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和而不同”與“文明共存”

湯一介

  孔子和儒家關于“仁政”、關于“和而不同”思想,對于一個國家的治國者,對于現在世界上的那些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的領導人不能說是沒有意義的。“治國、平天下”應該行“仁政”,行“王道”,不應該行“霸道”。行“仁政”、“王道”可以使不同文化得以共同存在和發展;行“霸道”將引起文明的沖突,而使文化走向單一化,形成文化霸權主義。如果把孔子的“仁學”理論用于處理不同文明之間的關系,那么在不同文明之間就不會引起沖突,以至于戰爭,而實現“文明的共存”。

  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他認為,以“和為貴”而行“忠恕之道”的有道德有學問的君子應該做到能在不同中求得和諧相處;而不講道德沒有學問的人往往強迫別人接受他的主張而不能和諧相處。如果我們把“和而不同”用作處理不同文化之間關系的原則,它對于解決當今不同國家與民族之間的紛爭應有非常積極的意義,特別是在不同國家與民族之間,因文化上的不同(例如宗教信仰不同,價值觀念上的不同)而引起的矛盾沖突,把“和而不同”作為解決紛爭的原則應更有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理想是“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萬物并育”和“道并行”是“不同”;“不相害”、“不相悖”則是“和”。這種思想為多元文化共處提供了取之不盡的思想源泉。

  現在西方國家的有識之士都認識到不同文明之間應能共存,而不應因文化上的不同而引起沖突以至于戰爭。他們認為,不同的民族和國家可以通過文化的交往與對話,在對話和討論中取得某種“共識”,這是一種由“不同”到某種意義上的相互“認同”的過程。這種相互“認同”不是一方消滅一方,也不是一方“同化”一方,而是在兩種不同文化中尋找交匯點,并在此基礎上推動雙方文化的發展,這正是“和”的作用。不同民族和不同國家之間由于地理的、歷史的原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傳統,正因為有文化上的不同,人類文化才是豐富多彩的,才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形成了互補和互動的格局。文化上的不同可能引起沖突,甚至戰爭,但并不能認為“不同”就一定會引起沖突和戰爭。特別是在今天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情況下,如果發生大規模的戰爭也許人類將毀滅自身。因此,我們必須努力追求在不同文化之間通過對話,實現和諧相處。儒家以“和為貴”為基礎的“和而不同”原則應成為處理不同文化之間的一條基本原則。用“和而不同”原則處理不同文化傳統國家與民族之間的關系,不僅對消除矛盾、沖突甚至戰爭有著正面的積極意義,而且也是推動各國家、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促使其發展的動力。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5年8月9日

發布日期:2008-09-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南市| 台安县| 雷波县| 会同县| 临江市| 涿州市| 湖北省| 穆棱市| 宁城县| 长岭县| 皮山县| 罗定市| 蒲城县| 泽普县| 新乐市| 阿合奇县| 福贡县| 勐海县| 腾冲县| 天全县| 乌鲁木齐市| 新沂市| 三台县| 兴安盟| 武清区| 福贡县| 神池县| 杂多县| 滁州市| 阳朔县| 司法| 喀喇沁旗| 黑山县| 临朐县| 平和县| 南木林县| 大渡口区| 凤城市| 连州市| 郎溪县| 峡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