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苑出版社出版發行
地址:北京萬壽路西街11號
郵編:100036
2002年7月第一版
ISBN 7-80060-018-1
定價:30.00元
|
|
目 錄
《中國楚辭學》發刊辭 |
褚斌杰 |
屈原“愛國主義”研究的歷史審視 |
周建忠 |
屈原“宗國情結”簡諭 |
何念龍 |
試論屈騷精神及對當代的啟示 |
王德華 |
屈原與楚王及其群臣的人格對立 |
曹晉 |
由士到仕——屈原與先秦士人的仕宦情結 |
李金善 |
一條義無反顧的人生之路——重新探討屈原之死 |
傅明善、戴一峰 |
論屈原的思想 |
樊軍 |
先秦文人君子人格的豐富性探討——以屈原為中心的考察 |
方銘 |
屈原之《遠游》與道家思想 |
金健民 |
論《離騷》中的三次“遠游”與屈原的“路” |
董運庭 |
小議《楚辭》與《莊子》的“游” |
邵學海 |
《離騷》奠定了我國遷謫文學的審美基調 |
江立中 |
《天問》:對“構成思想”的反思 |
徐文武 |
沖破傳統歷史觀的束縛——從《天問》看屈原的歷史觀(之二) |
殷光熹 |
從楚地出土帛畫分析《楚辭九歌》的世界 |
石川三佐男 |
美與善的頌歌——《九歌》新論 |
劉艷 |
再論《國殤》與《九歌》 |
黃鳳顯 |
重讀《九歌》 |
蔣南華 |
《楚辭九歌》“與佳期兮夕張”解 |
姚小鷗 |
《哀郢》的寫作時間及內容新解 |
錢玉趾 |
屈原:《楚辭》一書的唯一主題——兼論漢代的楚辭觀 |
周禾 |
精神特質傳響異調表情方法——對屈原發憤抒情論的美學新審視 |
李倩 |
2002年楚辭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屈原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綜述 |
張宏洪 |
20世紀90年代楚辭研究論著索引(一) |
王媛 |
凡例 |
|
論文部分 |
|
一、楚辭整體研究 |
|
1991年 |
|
1992年 |
|
1993年 |
|
1994年 |
|
1995年 |
|
1996年 |
|
1997年 |
|
1998年 |
|
1999年 |
|
2000年 |
|
附錄: |
|
中國屈原學會章程 |
|
第四屆中國屈原學會理事會名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