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新版前言 楊曾文
序 周紹良
自序 楊曾文
新版敦煌 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慧能大師于韶洲大梵寺施法壇經
附編(一)
(大乘寺本)韶州曹溪山六祖師壇經
曹溪大師傳
六祖大師緣起外紀 ...................................門人法海寺
光孝寺瘞發塔記................................ 唐 法性寺住持法才
六祖能禪師碑銘..................................... 唐 王維
賜謚大鑒禪師碑 ...................................唐 柳宗元
大鑒禪師碑 .......................................唐 劉禹錫
慧能和尚傳 .............................南唐 招慶寺靜、筠二禪德
唐韶州今南華寺慧能傳 ................................宋 贊寧
六祖壇經序(附晁子健再刊記)................................... 宋
依真小師邕州羅秀山惠進禪院沙門惠昕
六祖壇經后序......................................... 宋 周希古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贊 ...............................宋 明教大師契嵩
六祖法寶記敘 ....................................宋 史部侍郎郎簡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元 古筠比丘德異
元大德四年高麗版德異本《六祖壇經》跋 ..................高麗 萬恒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跋 .......................................元 宗寶
傳法寶紀(并序)......................................... 唐 杜胐
附編二
《壇經》敦博本的學術價值和關于《壇經》諸本演變、禪法思想的探討
一、 六十年代來《壇經》的研究的回顧
二、 敦博本《壇經》及其學術價值
三、 慧能與《六祖壇經》
(一) 從盧行者到六祖能大師-禪宗改革者、南宗創始人
慧能的家世
曹溪修學佛法黃梅投師(公元六七0-六七四年)
風幡之論與出家受戒(公元六七六年)
曹溪傳法(公元六七六(或六七七)-七一三年)
六祖地位的確立
(二) 關于壇經的形成
從《壇經》的結構看看 《壇經》的形成
關于《壇經》不是神會或神會一派的人,也不是其他人所作為的概要說明
《壇經》諸本的演變
(1)《壇經》祖本
(2) 敦煌原本
(3)惠昕本
(4)契高本
(5)德異本和曹溪原本
(6)宗寶本
四 《壇經》禪法思想略析
(一) 強調眾生皆有成佛的可能性,皆可自修自悟-所謂[無相戒]
(二) 主張頓教法門,說[一悟即至佛地]
(三) 寄坐禪于自然無為和日常生活之中-所謂[無念為宗]
(四) 關于不二法門與慧能禪法
主要參考書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