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與信仰
一、孔子的天人之學
天:生命創造之源
仁:從愛父母到愛天地萬物
禮:維護社會安定與和諧
追求更有意義與更有價值的人生
二、自然無為的老子哲學
反者道之動
無為而無不為
不爭的哲學
回到“嬰兒”狀態
三、強調變易的《周易》思想
陰陽是《周易》的基礎
《周易》講變的道理
《周易》的象
四、《孫子兵法》:百代談兵之祖
充滿智慧的戰略思想
利用對立因素造“勢”
“慎戰”的警告
孫子的智慧超出軍事領域
五、禪宗的妙悟學說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美從何處尋
顯現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
六、天壇:對天的敬畏與感恩
天壇中的神
藍天白云中的天壇
敬畏自然
祈求百姓安康
人與天的交融
七、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生態意識
“生”的哲學
萬物之生意最可觀
人與萬物一體之美
創造與交流
八、詩意的符號:漢字
符號中凝結的思想和歷史
有感情的符號
優雅的形體
九、影響文明進程的四大發明
指南針與航海術
造紙術和文明的傳播
傳播知識的印刷術
火藥:煉丹術帶來的發明
十、文明流通的動脈:絲綢之路
時尚品絲綢
開路者張騫
向“西方”開放
龜茲石窟
十一、尋求整體平衡的中醫
防病于未然
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穴位和經絡
十二、大唐盛世的開放氣象
藝術領域的開放
宗教領域的開放
玄奘、義凈:學習異質文化的熱情
長安成為國際性的大都會
十三、鄭和下西洋:人類航海史
上的壯舉
先進的航海文明
面向海洋的開放心胸
共享太平的愿望
十四、祈求和平的萬里長城
和平的愿望
在隔離中融合
長城的“精神”
長城的美
十五、紫禁城的燦爛和威嚴
一條看不見的龍脈
紫禁城的色彩
樹立皇帝的絕對權威
藝術與美感
十六、音樂:以樂治國與以琴養心
以樂治國
以琴慰藉心靈
十七、青銅器中凝結的精神
神秘的禮器:大盂鼎
飛旋的精神:蓮鶴方壺
速度的魅力:馬踏飛燕
蜀國的祭器:三星堆青銅器
十八、無聲的軍陣:秦始皇兵馬俑
兵馬俑的發現
秦陵地下宮殿
驅使天下的帝王氣勢
充滿生氣的彩繪雕塑
十九、佛像:永恒的微笑
莫高窟中觀音菩薩的美
麥積山佛像的淡淡笑意
龍門的光明之神
青州佛像的會心微笑
二十、飛舞的線條:書法
舞的節奏
書法如兵法
風流瀟灑的《蘭亭集序》
沉著凝重的顏體
二一、水墨畫的韻味
無色的世界
超越形似的造型原則
宋元山水境界
明清以來水墨新創造
二二、唐詩:中國人的千古絕唱
杜甫詩的沉郁之美
李白詩的飄逸之美
王維詩的空靈之美
二三、明清小說:在藝術享受中品味人生
《三國演義》:三國歷史的全景畫
《水滸傳》:英雄人物性格的塑造
《西游記》:孫悟空的英雄主義精神
《紅樓夢》:“有情之天下”毀滅的悲劇
二四、作為中國文化“名片”的瓷器
自然天成之美
純凈如青花
含蓄內斂的境界
造型和畫意
二五、煙雨迷離中的江南園林
曲徑通幽
園林的風神與韻味
石頭的意味
空間的美感
二六、京劇:“角兒”的藝術
京劇臉譜的絢爛之美
唱、念、做、打
“虛擬”之妙
“看戲看角兒”
京劇表演藝術大師梅蘭芳
二七、絢爛多姿的民間藝術
景泰藍:閃著寶石光彩的工藝品
年畫:渲染過年的熱鬧氣氛
剪紙:剪刀剪出的世界
刺繡:十指下的春風
皮影戲:燈和影的藝術
民俗與風情
二八、《清明上河圖》中的城市風情
汴河兩岸的風情長卷
北宋的城市文明
普通人的本真的美
二九、老北京的風情和韻味
老北京的飲食風味
胡同和貨聲
喧鬧的天橋
老北京的廟會
老北京百姓的休閑生活
三十、老上海的現代風情
最開放的城市
追求時尚
石庫門與弄堂風情
三一、中國服飾的東方神韻
典雅的唐裝
旗袍的驚艷
自然本色的蠟染
絢爛的戲劇服飾
三二、中國的美食
中國飲食的地方風味
每個菜名都有一段故事
進餐時的溫情氣氛
廚師的高超技藝
三三、茶香四溢的人生
喝茶的妙用
品茶的門道
茶與民俗
三四、酒中有深味
酒以成禮
酒融進人的靈魂
撫慰人生
醉來把筆猛如虎
酒與民俗
三五、深巷中的民居
北京四合院
消散的麗江古城
粉墻黛瓦的皖南民居
寧靜的水鄉西塘
三六、功夫與蹴鞠
天下功夫出少林
圓轉流動的太極拳
功夫由心起
蹴鞠屢過飛鳥上
三七、圍棋:智慧的游戲
爛柯山的棋局
落子的智慧
和平的游戲
用手來交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