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www.ffhyjd.com

新書介紹 :《人文地理隨筆》

 

唐曉峰/著

 

《人文地理隨筆》

 



作者像

 

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

社址:北京市東城區美術館東街22號

郵編:100010

新華書店經銷


2005-01 第1版
ISBN: 7-108-02139-0
定價:¥35.00元


 

 

 


大塊文章

現在,說“大塊文章”,是形容作家或學者寫出的長篇巨制(大作)。而“大塊文章”本來是指地理。李白《春夜宴諸從弟桃李園序》:“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這恐怕是“大塊文章”最具代表性的說法。“大塊”,即大地。“文章”,指錯綜的色彩花紋,“大塊文章”,當然就是大地上的斑斕景觀。

中國古代文人把大地稱為“大塊”是一個傳統,早可見于《莊子·內篇·齊物論》:“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清末學者俞樾解釋《莊子》的這段話時說:“樾謹按大塊者地也,……蓋即中庸所謂一撮土之多者,積而至于廣大,則成地矣。故以地為大塊也。”《莊子·內篇·大宗師》又說:“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在這里“大塊”還是指大地。

莊子言“大塊”的事常常被后人提及,算是莊子的一個特別之處。比如《晉書·嵇含傳》所記皇帝的女婿王弘遠造了“華池豐屋”,喜歡延請“賢彥”聚會,他在屋中畫了“莊生垂綸之象”,并作一篇祭文說:“邁矣莊周,天縱特放。大塊授其生,自然資其量。”看來“大塊”成了莊子的一個代表性詞匯。

后來,人們似乎以為把大地稱作“大塊”視為一種文雅,在詩文中用的尤其多。如“煥大塊之流形,混萬盡于一科”;“與大塊而榮枯,隨中和而放蕩”。李白《日出行》:“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蘇東坡詩詞中用“大塊”的地方不少,如《和王撫軍座送客(再送張中)》:“相從大塊中,幾合幾分違”;《李憲仲哀詞》:“有生寓大塊”。

古人認為大地由“塊”累積而成,所以有形。《列子》記有一段對話:一個人擔心“奈地壞何(地壞了怎么辦)?”另一個明白人說:“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此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顏氏家訓》也講:“天為積氣,地為積塊”。大地是積起來的塊,這種“塊”感,很有“物理”味道。朱熹說太行山是“千里一塊石”,這樣地將綿延山脈小而形之,需要很大的心胸。古人還愛用“風不鳴條,雨不破塊”,來形容風調雨順。

中國古代意識形態中有一個特點,任何偉大之物都是道德楷模。“大塊”也是一樣。《列子》曰:“唯黃帝與容成子居空峒之上,……塊然見之,若嵩山之阿”。“塊然”,是一種風貌,博大不語,巍然自在。《荀子》說“塊然獨坐而天下從之如一體”,這就是“大形”,大形就是道德之形。后來人們在形容有道德的人靜坐無為時,常說“塊然獨坐”。佛教傳入中國后,佛家也接過“塊”的說法,為自己的主張作比喻。 《五燈會元》中記載:僧問:“如何是佛?”師曰: “土塊。” 曰:“如何是法?”師曰:“地動也。”

我很佩服古人的想象力之高,用語言的能力又極強,對一件司空見慣的東西,能深深體驗出它的形狀特征,并轉而聯想到高大的人文楷模。我總覺得,道德聯想是古代人地關系中最高層面的東西。

到中古以后,景觀審美風氣大盛,“大塊文章”一辭正是其體現。 法國漢學家戴密微曾說:“唯漢土之人最知山水”。的確,將山川大地的景觀看作“文章”,是中國地理文化的一大傳統。在“大塊文章”的喻念里, 推動“文章”的是自然生氣,而不是人間權威,自然之美被抬到頂峰。

因為對“大塊”上的景觀產生了審美體驗,文人的辭章便受到大地景觀的極大鼓舞,這就是李白說的“大塊假我以文章”。中國古代文人表達大地景觀美的詩文,是中國文學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部分文學與特定的大地景觀緊密關聯,以致二者缺一不可。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離不開三峽景觀,而欣賞三峽景觀也離不開那些詩句,越熱愛那些詩句,就越熱愛三峽景觀。

過去,常常區分兩類文人:儒生通大道,文吏曉簿書。“文章”要有文采,要通“大道”,所以“文吏”(文化小官)是寫不出文章的,而只能撰八股公文。大地景觀,出神入畫,只有如李杜那樣具有“ 囊括大塊 ”的胸襟,才會盡賞“大塊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芒康县| 临清市| 楚雄市| 舟山市| 洮南市| 普洱| 克拉玛依市| 天峻县| 广昌县| 丽水市| 萨嘎县| 东丰县| 库尔勒市| 阜南县| 正蓝旗| 交城县| 武清区| 惠水县| 南城县| 天祝| 温州市| 扶绥县| 桑日县| 游戏| 广昌县| 哈尔滨市| 和平县| 塔河县| 万全县| 开阳县| 夏邑县| 垣曲县| 略阳县| 桂阳县| 双桥区| 平山县| 荃湾区| 綦江县| 马公市| 鄯善县| 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