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楊仁愷:逝去的國寶鑒賞家

魏運亨

  即使是中國這樣的文明古國,“國寶”級的書畫文物也不多見,能夠鑒定這些“國寶”級書畫文物的鑒賞家,更是屈指可數,新中國成立之初發現《清明上河圖》和《簪花仕女圖》真跡的楊仁愷是其中之一。

  令人惋惜的是,曾經被譽為“國眼”的遼寧省博物館名譽館長楊仁愷,1月31日仙逝,享年93歲。2月15日,楊仁愷先生追悼會在沈陽舉行。各級領導和文博界人士紛紛表達對楊仁愷先生的悼念與緬懷之情。

搶救鑒別清宮散佚書畫上百件

  楊仁愷傳奇經歷中,為人津津樂道的是:新中國成立之初,他的一雙慧眼使上百件散佚歷代珍貴書畫重新回到國家懷抱。

  楊仁愷,四川省岳池縣人,幼年喪父,家道貧寒,對于書畫鑒定非“科班出身”。但他天資聰穎,勤奮好學,早年在成都擔任中學教師期間,便對古代文物和古今書畫產生了濃厚興趣。

  抗戰時期,楊仁愷和當時寓居重慶的郭沫若、沈尹默等文化名人交往密切,同時,與徐悲鴻、潘天壽、張大千、黃賓虹、傅抱石結下了師友之情。

  抗戰勝利移居北京,楊仁愷一有空閑就“泡”在琉璃廠和廠甸,與書畫鑒賞家張伯駒、徐石雪、陳半丁等,一同尋覓散佚在民間的歷代書畫藏品,交流鑒定心得。

  1950年,楊仁愷受聘于東北人民政府文化部從事文物研究工作。1952年,楊仁愷參加東北銀行存歷代書法名畫整理鑒定,以及撥交東北博物館的接收工作。

  有一天,楊仁愷從庫房中拿出一長卷慢慢展開,5米多長的絹本上是一幅波瀾壯闊的古代風俗畫。楊仁愷眼前一亮,急切地尋找款識和題跋。可惜,這幅題為《清明上河圖》的巨作沒有署名,只是畫后有金代張著的題跋,明確作者為張擇端。眾所周知,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歷代仿作摹本甚多,贗品充斥坊間不計其數。放在楊仁愷面前的這一幅究竟是真是假?楊仁愷進行精細鑒定,最終確認這幅巨作為張擇端真跡。不久,這幅稀世珍寶被調入北京故宮博物院。

  楊仁愷還相繼鑒定出《簪花仕女圖》《虢國夫人游春圖》等百余件歷代書畫珍品。

  此外,楊仁愷奉命奔赴長春等地,參與清查從偽皇宮流散民間的歷代書畫和善本圖笈,積極開展追繳工作。在公安機關協助下,楊仁愷用3個月時間,明查暗訪,共追回被據守偽皇宮的國民黨兵盜掠的內府散佚書畫130多件。

  令人欽佩的是,楊仁愷終其一生,為保護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不遺余力。

  上世紀60年代初,楊仁愷到北京出差,他沒有住旅店,而是住在了榮寶齋。有一天,營業科的工作人員前來告知,有一個年輕人,送來了一包殘破紙片,請楊仁愷幫忙鑒別是否有文物價值。楊仁愷一看,不由得一陣驚喜,原來這些殘破紙片全是“寶貝”,其中有北宋大書法家米芾的《行書苕溪詩》等。經過一個上午的努力,楊仁愷拼出了僅缺5個字的米芾長卷。

  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190篇手稿,原本由蒲氏后人蒲文珊珍藏。1948年,這些珍貴手稿成為遼寧省西豐縣元寶溝農會挖出的“浮財”,準備用來燒火取暖,幸好被一位縣干部及時發現,向有關部門報告,才幸免毀于一旦。

  經過楊仁愷幾個月逐字校勘、斟酌、研究、判斷,最終認定是蒲松齡真跡,且珍藏于遼寧省圖書館。

8年全國巡回鑒定,過目書畫6萬件

  1983年,時任遼寧省博物館副館長的楊仁愷接到通知,參加由全國著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開始了長達8年的古代書畫全國巡回鑒定工程。

  在專家組成員中,時年68歲的楊仁愷和劉九庵算得上是“年輕人”,而啟功、謝稚柳、徐邦達、傅熹年、謝辰生已年過古稀。7位專家行程數萬里,足跡遍及25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208個書畫收藏單位,以及部分私人收藏場所,共過目書畫作品61596件。

  8年間,楊仁愷等7位專家以飽滿的熱情和旺盛的精力,投入鑒定工作中,對國內現藏古代書畫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整理。他們辨明了許多原來模糊不定的作品,還在各地發現了原來作為贗品保管的宋、元、明各時期代表畫家“傳世稀少”的佳作,基本摸清了中國大陸現存古代書畫底數。

  文博界人士一致認為,此次全國書畫鑒定工作,不但為研究中國書法史、中國美術史,提供了詳盡的第一手資料,也為子孫后代留下一份厚重文化財富。

  作為一名著名鑒賞家,楊仁愷家中竟然沒有一件古董。

  楊仁愷的朋友、畫家李樹基說:“并非沒有人向他饋贈古董和文物,而是有人向他饋贈后,他隨即捐給了博物館,并且不以他的名義捐出,而以向他饋贈的人的名義捐出。這種可貴的高尚品格,實在令人尊敬!”

著作等身

  楊仁愷在遼寧省博物館工作55個春秋,積累了豐富的文物鑒定經驗。楊仁愷潛心學術研究。圍繞中國書畫鑒賞、考訂、書畫史研究等課題,楊仁愷追根溯源,考據詳盡,見解獨到,著述頗豐。

  他先后發表了《試論魏晉書法和王羲之父子風貌》《隋唐五代書法藝術演進軌跡》《晉人曹娥誄辭墨跡泛考》《唐歐陽詢“仲尼夢奠帖”的流傳、真贗和年代考》《唐張旭的書風和他的“古詩四帖”》等百余篇極具學術價值的論文;著有《聊齋志異原稿研究》《沐雨樓文集》等專著10余部;主編了《中國美術全集·隋唐書法卷》《中國古代書畫圖錄》《中國古今書畫真偽圖典》等大型工具性圖書數十部。他歷時30余載寫就的《國寶沉浮錄》,是一部全面研究清宮散佚書畫流傳歷程與歷史藝術價值的巨著,影響大。

  楊仁愷深知中國古代書畫博大精深,并非一人之力所能探究明白,必須薪火相傳。為此,他殫精竭慮編著了《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學稿》,且開創性地以科學概念定義書畫鑒定,構建了中國書畫鑒定學的體系框架。

  此外,他主編的《中國書畫》,全面系統地介紹了中國書畫發展歷史與鑒定、鑒賞知識,成為專業人士學習與研究的讀本。

《經濟參考報》2008年2月18日

發布日期:2009-01-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公主岭市| 鹿泉市| 驻马店市| 玉树县| 甘谷县| 锡林浩特市| 万全县| 宕昌县| 宜兰市| 承德市| 阿巴嘎旗| 江北区| 曲靖市| 恭城| 阆中市| 禄丰县| 施甸县| 麻江县| 南召县| 上蔡县| 印江| 林州市| 班玛县| 浑源县| 内黄县| 富源县| 会宁县| 合肥市| 广东省| 湟源县| 黔南| 犍为县| 河池市| 平潭县| 惠州市| 麦盖提县| 周至县| 临江市| 宁武县| 师宗县| 清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