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回憶與張芝聯先生的一次談話

吳志攀

  張芝聯先生去世了。雖然先生已經九十高齡,但他的離去,仍然讓我感到太突然,也格外地難過。

  先生的大名,我是很早就知道的。我是歷史學的門外漢,卻一直愛讀歷史書,也曾經翻過法國年鑒史學派的一些代表作。我聽說張先生和布羅代爾有過交往,是他比較早地把年鑒史學派的觀點介紹給了中國學術界,并且做了非常公允的評價。我還聽說,先生是世家之子,早年畢業于光華大學的西語系,曾到美國耶魯大學留學,英語和法語講得都非常好、非常典雅。這些最初的印象,讓我對先生十分崇敬。

  我到學校工作后,逐漸了解到先生更多的成就。比如,他培養了一批很優秀的學生,成為國內法國研究的骨干人才;他主持了法國通史的編撰工作同時組織翻譯了一批法國名著。我也曾經幾次在開會的時候見到過他,甚至還在校園里碰見過他——先生到晚年,心臟不是太好,但精神矍鑠,還能騎老式的“二八”自行車,后來又用一輛電瓶三輪車代步。由于先生是我素來仰視的學術大家,所以除了向他請安問好之外,我也不敢和他多說話。

  直到今年的春上,張先生托人給我送來一套三聯書店為他新印的文集。我認真地讀了,尤其是那本《我的學術道路》,先生自述了平生治學的經歷,也向我們后輩傳授了學問之道,我很受觸動。為了表達謝意,我給先生打了電話,先生接到電話,表示歡迎我到他府上去。

  走進張先生家的客廳,我看到墻上掛著他父親張壽鏞先生的遺墨:

    河漢江淮牛涉身,文章典籍延吾春。
    癲狂世界天生我,艱險功夫事在人。
    今后士林肩任重,宜探根本見聞真。
    老翁七十無他望,坐看專家奕奕神。

  此詩寫于乙百年三月二十九日七十生日。

  詩的落款是“約園”,這是張壽鏞先生的別號。張芝聯先生與我的談話,就從他父親的股市開始。

  張先生告訴我,他父親寫完這首詩后不久就去世了,老先生把自己一生的精力都獻給了教育事業。

  張家本是浙江寧波的望族,張壽鏞先生在清朝中過舉,當過官,并且與上海金融界有很深的淵源。

  一九二五年“五卅慘案”發生后,上海各界愛國熱情高漲。但是圣約翰大學的校長卜舫濟,以高壓手段阻撓學生的愛國舉動,所以很多老師就起來造反,宣布離開圣約翰,大家決定要靠中國人的力量,自己辦個大學,張壽鏞先生為這些愛國師生的熱情所感動.他不僅捐出三千元作為校舍建筑費,而且憑借自己的人望和社會關系,幫助籌集了不少經費,還有人捐了土地。在這樣的情況下,新校籌備委員會決定成立光華大學,推舉張壽鏞先生為校長。是年九月。光華大學就成立了。

  光華大學的底子比較薄。但卻有一個好校長。張壽鏞先生效法蔡元培.延請教授不拘一格,兼收并蓄,羅致到很多一流人才。比如.光華大學的文學院長是張東蓀,中國文學系主任是錢基博,政治學系主任是羅隆基,教育系主任是廖世承.社會學系主任是潘光旦,這些人可說是一時之選。胡適、徐志摩、吳梅、呂思勉、王造時、周有光、錢鍾書等有名的大知識分子都曾在光華任教。

  可惜好景不長,光華辦了十來年,抗日戰爭就爆發了,校舍在戰火中被毀,學校遷入租界上課。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入租界,要各校向日偽當局登記,張壽鏞先生說:“我寧愿解散光華,絕不登記。”他帶著一些老師跑到成都,在成都又創辦了光華大學分校。成都現在還有“光華村”的地名,就是當時校址。現在的西南財經大學的一部分基礎就從這里來的。

  張芝聯先生對光華大學的歷史,記得非常清楚,那些名教授的名字,他如數家珍,給我娓娓道來。我聽得入神了,我過去不了解這些歷史,而這段歷史簡直可以用“奇跡”來形容。

  張先生又說,他自己也和光華有著密切的關系。他先是在光華附中讀書。留學回來后.父親又叫他回中學,當中學校長。那一段經歷,讓他對教育的意義有了切身的體會。

  光華附中的歷史雖然短暫,但是培養出來的人才卻多。比如喬石同志,還有姚依林同志。姚依林就是張先生的同班同學,他的理科非常好。畢業后他去了清華,張先生后來則到了燕大。尉健行同志也是光華附中的,他的弟弟也在光華附中讀書。

  張先生對光華有幾段總結性的評價,我都記下來了,他說:“光華學校規模不大,房子也不多,但是很有特色,培養出來的人才也都很優秀。”

  他還說:“光華是私立的學校,但是,學校里的教師和學生們,主要精神就是兩個字:愛國。為了愛國而革命,所以光華出了很多革命家。”

  講完光華的歷史,已經過去很長的時間了。但是,張先生一點都不疲倦,他請我喝茶,還拿出巧克力請我吃。他坐在藤椅上:清瘦、慈祥,說話慢慢的,但卻清晰,仿佛是在給我講課。我拿著小本子,認真地記錄,有的名字我不清楚,就問張先生是哪幾個字。

  張先生特別告訴我,他正在作一部他父親的傳記。現在每天都要寫一點,也許還要一兩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話題逐漸轉到了今天的大學。張先生對我說 “你令天來看我,我很高興。我想要對你說一說我對現在大學發展的一些看法。”

  我把他當時說的話,原原本本抄在下面:

  我有三個看法供參考:一是,當領導要了解你的隊伍。隊伍就是大學的師資。經常說“抓大事”,抓師資隊伍就是大事。你們要去找那些有經驗的老師聊天,要了解他們的想法:他們好比老軍人。打過幾次仗,許多事情都是經過的,他們有經驗。他們的腦子里現在在想什么呢?各院系的特點是什么?大學朝哪個方面走?你們要多聽這些老師的。

  二是,大學里的每個學院、每個系和每個專業,都有自己的發展方向.不要搞“大而全”,有些專業,北大沒有優勢,就不必要搞,讓那些有專業優勢的學校去搞。大學的特色不同,要搞自己有優勢的學科。辦大學需要有選擇,要是什么學科都辦,有那么多的資源嗎,就是有資源,還要有好老師才行。現在沒有那么多的好老師。全國各高校都缺好的老師。

  三是.要抓宣傳和出版。學術成果要表現出來,就要出版,就要發表在學術刊物之中。世界一流大學都有一流的刊物、一流的出版社。我們一說到某某著名大學時,往往也能說出它辦了多好的刊物,出了多好的書。有了出版和刊物,同行就可以自由討論:自由討論就能夠產生濃厚的學術空氣。教授的學術積極性就容易發揮出來了。自由討論就是要允許人講話,發表自己的看法。當然不要跨界。孔子說“七十從心所欲”,后面還有三個宇:“不逾矩”。

  過去有一段時間不太好發表見解。現在情況好了.可以發表見解了,馬克思主義的原則是要解放人,不是約束人的。對于學術的見解,可以開放,要更開放。現在要重視文化工作,就要暢所欲言,言者無罪,當然,話是這幺說,實際做到不容易。過去我們有教訓,現在應該總結經驗教訓了。

  張先生講完這些話之后,很認真地問我:“我跟你說了三點,你都記下來了嗎,”我說都記下來了。“我再概括一下我說的看法,就是三點:一是,不要大而不當;二是,不要失去方向;三是,不要失去特點。大學的發展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方向。大學選擇好了方向,院系也要選好方向.專業也要選好方向。”

  張先生講話的時間很長了,我估計差不多有兩個鐘頭。我不敢再打攪.于是向他告辭。我沒有想到張先生會講這么多的話,而且也沒有想到,他會給我講這些。我當時就想,今后一定常常來拜訪他,因為他講的道理,對于我們這些在學校擔任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太重要了。這些道理,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智慧,也是他所經歷的幾十年歷史的結晶,是他父親和他,兩代人辦教育、做學問的經驗總結。我們對過去的大學,知道得還不夠,我們雖然做了教授,當了管理者。但是,在“怎樣辦好大學”這個問題上,還是要老老實實當學生。

  那天從張先生家里出來后,我一直想把拜見張先生的情況記錄下來,也把他講的意見整理出來。但我總是想,不著急吧,等下次去見了張先生,再聽他講講再說,或者總是感到太忙,沒有時間。

  我不知道,張先生是不是在等我給他反饋?是不是還在等著,要看到北京大學的工作有改進,有新的進步?萬萬沒有想到,他就這樣快地走了!在他生命最后的時間,會不會為沒有完成自己父親的傳記而遺憾?會不會還在為北大的發展而勞神,我不敢去想,我的心里,充滿了遺憾。

  一位曾經當過中學校長的歷史學家,一位用典雅的英語和法語介紹中華歷史文化到外國去的學者,一位九十高齡還伏案為自己的父親寫傳記的孝子,一位在臨終前還在思考北大發展特色、發展方向的教授,一位在校園里騎著老式“二八”自行車飄然而過的老人,就這樣,靜悄悄地走了。

  他帶走了一段九十年的歷史,帶走了北大最令人心醉的一幅風景。但是,他的學問,他的優雅的風度,他的真知灼見,還有他對教育事業的理想,將在我們這個校園里永存。

《讀書》2008年8月20日

發布日期:2008-12-2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昌市| 五大连池市| 宁阳县| 安平县| 丹棱县| 东乡县| 咸阳市| 塔河县| 印江| 栾川县| 建平县| 安泽县| 江达县| 连州市| 辉县市| 通化县| 松潘县| 陆河县| 平顶山市| 珲春市| 神农架林区| 香港| 资兴市| 新密市| 桂林市| 通河县| 芷江| 北宁市| 常熟市| 兴安盟| 大埔区| 漳州市| 旺苍县| 都兰县| 岳西县| 英德市| 木兰县| 牙克石市| 潮安县| 安远县| 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