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牛畫牛詩牛心

  前幾年看見這樣一幅兒童畫,畫面是一頭大牛,牛背上馱著一只小老鼠和一只小兔子。畫面很幼稚,但畫的命題叫人深思:媽媽屬牛,爸爸屬老鼠,我屬小白兔。我和爸爸趴在牛背上。在孩子的眼里是誰支撐著這個家呢?

  說起牛來,那可是人類最早的好朋友之一。原始人的時候,最早的生產是狩獵,所以第一批好朋友是雞狗。后來有了農耕,那么第二批好朋友一定有牛了。所以古往今來,人對于牛,總大加贊許的。

  贊許牛的詩很多,最叫人忘不了的是李家明的一首。李家明是南唐中主李煜的一個伶人,伶人就是現在被叫做明星的歌手了。李的詩是這樣寫的,“曾遭寧戚鞭敲角,又被田單火燎身;閑向斜陽嚼枯草,近來問喘更無人”。這四句詩里有三個典故,第一句說的是秦國名相凝戚的故事,寧戚未發達時是個給人家放牛的,他在牛的身上得到了啟示,所以稱了一位了不起的名臣。第二句說的是田單復國時用的火牛陣;第三句是說牛的貢獻那么大,生活卻那么艱苦,在日暮黃昏斜陽里連把嫩草也吃不上,只能咀嚼枯草;第四句說的是漢朝名相丙吉的故事。丙吉出巡,看見有人殺人他不管,看見一頭路邊牛在喘氣,卻停下來細問。有人問他,人命關天你卻問牛。他說殺人的事有地方上管理,而牛喘氣怕是牛瘟,有關民生,地方官可能不在意,我再不管行嗎?李家明這首詩實際上是一首諷諫詩,諷的是現在像丙吉這樣好的宰相太少了;諫的是風流才子型的皇上,“你收收心吧,關心一下朝政吧”。據說當今的歌星也有很受領導喜歡的,可又有誰敢當諷諫呢。

  前不久,論壇里有個帖子叫《佛學淺釋》,也讓我想起牛來。唐朝有個著名的禪宗大師叫百丈和尚,有一次他的弟子長慶禪師問他:“學人欲求識佛,何者即是?”百丈說:你這一問“大似騎牛覓牛。”長慶又問:“識得后如何?”百丈答:“如人騎牛至家。”長慶又問:“未審始終如何保住?”百丈答:“如牧牛人,執杖視之,不會犯人苗稼。”百丈的這些比喻使長慶一下子明白了此心就是佛的要旨,再不去佛外找佛了。

  禪宗里還有個和尚叫普明,他把人的修養比作牧牛。從一個野牛修到物我雙忘要有十個步驟:一曰“未牧”,野得很;二曰“初調”,穿了鼻子隨人走;三曰“受制”,不再亂走,牛繩可以松了;四曰“回首”,心境柔順了;五曰“馴伏”,不用牛繩了;六曰“無礙”,人不要費心了;七曰“任運”,牧牛人可以睡覺了;八曰“相忘”,人牛兩無心;九曰“獨照”,到了無牛的境界;十曰“雙泯”,人也不見,牛也不見了。牛就是妄心,物我雙忘了。沒了狂妄的心,人的修養就到高級的層次了。

發布日期:2009-01-2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流市| 十堰市| 绥化市| 沁阳市| 廉江市| 星座| 微山县| 永州市| 洛浦县| 宁南县| 彩票| 墨竹工卡县| 安化县| 巴中市| 曲沃县| 诸暨市| 大名县| 上饶市| 汾阳市| 武义县| 都昌县| 定兴县| 额尔古纳市| 菏泽市| 洛阳市| 林甸县| 佛教| 云和县| 慈利县| 宣城市| 扶沟县| 红桥区| 蚌埠市| 益阳市| 浮山县| 青浦区| 天镇县| 昌吉市| 浑源县| 芜湖市| 达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