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陳少峰
- 內容提要
本書敘述了中華德育的歷史發展、整體特點及其具體內容。首先,通過考察德育的社會政治制度背景和人性哲學基礎,分析德育在整體文化結構中的地位和意義。其次,概要地勾勒了中華德育思想的淵源、歷史發展以及主要教育家的德育觀。再次,詳盡分析德育的內容、途徑條件和手段方法,揭示中華倫理文化整體結構對品德教養的規定,并論證具體的各個德育環節特征。最后,通過考察胎教、蒙教、青少年教育以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系統中德育的內容和方法,進一步完善對于德育的微觀研究。
- 導 言
- 第一章 德育的制度基礎與人性論基礎
第一節 社會政治制度的考察
第二節 作為哲學基礎的人性論
第三節 人性實現與社會秩序
第四節 近現代社會制度變革和人性論基礎上的德育觀
- 第二章 德育在文化中的地位
第一節 德育與智育
第二節 文學藝術與德育
第三節 法律、宗教與德育
- 第三章 古代的德育
第一節 古代德育觀的萌芽和孔子的德育思想
第二節 諸子之教
第三節 漢、唐時期的德育
第四節 宋代的德育
第五節 元、明、清時期的德育思想
- 第四章 近現代的德育
第一節 啟蒙主義與東西方德育思想的融合
第二節 改良運動時期的德育
第三節 辛亥革命時期的德育
第四節 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德育
第五節 現代德育的發展
- 第五章 德育的價值目標
第一節 價值理想與德育的重要性
第二節 倫理原則、品德與其他教養
- 第六章 德育的手段與途徑
第一節 師教與進學
第二節 智育、體育與道德實踐
第三節 德育的環境與物質條件基礎
第四節 賞罰手段與德育
第五節 德育教材、讀物和故事舉要
- 第七章 德育方法
第一節 反身正己以教
第二節 循序漸進
第三節 因人施教
第四節 化育與促動
第五節 鼓勵與誘導
第六節 系統化方法
- 第八章 自我修養及其方法
第一節 立志與誠意
第二節 為學與慎交
第三節 存心與涵養
第四節 力 行
- 第九章 胎教、蒙教與青少年教育
第一節 德育的一貫性
第二節 胎 教
第三節 蒙 教
第四節 青少年教育
- 第十章 教育系統中的德育
第一節 德育的系統化制度化環境和條件
第二節 家庭教育
第三節 學校教育中的德育
第四節 社會教育
- 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