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緒 論 中國戲劇的歷史與體裁
一、國劇的晚出與早熟
二、幾度變遷
三、豐富的體裁
第一章 中國戲劇的構成與形態
第一節 戲劇作為綜合藝術
一、多種藝術手段的綜合
二、妝扮的表演藝術
三、以技求藝
四、音樂與戲劇化
第二節 演員中心的戲劇
一、演員與導演
二、角兒制
三、舞臺熔鑄一切
四、主角和配角
第三節 文本與舞臺
一、重新解讀湯沈之爭
二、文人與案頭劇
三、發乎情,止乎禮義
四、優伶與場上劇
第四節 音樂的特殊地位
一、國劇與音樂的不解之緣
二、雜劇曲體結構
三、從戲文到傳奇
四、板腔體和音樂戲劇化
第二章 中國戲劇的抒情本質
第一節 敘事與抒情
一、長于抒情短于敘事
二、聽生書看熟戲
三、晚近的變化
第二節 中國戲劇與文學傳統
一、文學的國劇
二、敘事與詠事
三、神話的缺失
四、一切情語皆景語
五、樂人易,動人難
第三節 中和、含蓄與悲情
一、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二、沖淡平和的人物關系
三、含蓄蘊藉的風格
四、詩意的憂郁
五、始于悲情終于團圓
第三章 程式與舞臺表現手法
第一節 幻覺與虛擬性
一、非寫實的藝術
二、“戲”和“演”
三、抽象和虛擬
四、講唱藝術的余韻
第二節 人物、角色與行當
一、腳色制的形成
二、以有限化身為無限
三、抽象、臉譜、自報家門
第三節 身段與舞蹈
一、舞蹈與做工
二、身段的內涵
三、技巧的獨立性
第四節 “打”與“百戲”的余響
一、武戲的表現手法
二、武戲文唱,文戲武唱
三、角抵、百戲的演變和升華
第四章 中國戲劇的欣賞與批評
第一節 欣賞方式與演出場所
一、兩種演出樣式
二、宮廷與文人趣味
三、民眾趣味與商業性演出
第二節 演員與觀賞者之關系
一、演員的低微地位
二、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三、另一種間離效果
第三節 “真實”與“正確”
一、真、善、美
二、寧穿破,不穿錯
三、抒情藝術的規范
四、批評與理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