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www.ffhyjd.com

新書介紹 :《人文地理隨筆》

 

唐曉峰/著

 

《人文地理隨筆》

 



作者像

 

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

社址:北京市東城區美術館東街22號

郵編:100010

新華書店經銷


2005-01 第1版
ISBN: 7-108-02139-0
定價:¥35.00元


 

 

 


大禹治水傳說的新證據


 

  2002年春天,寶利藝術博物館的專家在香港古董市場購得一件西周中期的銅器,叫▉公盨,其內底的一篇98字的銘文,引起學術界的震動。銘文劈頭便講:“天命禹敷土,隨山濬川,乃差地設征。……”撇開銘文的其它重要內容不論,僅這10來個字,就說到了中國古代地理的一樁大事,即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是每個中國人熟悉的一個歷史傳說,大概在小學課本中就有了。大禹治水的意義不只是戰勝水災,不只是把洪水疏導光就完事了,這個傳說中包含著一系列的整理疆土的偉業。到目前為止,我們能追溯到的中國大地上大范圍的、一體化的人文地理格局形成的起點,就是以大禹治水這件事為標志的。

  大禹治過水后,他所經行過的地方,被稱作“禹跡”。經過大禹治理的地方,就變得文明,沒得到大禹治理得地方依然是野蠻世界,所以“禹跡”就成為文明之邦的代名詞。“芒芒禹跡,畫為九州”(《左傳》),在“禹跡”的范圍內又劃分為九個州,于是“九州”又成為文明之邦的代名詞。從歷史地理的角度看,“九州”比“禹跡”有了更進一步的演進,因為“九州”說出了一套地理分區體系、一個大范圍的地理格局。從洪荒世界到“九州”的演進,是中國古代文明發展的一個側面,一場重要的宏觀地理變革,這場變革是在大禹治水的傳說中表述出來的。

  關于大禹治水的傳說,文獻中多有記載,而最經典的歷史文本是《尚書》中的《禹貢》篇。在王朝歷史時期,《禹貢》屬于儒學經典,倍受尊崇,人們篤信大禹治水、分畫九州是事實。到20世紀初,中國王朝體系崩潰,舊學淪落,新思潮涌現。在這個背景下,一批歷史學家對中國早期的歷史傳說進行了認真的清理,指出傳世文獻記錄的東西不是那么可靠,于是糾正了不少對早期歷史的誤傳。關于大禹治水這件事,傳世文獻的記載受到懷疑,而確鑿得證據只有東周時期的銅器銘文,所以,大禹治水的傳說到底是什么時候出現的,謹慎的人只追溯到春秋戰國,不敢講得再早。

  現在,▉公盨的發現及其銘文的釋讀,將大禹治水傳說的確鑿證據提前到了西周時期。有了這個證據的支撐,文獻中有關西周時期大禹治水、分畫九州的傳說的記載也相應增強了可信性。我們可以確信,在大約3千年前的時候,大禹治水的傳說已經流行了。

  大禹治水是歷史“傳說”,但傳說背后的時代特征與傳說表述的觀念應當是真實的。在大禹治水、分畫九州的傳說中,我們最關心的是對大范圍疆域得以整治的積極頌揚,和對其作一體分區的認知方式。這些東西都是西周時代地理思想史上的重大成就。一些青銅器銘文證據顯示,到了春秋時期,無論是東方的齊國還是遠在西方的秦國,都存在著這樣的頌揚和認知方式。

  我們一般把“統一中國”的功勞歸于秦始皇,而說周代是一個分封割據的社會。但是在許多觀念上,特別是在地理觀念上,“一統”化或一體化的東西早已在周代大量出現了。除了“禹跡”這個仍帶有原始痕跡的一體性地域概念外,周人還說“普天之下,末非王土”,“王土”也是一體,是更成熟的一體性地域概念,“九州”則是它的分區。

  值得注意的是,周人所稱頌的平水土、畫九州的偉業都是在禹的名義下完成的。這說明在周人眼中,禹是一個有影響的人物,而禹所處的夏朝是一個有成就的歷史時代。不管周人做了怎樣的夸張,但決不會是無端的編造,我們在探索中國文明起源的問題時,對于周人所傳頌的事情,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在這次發現的▉公盨銘文中,還有一項十分重要的地理思想史的內容。銘文中將大禹治水與“明德”密切聯系起來,也就是說,大禹治水已成為“德”的重要例證。“德”,是周人著重宣揚的精神崇拜對象,是一切事物是否具有正統性的標準。大禹治水與“德”的聯結,說明“禹跡”、“九州”這些連帶性觀念,都具有了如“德”一般的崇高地位。這一思想發展,為后世以“九州”為代表的大一統地理觀念之不可動搖的地位,奠定了基礎。這是一樁在中國文明發展史中具有深遠意義的事情。

  附圖:▉公盨照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横山县| 安顺市| 平顺县| 汉沽区| 多伦县| 本溪| 玉树县| 沧源| 福泉市| 榆中县| 家居| 古丈县| 山阴县| 石门县| 将乐县| 自贡市| 布尔津县| 泸水县| 边坝县| 万山特区| 河津市| 庆云县| 青州市| 德化县| 河曲县| 康保县| 民和| 郑州市| 保德县| 恩平市| 吉安市| 车险| 聊城市| 拉萨市| 崇明县| 中牟县| 秦安县| 灵山县| 宜宾县| 闽清县| 济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