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
1998年12月第1版
定價:19.80元
ISBN7-5614-1640-7/G·137
|
|
目 錄
1、語言學的道路與人類的困境和追問
語言學的現代三部曲--發展的人文背景--多元的滲進與開拓--桎梏中的困境--語言學:沉重的誤解與難解的夢境
2、重建:廣義語義學藍圖
展望:語言學的當代任務與前景--回顧:語義學的歷史與現狀--新的視角:人類行為與語言行為--形式化:語言行為意義向符號達成--語言:自我創設的生態化表達--語言權力:形式化的指令性--廣義語言學藍圖
第一部
3、語義場
自我交通與疏離--現象描述--語義能量場--散點透視
4、多元探索與無窮發現
物理場--場心理學--第三種無意識--情境定義--形態發生場
5、語義場狀態
世界的非結構性--語義核--狀態的和場的--解釋因素--語義域--語義特征
6、類型學分析
人的視野中的自然景觀--生存視角--文化尺度--時間流向--群體類型--個體生命特征--精神語義場的類型化生成--人的生物天性原則--語義場的交叉與自守
7、形態學分析
語言-語言的形式化--語言對生存的疏離性--解釋的徒勞--疏離的終極因--疏離的特征
8、行為學分析
語言行為--語言行為的話題性--語言行為的語境性--語言行為的領域性--語言行為的語區性--語言角色--欲望的忠誠性--角色庫中的人
9、生態學分析
生態學分析--語義場生態--自然生態能量--社會生態能量--文化生態能量--個體生態能量
第二部
10、語義場效應
語義場發生--理性與溝通--語義共振--內聚效應和幅射效應
11、語義場價值取向
存在與價值--語義價值取向--時空框架--兩種價值尺度--世紀圖祥--生存眷注--"主體方法"圖像--新的綜合
12、真理的域與度
真理的悖論--真理的流源--真理域度--哲學--善與美
13、思維模型
人與思維--兩種思維模型--思維的本質--場思維模型
14、科學探索的背后
科學的人文道路--牛頓知識原則--世界的相對化圖景--愛因斯坦的相對性絕對論哲學--悲劇即人--新的科學啟示
15、生態化綜合
經典"物質"的動搖--新的因果關系--科學與哲學--生存本體之歷史--書寫的形式化--實踐的智慧
16、"自由"的絕對與超越
人的主宰性問題--現實與理想--自由的本質--政治的"自由" --生命的自由--不自由之場--追求的絕對和超越
17、倫理之網
倫理行為--善的疆域--傳統·責任·義務--互補之謎--行為的"正當"與"應當"
18、永恒的夢
美非自由的象征--行為美--生存的形式化--審美語義場--審美樣式--藝術和科學
19、歷史之人
一種新的歷史觀--生存即生長--生存體驗--語義場的時時更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