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閔王之遇殺
【提要】]
《戰(zhàn)國策》中對女性的描寫著墨不多,但是在這一章,卻寫了一個奇特偉大的女性,這與主要寫戰(zhàn)國策士們語言行動的著作主旨看似不大協(xié)調(diào),但其實就突出人性的智慧、勇氣而言也是非常合適的。
【原文】
閔王之遇殺,其子法章變姓名。為莒太史家庸夫。太史敫女奇法章之狀貌,以為非常人,憐而常竊衣食之,與私焉。莒中及齊亡臣相聚,求閔王子,欲立之。法章乃自言于莒。共立法章為襄王。襄王立,以太史氏女為王后,生子建。太史敫曰:“女無謀而嫁者,非吾種也,污吾世矣。”終身不睹。君王后賢,不以不睹之故,失人子之禮也。
襄王卒,子建立為齊王,君王后事秦謹(jǐn),與諸侯信,以故建立四十有余年不受兵。
秦始皇嘗使使者遺君王后玉連環(huán),曰:“齊多知,而解此環(huán)不?”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弓椎椎破之,謝秦使,曰:“謹(jǐn)以解矣。”
及君王后病,且卒,誡建口:“群臣之可用者某。”建曰:“請書之。”君王后曰:“善。”取筆牘受言。君王后曰:“老婦已亡矣!”
君王后死后,后勝相齊,多受秦間金玉,使賓客入秦,皆為變辭,勸王朝秦,不修攻戰(zhàn)之備。
【譯文】
齊閔王被殺害,他的兒子法章改名換姓,做了莒地一個姓太史人家的仆人。太史敫的女兒看見法章的相貌很奇特,認(rèn)為他不是普通人,很憐愛他,而且常偷偷送給他衣服和食物,并和他私通。莒地的人以及從國都逃到莒地的大臣聚在一起,商量要尋找閔王的兒子,立他為王。法章在莒地就出來承認(rèn)自已是太子,于是大家立他為襄王。襄王既立,又把太史敫的女兒立為王后,后來生子名建。王后的父親太史敫說:“女兒沒有通過媒人就出嫁,你不是我們家的后代,實在給我丟盡了臉。”便終身不見他的女兒。王后賢惠,不因父親和她斷絕關(guān)系而不顧父女應(yīng)有的禮節(jié)。
齊襄王死后,他兒子建被立為齊王,王后對待秦國很謹(jǐn)慎,對待諸侯也很誠敬,所以在王后活著時齊王建在位40多年,沒有遇到戰(zhàn)禍。
秦始皇曾派使臣給王后一副玉連環(huán),說:“齊國人都很聰明,但能解開這個玉連環(huán)嗎?”王后把玉連環(huán)拿給群臣看,群臣沒有人知道如何解開。王后拿起一把錘子把它敲破,告訴秦王的使者說:“已經(jīng)解開了。”
當(dāng)王后病危快死時,她告誡齊王建說:“群臣中某某人可以任用。”齊王建說:“請把他們的名字寫下來。”王后說:“好。”于是,齊王取筆和木簡要她寫下遺言。王后卻說:“我已經(jīng)忘記了。”
王后死后,后勝擔(dān)任齊的相國,接受了秦國間諜很多的金、玉,派去秦國的賓客,都說一些符合秦國利益的變詐之辭,他們勸齊王建去秦國,而一點也不考慮備戰(zhàn)的問題。
【評析】
女性的膽識也是很可怕的,太史敫的女兒能夠獨具慧眼,認(rèn)定落難的太子并將終生托付于他,這是需要非凡的眼光、膽略和果斷的行動勇氣的。象這樣的一個女子,定能夠勝任一個國家的王后。果然,在解開玉環(huán)的事情上,她超越常規(guī),想人之不敢想,做人之不敢做,其行為不能不讓凡夫俗子們瞠目結(jié)舌。所以我們要想真正成就一番大事業(yè),就要超越一些陋習(xí)俗見,超越普通人的膽量和想象,敢做敢為,義無返顧,這樣我們才能獲得不同于普通人的人生體驗和價值,建樹不同于普通人的功名和事業(y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