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先擢 蘇培成
《新華多功能字典》是一部中型的漢字字典,它的宗旨是幫助讀者掌握好漢字,更好地學習語文。其特色,主要表現在采用板塊結構來安排字典的內容。
一、四種字體板塊。這個板塊列出篆、隸、草、楷四種字體。字體在漢字的學習和應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識字和寫字都與字體有關系。出版家、辭書學家、商務印書館原總編輯陳原先生主張一些字典應列字體資料,認為對掌握字的音義有幫助。著名語言學家、書法家周祖謨先生曾多次強調字典列楷體字,有助于學生學習寫字。
二、漢字屬性板塊。漢字屬性是指漢字負載的相關信息。這個板塊所列的是漢字的幾種基本屬性,包括整字筆畫數、部首、結構、字級、四角號碼等。
三、注音釋義板塊。這是各種字典都有的內容,是字典的基礎和核心。注音按照北京語音的標準,符合《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的要求。對來自古文獻的字,按反切折合為今音注音。對多音字,注意不同音項的語義和語用功能的差別。例如“蚌”讀bàng和bèng,后者只用于地名“蚌埠”。釋義要求準確,符合語言實際,方便讀者理解和學習。我們在學習并繼承前輩學人在釋義方面取得的成績的基礎上努力開拓,嘗試作一些改進:1.根據漢語的發展和學習的需要,歸納新的義項,如:“貓”增加了:名調制解調器的俗名,英語modem的音譯之省。2.加強字、詞語用功能的說明。①為詞字、語素字標注語法屬性。②標注〈文〉〈近〉〈口〉〈方〉等屬性。③不籠統地用“同”。如“擘(bɑi)”,有的字典注為“同‘掰'”。讀者有可能誤認為“掰玉米”也可以寫作“擘玉米”。考察“擘(bɑi)”的這個音義,《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都沒有用例,后來在圣經《新約全書·使徒行傳》見到用例:“保羅又上去,擘餅,吃了,談論許久。”顯然這是舊時用例,據此我們在“同”前加了個“舊”字。“舊”字也不能隨便加,必須有事實作為依據。
四、詞語苑板塊。這個板塊包括一般詞語、百科詞語、新詞語。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學習漢字必須與學習詞語掛鉤,安排這個板塊的目的就在于此。一般詞語是基礎,百科詞語在知識經濟時代與日常生活的關系更為密切,新詞語反映詞匯發展的新動態,我們學習詞語應當注意這三個方面。這三類詞語不可能詳盡列出,而只能是提示性的:一般詞語列基本的,百科詞語列重要的,新詞語著眼其“新”、其“鮮活”的特點,同時又是比較穩定的。有的字三類都有,有的字只有兩類或一類。
五、規范提示板塊。通過此板塊將國家行政部門發布的語言文字和科技術語的標準介紹給讀者,使讀者一目了然,便于遵照使用。
六、知識窗板塊。此板塊的內容涉及字形、字音、字義,以及詞匯、語法、修辭、漢字文化等方面。撰寫的原則是:隨字引發,介紹知識,應用為本,雜而不越。離開字去介紹知識,就會漫無依歸,與字典的內容脫節。我們的做法是從字出發,考慮是否安排相關的知識窗內容,而所安排的內容力求貼近讀者的需要。如在“蠟”字下安排了“蠟梅”與“臘梅”的辨析;在“門”字下指出在美國水門事件后又產生“伊朗門”“白水門”等詞語,“門”成為一個后綴,表示“丑聞”“不光彩的事件”等意義,此用法還不穩定,列為正式義項尚待觀察,先在“知識窗”板塊中介紹。
七、插圖。共配有插圖180組,作為釋義內容的補充,既給讀者提供了直觀的知識,又活躍了版面。
以上七個板塊,注音釋義是主體板塊,其他六個板塊像眾星拱月一樣,都是圍繞它而設立的,也可說是注音釋義內容的延伸和補充。七個板塊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有助于提升字典釋疑解惑的功能。我們的做法學習、借鑒了別的辭書的經驗。如20世紀50年代的《同音字典》在單字下提供相關詞語的詞目;《現代漢語詞典》釋義有時有“注意”欄目,作提示性的說明。當前漢語字典中提供漢字編碼、字體資料等內容的也不乏其例,但是像我們這樣的板塊結構則屬首創。它的優點是可以適度擴展知識的范圍,便于讀者查閱和應用,另外也有利于字典自身的更新。如漢字屬性板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的普及,今后還會增加一些內容;詞語苑板塊,其中新詞語流動性較大,有這個平臺,新詞語的更新、改動并不難;規范提示板塊,它與國家的語言文字標準相連接,標準的改動很容易進入字典;知識窗板塊,更具獨立性和開放性,便于吸納讀者的意見,形成編者和讀者的互動,有利于不斷吸收漢字應用研究和中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的成果。從世界范圍說,辭書發展的方向是要加強其閱讀功能,采用板塊結構有利于加強字典的閱讀性,符合辭書發展的大趨勢。
我國的字典一向是一元結構,從第一部楷書字典《玉篇》到清代的《康熙字典》,內容僅限于注音釋義,只是詳略不同而已。現代字典的內容有所擴展,而結構上基本是一元的,這種結構不利于字典內容的充實和更新。將一元結構改為多元結構,是時代的要求。這部字典,在字典體制上是一次有意義的革新。這當然是初步的,還要在實踐中檢驗。
原載《文匯讀書周報》2006年2月24日
發布日期:2008-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