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陳谷嘉
呂錫琛
- 內容提要
中華民族是一個富有理想的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中,曾有過各種各樣的社會理想,古代有以“士”為代表的理想世界的構思,其中著名的如《禮記·禮運》中的儒家的“天下為公”的“大同”構思、《桃花源記》的世外桃源理想等;有農民所追求的理想世界,著名的如《太平清領書》的農民“萬年太平”理想,王小波、李順的“均貧富”理想;進入近代社會后對未來美好世界的追求,著名的有太平天國的農業社會主義,康有為的“大同”世界構想,孫中山的社會主義,等等。千百年來人們夢寐以求的理想只有到今天才有可能而且已經變成了光輝的社會主義現實。
本書分十章,系統地闡述了上述各種社會理想思潮,介紹了中華民族對理想社會的種種向往。這些雖然都是拘于客觀條件所勾勒的不完整的、幼稚的、有的甚至是落后倒退的主觀愿望,但其歷史意義是不容抹煞的。
附編擇要載錄了中國古代關于社會理想的論述,分為“大同”、“王道”和“無為而治”三部分。
- 導 言
- 上編 古代中國形形色色的社會理想
- 第一章 先秦儒家的理想世界
第一節 孔子“天下有道”的社會理想
第二節 孟子的“王道”理想
第三節 《禮運》中的大同社會
第四節 儒家理想社會的實踐方式
- 第二章 先秦道家的"至德之世"
第一節 老子“小國寡民”的社會模式
第二節 莊子“建德之國”的理想社會模式
第三節 道家理想社會的實踐方式
- 第三章 先秦墨家和《呂氏春秋》中的社會理想
第一節 墨子“尚同”的理想社會
第二節 《呂氏春秋》“貴公”、“貴因”的社會理想
- 第四章 封建社會前期"士"的理想追求
第一節 陸賈儒道合璧的社會理想
第二節 董仲舒“霸王之道,皆本于仁”的社會政治藍圖
第三節 《淮南子》中君主無為的理想社會
第四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安土樂業”的社會理想
- 第五章 封建社會中后期"士"的理想社會構想
第一節 宋代士人的理想國
第二節 明清時期學人的社會理想追求
- 第六章 農民理想中的"太平世界"
第一節 《太平清領書》中的“萬年太平”理想
第二節 封建社會中后期農民“均貧富”的理想追求
- 下 編 近現代中國對美好未來的執著追求和實踐
- 第七章 太平天國的理想社會
第一節 洪秀全“救世”、“醒世”和“覺世”的社會思想
第二節 《天朝田畝制度》--農業社會主義的藍圖
第三節 空想與現實的矛盾
- 第八章 康有為的“大同”世界理想
第一節 《人類公理》、《禮運注》中的“大同”世界構想
第二節 《大同書》的理想社會藍圖
- 第九章 孫中山的"社會主義"構想
第一節 孫中山對于社會主義理想社會的構想
第二節 理想社會的實現途徑
- 第十章 百川歸海,社會主義理想的實現
第一節 正確的歷史選擇
第二節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 參考文獻
- 附編 中國古代關于社會理想的論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