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神話的本體反思
——關于希臘神話的華夏神話審美形態悖立的比較研究
經學與儒學詩學
——從語言論透視闡釋主體在經典文本上的“立言”
經學中心主義與邏各斯中心主義
——論西方德里達的解構策略在東方語境下的使命
精神與器物
——文化沖突中的保守主義
玄學語境下的江州經學與陶淵明詩學的悲劇美學思想
批評的中心指涉結構與闡釋的破壞性誤讀
——論經學的玄學化與中國古典詩學走向自覺的闡釋學景觀
兩種方法論的整合
——21世紀需要有思想的古典文學研究者
后現代性、后殖民性與民族性
——在世紀之交,藝術創作與批評應該追尋一種比較的視野
西方的后民族主義與東方的民族性
——關于世紀之交藝術活動權力的爭奪
闡釋與誤讀
——玄學誤讀的文化暴力與儒家詩教之“鼎”的坍蹋
人,究竟在那里可以詩意地棲居
——寫在博士后出站報告之前及比較詩學方法論感想
崛起的比較藝術學
“立言”與“立意”
——從經學透視儒道詩學的沖突與互補
從現代主義文學思潮向后現代主義文學思潮的退卻
——在瘋狂和自虐中崛起的大陸學院派文學
“詩言志”:一個關涉隱喻的詩學命題
是后殖民主義還是新殖民主義
——兼論從殖民主義文學批評到東方主義的崛起
從文化沖突到后殖民主義消解
世紀之交的反思
——再論“中國古典文論的現代轉換”
錢鍾書的生存境界與人格力量
文人:士大夫、文官、隱逸與琴棋書畫
從文學與文化的張力關系透視人的選擇與較量
批評的職業性與話語的專業意識
——論電影批評的文學化傾向及其出路
從殖民主義到后殖民批評的學緣譜系追溯
詩者與思者
——海外漂泊的華裔詩人林幸謙及其現代漢詩書寫
比較文學是本體論而不是方法論
解構的闡釋與邏各斯中心主義
——論德里達詩學及其解構主義闡釋學思想
比較文學概念的語言分析及五種相關學科概念的界分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