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研究》雜志由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主辦,國家級權威學術刊物,32開,每輯約25萬字。
該刊創辦于20世紀50年代,1980年復刊,是當代戲劇史上創辦最早的藝術學雜志之一。當代許多著名的戲劇史論家、劇作家、導演和表演藝術家,如張庚、王朝聞、郭漢城、劉厚生、王季思、阿甲、張君秋、夏淳、袁玉堃、李紫貴、李默然、李希凡、翁偶虹、楊蘭春、王肯、郭啟宏、范鈞宏、鄭懷興、高行健、林兆華等都積極支持該刊,并發表文章,當代戲曲的發展狀況與學術研究狀況在《戲曲研究》里都能尋找到清晰的脈絡,《戲曲研究》側面展現出中國當代戲曲的發展概貌和當代戲曲學的構建過程。
《戲曲研究》自創刊起,堅持繼承與發揚中國藝術研究院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傳統,堅持嚴謹樸實的學風,努力把刊物辦成高水準、專業性強的學術刊物。1980年復刊以來已出版了60輯,共發表1200多篇文章與論文,像張庚的〈漫談戲曲的表演體系問題〉、郭漢城的〈戲曲推陳出新的三個問題——在戲曲劇目工作座談會上的發言〉、沈堯的〈戲曲的文學性〉、何為的〈音樂在戲曲中的作用〉、黃克保的〈戲曲的舞臺風格〉等文章與論文在戲劇界和學術界引起廣泛的矚目。
目前,《戲曲研究》所設的欄目主要有:理論美學、史學研究、戲曲文學、東方戲劇、宗教戲劇、比較戲劇研究、作家論壇、表導演藝術、舞臺藝術、戲曲與電視、戲曲音樂、地方戲劇種、劇壇人物、文獻考證、少數民族戲劇、新著評價、中外交流、海峽兩岸及各類專題研究,在國內外學術界、文化界具有相當廣泛的影響,是各大圖書館、各大高等院校中文系以及各藝術研究所訂閱的主要刊物之一。
復刊以來,著名戲劇理論家郭漢城擔任主編,著名學者戴不凡、顏長珂、蘇國榮擔任副主編;1987年后由顏長珂擔任主編;現任主編王安葵、劉禎。
為進一步促進戲曲理論研究工作,2000年初,《戲曲研究》編輯部與浙江省戲劇家協會共同發起了“王國維戲曲論文獎”評選活動,這是首次在全國范圍內的專門以戲曲理論、戲曲學為主題的大型學術評獎活動,受到了戲曲界、文化界、學術界的關注和重視,活動取得了極大的成功。此后,“王國維戲曲論文獎”計劃每兩年舉辦一次,主要由中國藝術研究院與浙江省文化廳、浙江省文聯聯合主辦,歡迎全國各地專家、學者、戲劇工作者積極參與。
《戲曲研究》來稿要求:
1、來稿務必字跡清晰,最好用A4打印紙打印,并提供一份光盤。
2、來稿以萬字以內為宜,可附有關圖片。
3、來稿引文一律用頁下注,注釋格式:作者、書名(文章名)、出版社名(期刊名)、出版(發表)時間、頁碼。
4、來稿后面請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職稱或職務、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郵件地址。
5、本刊對決定采用的稿件有刪改權,不同意刪改者請在來稿中說明。
6、請勿一稿兩投,投稿后六個月內未收到本刊用稿通知者,作者可自行處理。
編輯部通訊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惠新北里甲1號
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戲曲研究〉編輯部
郵編:100029
電話:010—64933087 64813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