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役
【提要】
虎狼之國的秦國盡使欺騙伎倆,給輕信的魏國以空頭承諾,目的是避免魏國助趙,減少攻趙的阻力,并待日后魏國勢單力薄后作下一個攻擊目標。
【原文】
長平之役,平都君說魏王曰:“王胡不為從?”魏王曰:“秦許吾以垣雍。”平都君曰:“臣以垣雍為空割也。”魏王曰:“何謂也?”平都君曰:“秦、趙久相持于長平之下而無決。天下合于秦,則無趙;合于趙,則無秦。秦恐王之變也,故以垣雍餌王也。秦戰勝趙,王敢責垣雍之割乎?”王曰:“不敢。”“秦戰不勝趙,王能令韓出垣雍之割乎?”王曰:“不能。”“臣故曰,垣雍空割也。”魏王曰:“善。”
【譯文】
秦、趙長平之戰時,平都君勸魏安王說:“大王為何不實行合縱呢?”魏王說:“因為秦國答應讓韓國把垣雍歸還給我們。”平都君說:“我認為歸還垣雍不過是一句空話。”魏王說:“這是什么意思?”平都君:“秦趙長久地相持在長平城下,不能決出勝負。諸侯若和秦國聯合,趙國就會滅亡;若和趙國聯合,秦國就會滅亡。秦國擔心大王改變原意,所以用垣雍來引誘大王。秦國如果戰勝了趙國,大王敢向秦國索取垣雍嗎?”魏王說:“不敢。”平都君說:“秦國如果不能戰勝趙國,大王能讓韓國交出垣雍嗎?”魏王說:“不能。”平都君說:“所以我說歸還垣雍是句空話。”魏王說:“對。”
【評析】
用這種選言推理的方法,可以窮盡一切可能的情況,使對方明白最終的結果。人在利益誘惑前面會變得糊涂甚至弱智,堂堂的一國之君都被人家象哄小孩一樣欺騙,何況我們這些普通人。因此當出現利益誘惑時我們一定要挺得住。而那些明智之士,能輕易洞穿利益背后的謊言,三言兩語,就會事情將結果挑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