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淺談楹聯中的意象營造

胡靜怡

  何謂意象?原義為主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劉勰《文心雕龍·神思》云:“積學以儲室,融理以富才,研閱以窮照,訓致以繹辭;然后使玄解之宰,尋聲律而定墨;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行;此蓋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自明、清以后,意象一詞則專指借助外物,用比興手法所表達的作者情思。人們常說“藝術形象”藝術形象是什么呢?它是根據現實生活中各種現象加以藝術虛構所創造出來的負載著一定思想感情內容的,因而富有藝術感染力的具體生動的圖畫。由此觀之,所謂意象,說白了就是藝術形象。所謂營造意象,既是塑造具有藝術感染力的藝術形象。營造意象的思維過程即是通過具休的藝術形象,以充分表達作者意念與情懷的思維過程,所以也稱為形象思維過程。

  意象的營造乃文學創造的生命線,缺乏意象的文學作品,因其不具備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無法讓讀者從感性認識上領略到美的魅力,因而是蒼白無力的,枯燥無味的,公式化、概念化的,毫無生命力可言。故劉勰強調其為“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當代詩詞、楹聯作品中充斥著大量的羅列口號、空洞說數的東西,其根本原因在于很多作者沒有認識,沒有重視藝術形象在文藝創作中的地位,沒有在自己的詩詞、楹聯創作中去刻意營造意象,去創造情境美與形象美。為此,筆者擬從學習古今名聯,結合個人寫作體會談一談楹聯創作中意象營造問題,供大家參考。

  一、通過情境的刻畫,繪景生情,勾勒出一幅鮮活的生活畫圖,令讀者感同身受,引起共鳴。

  1969年,我以“牛鬼蛇神”的身份被文革造反派們押送往當地一林場進行勞動改造。頭戴高帽,胸掛黑牌,身著彩衣,臂縛毛繩,“革命群眾”前呼后擁,一路浩浩蕩蕩,口號喧天,好不氣派!初到林場,舉目四望,居處千瘡百孔,山坡一片荒涼。胸間不禁涌動一股創作激流,蘇東坡與陸龜蒙的兩句詩幾乎脫口而出:

  數我荒田留我住;
  滿身花影倩人扶。

  這副集句恰如其分地描繪了當時的情境,現在回想起來,仍歷歷在目。其間的自我嘲意味,唯親身經歷者方可領會。

  沅江家民楹聯家李曲江先生題冰雪天新婚聯:

  柳絲垂玉,梅萼含珠,桃李盡銀裝,松竹著裝迎上客;
  天女散花,封姨弄絮,嫦娥傾粉匣,瓊瑤鋪路接佳人。

  聯文無一字明點冰雪,卻無一句不言冰雪。作者極盡鋪陳描寫之能事,將一幅冰清玉潔之場景呈現于讀者眼前,尤為難能可貴者,景內寓情:天地尚如此冰清玉潔,何況人乎?

  曾國藩,贈妓(馬掌)聯:

  馬上琵琶千載恨;
  掌中歌舞一身輕。

  馬掌其名,俗不堪耐。然經高手營構,顏色頓生。以“馬上琵琶”、“掌中歌舞”兩個意象之營造,把出塞之昭君與漢宮之飛燕這兩位古代美人的形象刻畫出來,令全聯頓活。

  二、巧用比喻,象征的手法,化抽象的概念為具體的形象,使讀者從中領略到無窮的美感。

  筆者應湖北省楹聯家學會與今古傳奇文化發展公司《回顧頌》聯合征聯時,曾為“一國兩制”主題頗費躊躇,數易其稿。先后用“一國繁榮兩制興”、“兩制昌榮眾望歸”諸語,皆因無意象,口號化十足而廢止。最后,才定稿為:

  強權肆虐,弱國遭殃,怒當初豆剖瓜分,百年恥辱千秋鑒;
  梅蕊搖紅,荊花耀紫,慶此際珠還璧返,一院芳菲兩樹春。

  梅花在我國首屆國花評選中奪魁,故筆者以之象征社會主義祖國。荊花顯然是指代香港。結句緊扣“梅蕊”、“荊花”兩句。用“一院芳菲兩樹春”揭示“一國兩制”主題,令形象更為豐滿,意境更為靈動。試想當時不如此營構,僅滿足于“一國繁榮兩制興”諸語,則何等索然寡味!

  劉人壽先生“華錄杯”一等獎聯:

  大筆畫龍,香港喜看龍破壁;
  高梧引鳳,神州酣唱鳳還巢。

  香港原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今日在鄧小平“一國兩制”偉大構想下,順利回歸祖國,猶如一枝神筆點畫龍晴,令小龍破壁騰飛,直上千尋,更加繁榮昌盛。作者在此賦予無窮的形象魅力,令人艷羨。

  陳自如《春聯》:

  旭日行天,喜蓋通紅大印;
  神州鋪紙,欣簽致富合同。

  以鮮明生動的形象,熱情歌頌了黨中央的富民政策和中國人民齊心協力奔小康的場景,較之干巴巴口號式的“黨頒富民策,人奔小康途”何啻天壤!

  三、運用比擬的技法,將靜態的事物轉人為動態,賦予人的思想感情尤能令讀者身歷其境,,品味其中的喜怒哀樂。

  筆者撰制《歡慶澳門回歸》一聯時,即不欲以口號出之,亦不欲重走香港回歸聯之老套路,幾經構思,終將白蓮之形象,比擬為玉立亭亭之少女,遂爾成章:

  四百年望穿秋水,苦透蓮心,問何時熠熠珠還,思親淚落濠江冷;
  九萬里響徹春雷,情凝芳魄,欣此日亭亭玉立,挹露花開鏡海香。

  其間“望”、“苦”、“問”、“思”諸句,均注入了情感因素,便增添了一些感情色彩。

  趙健之先生的《詠竹》聯,便將靜物---竹,賦予了君子之形象與情操:

  若松梅有節,若桃李無私,只須凈土一方,便可頂天立地;
  任雨露矜功,任冰霜肆虐,總是清風萬里,何曾仰面低頭。

  俗語云:“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作者此處借用之,歌頌了志士仁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氣節;以“松梅桃李”作陪襯,以“雨露冰霜”背景,重墨濃涂,盛贊了竹君子頂天立地的英雄氣概,令人肅然起敬。

  王自成先生的《題不倒翁》則將泥偶賦予尸位素餐者之形象,極盡譏諷挖苦之能事,活靈活現,令人忍俊不禁:

  何須勞力,何必費心,尸位亦安然,瞇眼逢人開口笑;
  不管垮天,不愁塌地,蝸居還自得,保身處世任頭搖。

  名為不倒翁,實則揭露了那些混世魔王的丑陋嘴臉。此等保身處世之和事佬,禍害社會,禍害民眾,禍害黨國,怎不令人深惡痛絕,口誅筆伐。倘自成先生僅就泥偶寫泥偶,不賦予人的性格,則為敗筆。

  四、通過描神摹志,刻畫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以聯中人物的語言和行動,表現自身的性格與品質特征,激發讀者的好惡之情。

  上世紀90年代初,筆者夜宿某機關大院,聞窗下爭吵之聲不絕于耳。開窗諦聽,如知夫婦二人,互揭其短,互彰其功,穢語污言,不堪卒聽。欲以筆痛斥之,又苦于無從下手,因侮辱與謾罵不是文學,諷刺與挖苦似乎也如隔靴搔癢,對于此等厚顏之輩恐慌是對牛彈琴。孤臥床頭,輾轉反側,怱憶阮元題秦檜夫婦跪像一聯,靈感觸發,躍身而起,奮筆書之:

  哼,賤婦愚哉,非吾直上青云,何來彩電?
  呸,莽夫謬矣,是我親縫綠帽,始有烏紗!

  此聯一出,不脛而走,聯友紛紛來信,言其紗絕。筆者自知,絕非“青云、彩電”借對之工,“綠帽、烏紗”綰合之巧,實乃活靈活現描繪了貪夫淫婦之丑陋嘴臉也。遺憾的是某省級楹聯刊物轉載此聯時將“彩電”任意改為“豪宅”,實在有些點金成鐵,倘認為彩電不夠檔次的話(其實當時彩電十分稀罕),完全可以改為“藍鳥”,豈不韻味足得多嗎?

  清代某知府欺下媚上,貪臟索賄,有人撰聯諷之:

  見州縣則吐氣,見藩臬則低眉,見督撫大人茶話須臾,只解得說幾個“是”!“是”!“是”!
  有差役為爪牙,有書史為羽翼,有地方紳董袖金賄贈,不覺的笑一聲“呵”!“呵”!“呵”!

  “是”!“是”!“是”!“呵”!“呵”!“呵”!均為描神摹態。前者將其俯首貼耳,唯命是從之態描繪得淋漓盡致;后者則把他見錢眼開,洋洋得意之情揭露無余。令讀者頓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之感。比赤裸裸地戟指而罵效果更勝一籌,因其有活生生之丑態在焉。

  描神摹態多宜嘲諷,實因畫鬼容易畫人難之故。但也有人用來開善意玩笑者。例如:過去有位“老來俏”喜歡穿繡花鞋。一天,穿雙繡著蝴蝶的布鞋經過壙邊,恰遇一條溝坎,便縱身跳過去。壙邊一洗衣婦見之,急忙把老頭叫住,說剛得一上聯請老翁屬對。聯云:

  白發老翁,穿蝴蝶鞋,起貓公罩。

  “貓公罩”是湖南俗語,意思是像貓一樣縱身而過。老翁思索片刻,即應之:

  紅顏少婦,睡鴛鴦枕,打豬婆鼾。

  屬對極為工整,富于風趣,但描神摹態之形象美感,較之洗衣婦尚略遜一籌。

  總之,營造意象是一切文學藝術創作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楹聯創作亦不例外。認為楹聯短小精悍,難以鋪陳,只須干干脆脆表達主題,毋需進行意象營造的觀點,顯然不足為范。倘有精品意識,力求創作出高質量的作品來,則應在這方面做出平懈的努力。

2006年12月28日 于長沙懷虹齋

轉自惡人谷珠樓  發布日期:2008-07-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谷城县| 万宁市| 乌鲁木齐市| 两当县| 柳林县| 寻乌县| 惠东县| 抚松县| 镇坪县| 武宁县| 佛坪县| 华阴市| 柳州市| 新民市| 依安县| 芜湖市| 汝阳县| 双辽市| 渭源县| 阜新市| 茶陵县| 通榆县| 辽中县| 高邮市| 济南市| 灵丘县| 车致| 莲花县| 两当县| 陆河县| 江油市| 嘉鱼县| 胶南市| 石景山区| 固原市| 镇安县| 莫力| 周宁县| 涪陵区| 漳浦县| 永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