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意誠
向愷然巧對師傅
向愷然,筆名平江不肖生,生于一八八九年。祖籍原系湖南平江縣,誕生地在湘潭縣。他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以寫言情小說和武俠小說著稱的作家,也是一個才華出眾的大武術家。一八九五年,向愷然剛滿六歲,在湘潭縣一家私塾讀書。因極聰明,記性好,看書過目不忘,成績突出,老師和家人都非常喜歡他。但他好玩拳,坐不住,常跑到坪中去玩拳弄棍。有次剛背完課文,又到坪中和別人打架,老師嚴厲對他說:“愷然!今天我要出個對聯給你對,對得好,不處罰,對不好,非處罰不可!”向愷然說:“老師,你就出吧!”老師說:“壞小子,最喜打架。”話音剛落,向立即答對道:“惡老頭,專愛罵人!”老師聽后有些生氣,憤憤地說:“不讀書,何能立業?”向不加思索答對:“愛武打,也可成家。”由于他文思敏捷,對得工穩,老師內心高興,不但不責怪于他,反而對他和顏悅色地說:“愷然,你很聰明,不過你要玩拳,總得有個時間,以后每天晚上可到我家里來,我親自教你。但在白天,要認真讀書寫字,不能耽誤學習,誤了前程,你能這樣做嗎?”向愷然聽了不勝高興,連忙答道:“老師,這就太好了!我怎么會不愿意呢?但不知老師教我什么拳?”老師笑著說:“教你打巫家拳(湘潭最流行的一種拳),好不好?”向不斷點頭道好。從此,向白天讀書,晚上學拳,文武日益精進。
向愷然的老師能文善武,為人過于剛直,不容世故,故沒有外出做事,只在私塾教書,以培育新苗為己任。自發現向愷然這顆好苗子后,愿將自已所有拳技,全部傳授,并引向正道。這對向后來的事業起了奠基作用。老師一再告誡向愷然:“學拳是為了強身和自衛,一定要注意武德,千萬不可隨便動手,以免闖禍!”向愷然問:“別人欺侮你,您也不回手嗎?”老師說:“到了極不可忍時,為著自身安全也未嘗不可還手。”向又問:“別國欺侮我國呢?”老師鄭重說:“抵御外侮,匹夫有責。還用說嗎?”向愷然點了點頭:“我也是這樣想的。”老師一把將他抱在膝上,笑道:“孺子可教!”向愷然立即對曰:“恩師謬夸!”武壇傳為佳話。
邊遠小縣,飛來鳳凰
一九四九年在湖南起義的將領陳渠珍,過去是我國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在湖南省的西部,當了半個世紀的軍政領導人,有“湘西王”之稱。這在整個中國國土上是少見的。著名作家沈從文,年輕時候曾在他的部隊當過文書。
陳渠珍,別號玉鍪,湖南鳳凰縣人。光緒八年(一八八二年)九月十一日生。六歲時就讀私塾,酷愛武術,后來成了著名的拳術大師。他生日那天,父親出了個上聯道:“邊遠小縣,飛來鳳凰。”陳渠珍立即對道:“中都大邑,涌出將帥!”后來父親對別人說:“聽玉鍪的口氣,將來可能是個武將!”后來果然如此。他練成一身真功,能飛起右腿,名“鐵掃功”,重若千鈞,任人抵擋不住。光緒二十九年(一九○三年),考入湖南武備學堂,成為有名的高材生。曾任團長、師長、軍長,直到“湘西王”。一九五○年曾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委員。六月間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全國政協會議,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接見。劉伯承與陳渠珍握手說:“二野進軍大西南,經過湘西時,得到你的支持,表示謝意。”一九五二年在長沙病逝,終年七十一歲。
讀正直書,打不平事
怪杰燕子飛,就是歐陽月庵。他早巳聞名遐邇,其事跡曾載入平江不肖生向愷然所寫的《江湖奇俠傳》中,但是沒有說出真名,不過是用他作模特兒而已。歐陽月庵,字尺一。清咸豐元年(一八五一年)出生于湖南湘潭縣錦石鄉。他是清末民初一顆璀璨閃光的武術明星。因他身輕似燕,飛身跳上一丈多高的平房,猶如燕子凌空,故社會上贈他一個雅號,叫做“燕子飛”。他一身驚人絕技,全是幼年長期學來的。清咸豐十一年(一八六一年),十歲的歐陽月庵在私墊讀古書,看到一個窮和尚在街上化緣,他很可憐這個和尚,并送飯給他吃,但和尚一句話不講就走了。后來在一所破廟內發現有人從橫梁上面跳下來,像風吹落葉一般,一點響聲也沒有,他被此事驚呆了。原來此人就是過去在街頭化緣的和尚。歐陽月庵拜和尚為師,經過三年苦練,已能不費吹灰之力就可跳到屋頂上。同時,下筆千言,倚馬可待;臨時作對,出口成章。五年之后,竟練出了一身驚人絕技。成名之后,回到家鄉錦石鄉后,考取了秀才。別人來賀喜,月庵卻躲到別的地方去了。他對親友說:“我不想做官,要功名做什么?”從此再不參加考試了,一心練習武藝,一面勤讀詩文自娛。他撰聯明志,在平房門口親自書寫的對聯是:“讀完世上正直書;打盡天下不平事!”月庵十六歲時,堂侄女哭哭啼啼來找他,說一個惡霸要來搶她成親,請求援救。惡霸果然帶領二十幾個打手逼月庵要人,月庵擋在門口,用雙手一攔,二十幾個人全被打例,滾在地上嚎叫不已。又在每個人腳上,用手指點按了一下。這些打手躺在地上,爬也爬不起來了。惡霸見狀大驚,企圖溜跑,月庵如法懲治。惡霸也呆呆地站立,像被釘子釘住一樣,動彈不得。此時惡霸才知月庵武藝高強,自忖敵他不過,只得低頭認罪,一再求饒。最后,寫了一張悔過書,保證不再做惡。月庵這才在每個人的腳上撫摸了幾下,將他們放了回去。原來,月庵使的是點按術。當他們看到月庵書房門口的對聯時,惡霸更加畏懼,不知逃到什么地方去了。
八歲善對的水上飛蘭仙果
蘭仙果,又名仙桿。一八六五年(清同治四年)出生,湖南株洲縣三泉口鎮人。五歲隨父到湖北新堤進私塾求學,兼練拳術,學文習武,進步很快,七歲竟能臨陣作對了。一八七三年(清同治十二年),仙果已滿八歲。春節,父親要仙果寫一副春聯貼在自家旅社門口應景。仙果不加思索地提起毛筆在紅紙上寫道:“生意如川,川流不息;財源有道,道暢無涯!”春聯貼出不久,一位五十開外的老道士看了,就對仙果說:“娃娃,這春聯得改一改!”仙果瞪眼問道:“你說怎樣改?”老道答道:“應改成:來客如川,川流不息;生財有道,道暢無窮。”仙果以為不然,仔細看了老道一眼說:“我出個對聯給你對!你愿對嗎?”老道笑道:“你說吧。”仙果認真地出對:“春入門庭多秀色;”老道隨口答道:“瑞呈宇宙有光輝。”仙果見難不倒老道,想了半天才對老道說:“不談文的,改談武的。”老道問他:“這武的又如何談法?”仙果手持一根木棍,揚了一揚說:“能讓我打你三棍嗎?”老道哈哈大笑道:“有這樣打法嗎?要我吃你三棍?”仙果得意地說:“怎么樣?這下把你難住了吧!”老道說:“沒有難住,我愿挨你三棍。打吧!”仙果真的舉起木棍,對著老道身上連打了三棍。說也奇怪,三棍打在老道身上,好像打在石頭上面一樣,反把仙果的手都震痛了。可老道卻喊:“你怎么不用力!太輕了,不過癮!”仙果也不作聲,暗地換了一根粗棍,乘其沒有注意,對準頭部擊去。那知這一棍并未打中老道頭部,而是打在石柱上,棍子被打折了。此時仙果才知老道真有本領,欲拜為師,而老道已不見了。拔腿便外出追趕,終于找到了老道。但不管仙果使勁快跑,兩人始終保持著原來的距離.最后在河邊石頭上,總算趕上了,他跪在地上,對老道叩頭求其收領為徒。后來才知師父特長是履水功,就是能在水上飛行。經過十二多年的練功,得到了武當派的真傳。
蘭仙果最愛到三泉口的昭陵游玩。一九一一年春天,仙果來到三泉口獅子巖。巖洞曲徑通幽,內有石佛,儼如神仙洞府。于是對景生情,提筆便在洞口寫了一副對聯。上聯是:“洞口開自那里?吞不盡瀟湘奇氣;”下聯是:“腹內藏些何物?怕莫是今古牢騷!”對仗工整,幽默有趣。一九二六年初,蘭仙果改業從醫。由于他醫術高明,救活的人無法計數,民間贊他是:“華佗再世,扁鵲復生。”一九二九年后,蘭仙果飄然而去,不知所終。
武林奇人答對被收為徒
湖南省醴陵縣城郊區的廖四公,筆名七十二峰樵,是武林中的一位奇人。他文武雙全,既有一身好武藝,又有一手好書畫;他還是一位愛國者,參加辛亥革命,是在光復中華時出過力的勇士。他的字和畫,曾在清末揚名三湘七澤。九歲時,因家中失火,父母外出未歸,祖母病逝,獨自乞討為生。在福建泉州遇到一個賣藝的女戲班子,班主叫林玉貞,還有三個女兒。廖四公見她們玩拳仗棍極為精彩,好像著了魔似的,始終跟著她們跑,從不離開,因而引起了班主的注意。一天,班主詳細詢問了他的情況,非常同情其遭遇,有意收留他。班主又問:“你念過書嗎?”廖四公答道:“我從六歲讀書,一共讀了三年古書。”林玉貞想試試他有無才華,含笑問道:“你既讀過三年古書,我出個對聯,你能對上嗎?上聯是:武藝謀生。”廖四公思索一會答對:“我的下聯是:文章報國。”對得極好,林玉貞非常高興,立即收他為徒,廖四公朝她下跪三拜師母。林玉貞雙手扶他起來,笑著對三個女兒說:“這就是你們的師弟,今后便是一家人了。”從此,廖四公不但有了安身之地,而且每天清晨和晚上與林氏三姐妹一同練功,同時又讀書寫字,白天一同外出賣藝。林玉貞的第三個女兒名叫小鳳,只比四公大一個月,年紀相當。林玉貞有意將小鳳嫁給她,但因二人年紀還小,故未說穿。小鳳也很精靈,對廖四公特別親熱,內心似早默許。有一天,小鳳和四公到河邊挑水。小鳳舉頭觀看天色,忽見兩只鷺鳥破云沖去,她情不自禁地對廖四公說:“莫非青云讓鷺?”廖四公隨口對上:“定是丹鳳求凰。”小鳳兩頰緋紅,含羞點了點頭,接著將一塊自繡的手帕擲入四公懷中,轉身遠去。可惜后來林玉貞一家先后死于非命,特別是小鳳之死,廖四公悲痛欲絕。
答對有志,必是武夫
馮夢招,身體矮胖,人稱馮矮胖,清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年)出生。祖籍江西萍鄉,后因地主迫害,逃到湖南醴陵縣定居。夢招六歲起讀私塾,人頗聰明,八歲即能吟詩作對。有—天,私塾老師出了個上聯要他對。上聯是。“以文章,宣揚天地正氣;”馮夢招對的下聯是:“用武術,掃除宇宙歪風。”老師說:“你這娃娃,將來必是武夫!”馮夢招答道:“我想學武,除盡天下不平事!”后來他拜鐵指蘇七為師,經過十年練功,直到二十歲,就已將手指練成鋼鐵一般,象一把剪絲鉗,不論多硬的東西,手指一夾便碎。后來他斗惡棍,嚇跑洋人,完全實現了他十一幼年時代所對巧聯的愿望。一九二九年病逝,終年六十歲。
轉自惡人谷珠樓 發布日期:200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