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
2000年10月第1版
定價:29.00元
ISBN 7-80603-494-I/Z·120
|
|
目 錄
一、元代昌盛的舞臺大觀
1、百川歸海:元雜劇在文化沖撞與交匯中誕生
戲曲成長的曲折歷程
自詡為鬼的作家群落
身份卑賤的天才演員
2、"恕氣如火":以叛逆為主旨的元代悲喜劇
弱以抗強的悲劇沖突
驚天動地竇娥冤
社會型喜劇與倫理型喜劇
3、剛柔相濟:南戲在北南大交流中成熟
南北樂曲的混合交融
對家庭和個人命運的關注
新的審美品格的產生
二、文人畸士的翰墨風骨
1、"蕩人血脈":背棄傳統的新詩體--散曲
有別于宋詞的蒜酪之趣
從昌犯神圣到嘲弄自我
游戲人生與以丑為美
2、揮寫逸氣:元代文人畫的山水情結
走出院體傳統
四大家的山水意趣
書畫合體的有我之境
三、異族情調的雅俗交融
1、大漠之風:草原風俗與新的審美趨尚
以勇為美的蒙族習性
喜歌好舞的西部風尚
都市絢彩:民族風情的萬花筒
2、"藻麗不華":凝聚東方品格的藝術陶瓷
以白為美的樞府瓷
艷麗淡雅的青花瓷
從多元對立走向融通渾一
四、明代奇艷的市俗世界
1、"僭擬無涯":對傳統生活習規的全面沖突
以華為美的消費風尚
花蟲為戀
放情縱欲
2、精美絕倫:突顯創造激情和個人風采的工藝品
萬紫千紅在織造
大明五彩瓷
陶竹神韻
五、推尚情欲的明代小說戲曲
1、美在平凡:通俗小說由神向人的回歸
兩部英雄譜
《西游記》:平民的神話
市情小說的情和欲
2、"情存理亡":在沖突和較量中掘進的舞臺藝術
深邈凄唳的昆山腔
傳奇和雜劇的歷史變革
浪漫熱烈的臨川派
六、探求更新的明代詩歌散文
1、呼喚漢唐:借亡靈重振士風的復古派文學
明初詩文與臺閣體
"前后七子"與文學自救運動
唐宋派與平民文風
吳中風流
2、"獨抒性靈":標榜個性美的革新派文學
公安派的文化心態
向俗文學靠攏
竟陵派與明末小品文
七、清代典雅的末代文化
1、情系古人:以古雅為美的世俗風尚
文物之癖
好書之癖
嗜古情結的民間形態
2、氣韻盎然:傳統繪畫在歸宗復祖中走向集成
四王與南宗畫派
山水精神的薪火相傳
吳歷與惲格
3、墨趣刀工:書法篆刻將古典美推向極致
貼學派
怪誕派
碑學派
篆刻印章
4、薈萃群英:工藝世界的復興與集成
仿古瓷風
兩種五彩瓷
琺瑯與粉彩瓷
5、華夏豐碑:儒道精神在宮殿園林中的體現
故宮:有序化和對稱性建筑的典范
凝固的音樂與絢麗的圖畫
江南私家園林
回歸自然的審美追求
6、無限夕暉:傳統詩文的最后輝煌
繼宋之后的又一座高峰
感傷美與神韻詩
清詞的一片精彩
散文的復歸
八、古典精神的自我批判
1、"人生如戲":戲曲藝術與理性反思結緣
雅部與花部
蘇州派
世情劇中的人獸觀
2、"以曲為史":兩部名劇與兩種價值評判
愛情與人生:《長生殿》的反思
興亡與離合:《桃花扇》的悲憤
3、出入幻域:批判與憧憬并存的文言小說
由俗向雅的轉化
用傳奇法志怪:《聊齋志異》
異類之美
4、"憂患人心":中國長篇小說最后的高峰
《儒林外史》:為一代文人寫心曲
《紅樓夢》:替兩個世界唱挽歌
九、迎接現代的審美曙光
1、"以怪為美":反叛傳統、標榜自我的藝壇怪杰
八大山人與苦瓜和尚
揚州八怪
2、渴望風雷:封建末位世的兩位狂飆詩人
離經叛道的袁才子
駭世驚俗的龔狂人
3、"來日方長":全面革新的近代審美文化
審美與啟蒙
詩界革命
散文與小說
中西文化的交融
后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