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 隋唐時代中國佛教的宗派:天臺、唯識與華嚴
第一節 《法華經》與天臺宗
第二節 唯識的理論與思路
第三節 華嚴的觀念與思路
第二章 禪宗與佛教思想的中國化
第一節 禪宗的歷史
第二節 惠能與神會時代的禪思想
第三節 南宗禪興盛后的語錄與論述
第三章 隋唐時代的道教
第一節 隋唐道教與政治
第二節 對道教的認識
第三節 隋唐道教的主要學說(一):重玄說與道性論
第四節 隋唐道教的主要學說(二):成仙之道
第五節 隋唐道教的主要學說(三):符箓、經戒與科儀
第四章 唐代儒學的變化
第一節 唐代經學與政治
第二節 經學的重新統一
第三節 疑古與惑經
第四節 天道與人性
第五章 唐宋之間的各種思想:正統論及其他
第一節 正統論的興盛
第二節 思想上的“尊于攘夷”
第三節 疑經與明理辨性
第六章 北宋理學的主要觀念:張載和邵雍、二程的思想
第一節 對天理的討論:重建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的前提
第二節 窮理的方法與終極目標:格物致知與窮理盡性
第三節 理學與釋老的關系
第七章 南宋理學的主要觀念:朱熹與際九淵及其他理學家
第一節 朱熹的思想
第二節 陸九淵的心學
第三節 理學內部的分歧
第八章 元明政治意識形態的再度確立
第一節 南宋末年理學走向俗化
第二節 理學在元代上升為國家意識形態的過程
第三節 明初程朱理學官學地位的進一步鞏固及其內在危機
第九章 王陽明以及王門后學
第一節 王學的崛起
第二節 王陽明之學的主要思想
第三節 王學的分化及其流變
第四節 王學之批評與調和
第十章 西洋思想的進入
第一節 傳教士初入中國及其引起的知識震撼
第二節 傳教士輸入的主要知識
第三節 傳教士輸入的主要思想
第四節 傳教士輸入的信仰
第五節 對西學的一種回應:西學中原說
第十一章 明末清初的思想世界
第一節 明末思想界的融通風氣
第二節 清初重歸理學的趨向
第三節 追求經典依據與鑿實學問的風氣
第十二章 清代的學術與思想(上)
第一節 清初官方意識形態對思想學術的作用
第二節 清代考據學的興起及發展
第三節 清代士大夫對西學的反應
第十二章 清代的學術與思想(下)
第一節 考據學的轉向
第二節 “漢學”和“宋學”:學術取向的討論
第三節 今文經學的興起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