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超
高文俊
謝青
- 內容提要
本書論述中國歷代中央職官制度之產生、形成、發展與演變。全書分為四編:(一)總論。概述歷代中央職官制度及其經濟、政治和文化背景,諸如領土與人口、政府與經濟、政府與職官、法律與道德,中華文化與中國的官。(二)奴隸制時代的職官制度。分析中國先秦時期中央職官制度的發展,從輔弼顧問到丞相制度,中央政務機關,宗教歷法與王室事務官屬,以及官吏的任用等。(三)從秦漢至明清歷代封建王朝中央職官制度。詳述歷朝封建政府的宰相制度、九卿與六部、諸監院館、監察制度,以及儒家文化與文官制度。(四)民國時期中央職官制度。分別闡述國家元首、政府行政機關、立法機關、司法機關、考試機關、監察機關,以及文官任用制度。上溯于堯舜,下迄于民國,體例嚴謹,簡明貫通。
- 導 言
- 第一編 總 論
- 第一章 領土與人口
第一節 領 土
第二節 人 口
- 第二章 政府與經濟
第一節 發展經濟是治國第一要務
第二節 政府與財政
第三節 政府與城市文明
- 第三章 政府與職官
第一節 君主與主權
第二節 君主制政府與職官
第三節 民國政府與職官
- 第四章 法律與道德
第一節 儒家的“禮治”法律觀
第二節 以禮入法
第三節 家族本位原則
第四節 君主專制的護身符
- 第五章 儒與中國的官
第一節 官與儒的起源
第二節 儒與士與博士
第三節 官與科舉制度及其儒學
- 第二編 奴隸制時代的中央職官制度
- 第一章 奴隸制國家的建立和政治制度的演變
第一節 奴隸制國家的建立和發展
第二節 奴隸制時代政治制度的演變
第三節 先秦中央職官制度的發展
- 第二章 從輔弼顧問到丞相制度的發展
第一節 相職的起源
第二節 商周師保輔弼制度的發展
第三節 丞相制度的確立
- 第三章 奴隸制政府的中央政務機關
第一節 三代中央政務機關建制
第二節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政務機構的發展與變化
- 第四章 宗教歷法官屬
第一節 宗教神職官屬
第二節 先秦歷法官屬
- 第五章 王室事務官屬
第一節 王室總管和國君侍從官屬
第二節 督察國家政務官屬
第三節 王室事務官屬
- 第六章 官吏任用制度
第一節 官吏的教育與仕途
第二節 爵制與秩祿
第三節 官吏的考課與上計
第四節 致仕制度
- 第三編 封建王朝的中央職官制度
- 第一章 宰相制度
第一節 秦漢宰相制度
第二節 隋、唐宰相制度
第三節 宋、遼、金、元宰相制度
第四節 明、清的內閣與軍機處
- 第二章 九卿制度
第一節 秦漢九卿
第二節 魏晉南北朝諸卿
第三節 隋、唐九卿
第四節 宋、元、明、清諸卿
- 第三章 尚書六部
第一節 尚書六部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 隋、唐六部
第三節 宋、遼、金、元六部
第四節 明、清六部
- 第四章 諸監、院、館制度
第一節 諸 監
第二節 諸 院
第三節 諸 館
- 第五章 中央監察職官制度
第一節 諫官制度
第二節 御史臺
第三節 明清都察院
- 第六章 儒家文化與官吏的任用制度
第一節 官吏的教育與培養
第二節 官吏的選拔與任用
第三節 官吏的考核與獎懲
第四節 官吏的俸祿和致仕
- 第四編 民國時期中央職官制度
- 第一章 民國政府國家元首
第一節 南京臨時政府國家元首
第二節 北京政府國家元首
第三節 廣州、武漢國民政府國家元首
第四節 南京國民政府國家元首
- 第二章 民國政府行政機關
第一節 南京臨時政府行政各部
第二節 北京政府國務院及行政各部
第三節 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
- 第三章 民國政府立法機關
第一節 北京政府的國會
第二節 南京國民政府立法院
- 第四章 民國政府司法機關
第一節 北京政府司法機關
第二節 南京國民政府司法院
- 第五章 民國政府考試機關
第一節 北京政府考試機關
第二節 南京國民政府考試院
- 第六章 民國政府監察機關
第一節 北京政府監察機關
第二節 南京國民政府監察院
- 第七章 民國政府中央其他職能機關
第一節 北京政府中央其他職能機關
第二節 南京國民政府中央其他職能機關
- 第八章 民國政府文官任用制度
第一節 北京政府文官任用制度
第二節 南京國民政府文官任用制度
- 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