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水晶心肝玻璃人
37
石天明有只秘不示人的小木盒,放在床頭底下。每隔一段時候,他總要拿出來撫摸一陣。這里面有他的半世人生,有他的秘密,有他的情結。老伴看他弄木盒,就要叨嘮,又要弄你的寶貝了,又不能當飽。
小木盒的木質已成醬色,盒內抽槽,薄蓋板移門式地順槽拉開推上。他拉開蓋板,手抖顫顫,小心翼翼取出盒內的小紅包,放在桌上打開,里面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三級解放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還有甲等軍人殘廢證、中國人民志愿軍布質胸章┄┄石天明戎馬生涯幾十年,參加大小上千次戰斗,在他頭腦里記憶最深、最榮耀的是,抗日戰爭中用步槍擊落日軍的一架飛機、解放戰爭中參加了著名的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抗美援朝中參加了悲壯而慘烈的鐵原阻擊戰。
石天明原名叫羊舌天明,在茅山參加了新四軍,被分在老二團當戰士。那年夏天特別悶熱,驕陽似火,將大地烤得熾熱冒煙。羊舌天明所在的一營駐扎在志郎街西的大竹園旁。
這天上午八九點鐘,部隊在上課,一架日軍的偵察飛機突然飛臨駐地上空。羊舌天明正在放哨,見日機貼地飛,擦耳過,氣憤不過,暗罵這狗東西欺人太甚,舉起步槍,推子彈上膛,違禁向日機叭叭開了兩槍,子彈正中敵機螺旋漿。敵機一震動,歪了兩歪,朝西北方向飛去。
連長聽到槍聲,趕出來,訓了羊舌天明兩句:你怎么隨便開槍?暴露營地?
臨近中午,各班正準備開飯,營長命令羊舌天明所在的連隊緊急出發,去收拾掉在江邊的一架敵機。羊舌天明心里一喜,這么說我將日機擊落了。戰士們餓著肚皮,但情緒高昂,一口氣跑了10公里,沒一個掉隊的。
1小時后,羊舌天明他們接近江邊,突然從圩場上打來一梭子彈。連隊迅速形成包圍圈,羊舌天明看見兩個日軍駕駛員丟下機槍逃跑,與其他戰士緊追不舍。不一會,羊舌天明在一條小河的木樓下找到兩個潛逃的日軍。鬼子頭上蓋著許多青草,把嘴露出水面,全身濕透,腳穿大皮鞋,很沉。羊舌天明和另一名戰士下河連拉幾次都拉不上來。這時,四架敵機又從天空飛來,情況緊急,羊舌天明聽連長喊斃了他們,就舉槍將他們擊斃。敵機俯沖掃射,羊舌天明所在的連一齊開火。兩架敵機側翼中彈,其余的就在高空打機槍。雙方對射了一小時,日機油半耗盡,轉頭飛走了。
羊舌天明他們繼續向江邊蘆灘搜索前進,很快在一夾槽子里找到被擊落的那架飛機。戰士們好奇地圍著飛機打圈,找不到門進不去。羊舌天明對準機倉蓋上開了一槍,由于震動,蓋門搭扣一下打開。大家把里面的儀器物品都搬出來。這時,江面上出現兩艘敵艘,開始向羊舌天明他們射擊。連長怕日機落入敵手,命令炸機。羊舌天明放入一枚手榴彈,拉動導火索,機頭炸毀。這場戰斗共經歷了三四個小時,才結束。
羊舌天明用步槍擊落日機,創造了奇跡,受到團部的表彰,《新華日報》專題報道。羊舌天明兩槍,振奮了新四軍士氣,那張牙舞爪,不可一世的日機,并不可怕,用步槍也能打得下來。戰士們給石天明起了個綽號"羊舌兩槍"。
抗戰勝利后,已更姓的石天明又投入人民解放戰爭之中,參加了著名的遼沈戰役,平津戰役。他參加大西北剿匪后,于1951年又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
石天明被編入中國人民志愿軍63軍188師563團,任副排長。這是6月初的夜晚,石天明所在的563團接到命令,由鐵原東南的粟枝里向漣川方向進擊,接替高臺山以南的189師防御陣地(189師兩個團守備三天,殺傷1000多敵人,自己傷亡600多人,已失去戰斗力。)
大雨傾盆,山路泥濘,敵人的探照燈像根長柱,在黑夜的天幕中不停地揮舞,雨下一夜,人走一夜,石天明和戰友們冒著豪雨翻山越嶺,全成了泥人,到達指定地點已是次日早晨。他們吃的是生玉米粒兒和煮黃豆。
陣地上槍炮聲如炒豆,敵人每次進攻前,都有半小時的炮擊,炮彈像冰雹在陣地上,碎石泥土連同大雨漫天傾瀉,壓得戰士們抬不起頭來。石天明所在的排,打退了敵人一個營的多次進攻后,已被敵人的兩個營分路切斷,被包圍在一座孤立的高山上。
敵人密集的炮火把山上的樹成片成片地炸光,滾滾的濃煙遮天蔽日,陣地上的天空硝煙籠罩,人像蹲在充滿煙霧的灶堂里。石天明意識到這是他所經歷的最殘酷、最激烈的阻擊戰。排里的一名小戰士,用生玉米記錄敵人進攻的次數,每打退敵人一次進攻,就向一只鋼盔里扔一粒玉米粒。到午夜,鋼盔里的玉米粒已積滿一半。突然,一顆炸彈在石天明身邊不遠爆炸,硝煙里那名小戰士被炸的胳膊連同鋼盔一起被拋到半空。石天明頓時覺得左耳被什么東西狠命一擊,先鉆心巨痛,稍后麻木,用手一抹,左耳朵被彈片削去,滿手鮮血。顧不得包扎,繼續投入戰斗。
這時,陣地上只剩下石天明5人和13顆子彈。而敵人還一個勁地向山上沖。石天明他們只得用刺刀、槍托和石頭、木棍與敵人搏斗,石天明一口氣用刺刀和槍托打死17名敵人,自己身上也多處掛彩。最后一粒子彈打光后,陣地上只剩石天明和另兩名戰士,還有6顆手榴彈。
石天明對戰士說:黨和人民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現敵人三面包圍,我們與上級失去聯系,要突破,不可能;要打,沒子彈;和敵人面對面拼,敵人多,我們弄不好被敵人俘虜┄┄我們不能給中國人丟臉,不能給英雄部隊抹黑,寧死不當俘虜!兩戰士異口同聲。
石天明提議跳崖,大家贊同。
敵人成群結隊沖上來,石天明他們將最后6顆手榴彈投向敵人,趁敵人被炸得鬼哭狼嚎之際,一起跳下五丈多深的懸崖。石天明只覺得身體急速下墜,突然被一棵樹枝阻拉一下,又往下墜,眼前一黑便失去了知覺(一小時后,他被63軍軍部派出的戰士尋到)。
石天明醒來,已在部隊醫院,當他得知自己所在的排只有他一人生還時,兩行熱淚順眼角滾落下來。石天明摔斷了一條腿,身體多處負傷,被轉到后方醫院,不久又轉回國內養傷。
(事后,石天明才得知,彭德懷總司令為保衛鐵原,孤注一擲,不惜將石天明所在的63軍打光。而他們所在的563團入朝之初有2700余人,在歷經五次戰役和鐵原阻擊戰之后,全團僅剩266人,他是其中之一的幸存者。)
1955年,石天明被評為全國一級戰斗英雄,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三級解放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年后,石天明由正營職轉業到地方,在東北一家大廠當保衛科長。
石天明帶妻子返回原籍江南金州老家,是自然災害期間。國家壓縮精簡職工,廠里開會動員了,不見有人響應,石天明覺得自己是共產黨員、英雄功臣,在國家困難時期,理應帶頭,減輕政府負擔。他帶了頭,主動提出退職回家。工廠一次性給了筆安置費。
石天明返回江南這個小城市,便隱姓埋名,也沒到當地民政部門辦理續領手續,放棄了二級甲殘軍人撫恤金。國家已經困難了,不能再添難。
他與妻子結婚后生的第一個兒子萬順,在戰爭中交百姓收養,失散多年,第二個小孩夭折,妻子悲傷過度,發了神經病。石天明在街道當了居委會主任,一當廿年,拿30多塊工資。等退下時,因無生活來源,街辦每月發他30多塊生活費。近幾年因物價不斷上漲,他的生活費也隨之調整,現每月七七八八能拿到60多元。居委會誰也不知這個勤快熱心缺耳瘸腿的老人是全國戰斗英雄,國家功臣。石天明覺得真正的戰斗英雄、功臣,是那些在歷次戰爭中英勇犧牲的戰友們,而自己只是幸運者,生還者。自己所做的一切要對得起死去的戰友。生活雖艱苦,但有口湯有口熱飯吃比打仗時吃生玉米粒兒和煮黃豆,好多了,對此毫無怨言。
石天明決心守住這個秘密,直到老死。但后來一件意外的事,促使他不得不改變了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