四節 語言關系類型的連續統
第五節 語言結構類型的連續統
第六節 人類語言的世界化進程
第二章 東亞語言的史前淵源:源遠流長 縱模萬千
第一節 東亞-南洋語言關系假說的歧異
第二節 東亞-南洋語言文化圈的史前
第三節 東亞-南洋語言文化圈的變遷
第四節 華夏漢語和周邊語言的同源異流
第三章 原始華夏語的混成發生: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
第一節 華夏語混成發生的考古文化證據
第二節 華夏語混成發生的傳說歷史學證據
第三節 華夏語混成發生的歷史語言證據
第四章 三代華夏語的演變軌跡:周雖新邦 其命維新
第五章 中國原漢語的推移發展:北雜夷虜 南染吳越
第六章 漢語方言的異彩繽紛:接觸交融 般根錯節
第七章 明清官司話的文化內涵:市民社會 江淮風情
第八章 西洋學者的官話課本:泰西字母 南省音系
第九章 官話國語的繼往開來:南都古韻 北燕新聲
第十章 歷史漢語的同化異化:多邊互動 生生不息
第十一章 漢地胡琴的語言化石:鐵血黃沙 胡漢交響
第十二章 語言接觸的混合奧秘:珠聯璧合 渾然天成
第十三章 漢字文化的輻射傳播:光披四表 格于周邊
第十四章 語言研究的參照方法:聲氣相通 借鑒印證
第十五章 江蘇方言的溝通古今:吳風晉骨 宋音遺響
余論 中國宏觀語言學的逐步探索
附錄一 漢語的祖先:回顧與前瞻
附錄二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三 專家鑒定意見
后記
文章節選
 
  作者論證了原始華夏語的混成發生,在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沖突交融的背景上,闡釋了漢語在與周邊語言互動過程中的推移發展,揭示出一部中國語言史就是一部東亞-南洋民族諸語言接解互動史、一部華夏漢語發展史就是一部華夏夏漢語同化異化史、一部漢語方言史就是中原民族不斷遷徙和周邊民族漢語化的融合變遷中,為中國語言及東亞-南洋語言的研究提供了理論框架。
作者介紹
 
  李葆嘉:1951年8月生,籍貫鎮江,出生地東臺西溪。1986年畢業于徐州師范大學漢語史專業,獲碩士學位。1996年去北京大學做高訪學者。現任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漢語室主任。致力于語言文字學與哲學、歷史學、考古學、文化學、思想史等相關學科的貫通研究,將傳統方法與現代理論、宏觀闡釋與微觀考證相結合,開拓了上古聲紐研究史、文化音韻學、語言文化史等新的研究領域,提出華夏漢語混成發生論,創立了“南耕北牧·沖突交融·混成發生·推移發展”的理論模式。出版《清代上古聲紐研究史論》《新刊點校廣韻》(1996)《廣韻反切今音手冊》(1997)《中國語言的文化歷史闡釋》(1998)等著作(含參著)15種。在國內外發表《中國語的歷史和歷史的中國語——7000年中國語史宏觀通論》等論文80余篇。《論索緒爾符號任意性原則的失誤和復歸》引發了90年代語言觀全國性大討論。應邀訪問香港中文大學,赴臺灣出席著作發布會和學術研討會。曾獲中國語言文化學會學術成果獎、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簡歷和主要學術貢獻入編《中國社會科學家大辭典》《中華人民共和國英模大辭典》等14種工具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州县| 千阳县| 通河县| 安化县| 绵阳市| 南通市| 普洱| 平阳县| 福清市| 南郑县| 博客| 深州市| 五家渠市| 无极县| 建昌县| 宜川县| 商都县| 辽宁省| 邯郸市| 夹江县| 牙克石市| 德江县| 漳浦县| 奉节县| 若尔盖县| 达孜县| 马公市| 钦州市| 永川市| 开封市| 贞丰县| 浦城县| 乐亭县| 湄潭县| 翁牛特旗| 布拖县| 阿拉尔市| 株洲市| 南漳县| 隆德县| 宁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