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國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
第三節:中國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
我們指的中國文化通常是指以華夏文化或漢文化為主體發展的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從最廣義的意義上說,從現在這一瞬時之前的一切中國文化,即“過去的文化”,包括中國人認識的一切存在包括被認識的自身都是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從狹義來說,指從現在這一瞬時之前的中國人的一切精神產品和一切精神化的物的產品。精神產品包括政治、經濟、哲學、文學、藝術、宗教、教育、等等。這個定義是否是把“傳統”的外延擴大了?“傳統是指人類創造的不同形態的特質經由歷史凝聚而沿傳著、流變著的諸文化因素構成的有機系統。”(《中國傳統文化概論教學大綱》)但是,如果沒有人類之外的毀滅性的力,文化就象思想一樣只能被同化而不能被消滅。
不過,我們通常指的中國傳統文化無論內涵或外延都比上一個定義小得多,窄得多,是指未受“西學”影響的中國“本土”文化。
此外,就我們常說的應當批判和反思的中國傳統文化,其外延和內涵還更小更窄。這個傳統文化是指集權專制文化。李慎之說,中國傳統文化就是專制主義。
顯然的是,未受“西學”影響的中國“本土”文化并非都是壞的,我們不能說中國傳統文化都是一無是處。但是顯然的是,在世界民主浩浩蕩蕩的環境下,中國仍然沒有實現民主化,如果說中國人民也有責任,那么,我們就不能不歸結于“中國傳統文化”了。因此,自五四以來提出批判的中國傳統文化,實際上是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集權專制文化,而集權專制文化的核心是集權專制政治思想。社會管理,權總是要集的,但是,文明的發展是集權而不專制。把這一點區分清楚非常重要。對這一點的糊涂,是五四以來對傳統文化批判之混亂所在。我們批判傳統文化,我們批判的是什么樣的傳統文化?總不能說我們中國人自己創造的、又滋養我們中國人的一切文化都是錯誤的吧!我們沒有把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集權專制文化區分開來,就不能區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和“糟粕”。中國文化中的錯誤在于它的集權專制成分,其核心是集權專制政治思想。廢除集權專制政治制度和廢除集權專制政治思想是有機的統一體。消滅集權專制政治思想只能是溶解的,溶解集權專制政治思想就是溶解集權專制政治制度。而集權專制制度是可以打碎的。
以下我們有必要對中國傳統文化作必要的分類,進行必要的價值判斷。盡管對于學人來說有羅唆之嫌。
如果說中國文化是中國人感知的物的和精神的總和,包括感知的自身,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人從現在這一瞬時之前的一切中國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有必要分類如下:
1、中國人感知的自身:自然的人和精神的人;
2、物的文化和精神的文化;(精神的文化:政治、經濟、哲學、文學、藝術、教育、中國的文字等等。
顯然,中國人作為自然人無可挑剔,可挑剔的只能是精神人的中國人。而精神人的中國人也并非都可挑剔,勤勞、勇敢、誠信、智慧、孝、悌、廉、恥、仁愛、和平等都是精神人的中國人的優良品德;中國人的政治、經濟、哲學、文學、藝術、教育、中國的文字等等顯然也并非盡皆一無是處。我們要挑動剔的是造成中國停滯、落后、不能實現民主化的原因,可能,我們要挑剔的就只剩下集權專制文化及其政治制度了。
因此,我們批判的傳統文化是集權專制制度及其集權專制文化。如果沒有這一基本的價值判斷,對傳統文化的反思和批判就會謎失方向。我們似乎應該說:中國傳統文化的糟粕就是集權專制制度和集權專制文化。
那么,中國傳統文化中哪些是集權專制制度和集權專制文化呢?這在《中國政治思想概論》中有詳細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