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唐方鎮文職僚佐考》

戴偉華 著

 

                        
                                 傅璇琮
  我與戴偉華同志原不認識。1989年下半年,在京的幾位古典文學研究同行倡議編一套《大文學史觀叢書》并推選我擔任主編。有位朋友介紹戴偉華同志的《唐代幕府與文學》,建議列入此套叢書。我一看題目,覺得與我過去在《唐代科舉與文學》自序中所談的相合,就很快決定列入這套叢書首批印行的五種之中,后即由現代出版社于1990年2月出版。自此之后,偉華同志即與我通信,彼此時常談一些學問上的事情。后來他說,他有志于在唐代方鎮幕府與文學的關系上作進一步的探索,而要想深入,必須在史的方面下工夫,于是決定著手作唐代方鎮文職僚佐考。我贊同他的計劃,在通信中就編纂等一些問題彼此切磋。我原以為這件工作總得做上十年八年,不想偉華同志銳志奮進,在短短幾年內即完成這四、五十萬字的大書。但隨后在出版上又遇到種種困難,幾經磨折,現在終于有機會得以問世,總算皇天不負苦心人。他來信要我作序,我覺得在當前出版難,寫書難,特別是搞考證資料難這樣一種文化環境下,我是理應為這部著作說幾句話的。這不但是為偉華同志本人,也是為了在目前這樣一種特殊學術氛圍中相濡以沫。 
  我在寫完《唐代科舉與文學》之后,于1984年;為該書作序,其中說:"我在研究唐朝文學時,每每有一種意趣,很想從不同的角度,探討有唐一代知識分子的狀況,并由此研究唐代社會特有的文化面貌。我想從科舉入手,掌握科舉與文學的關系,或許可以從更廣的背景來認識唐代的文學。如果可能,還可以從事這樣兩個專題的研究,一是唐代士人是怎樣在地方節鎮內做幕府的,二是唐代的翰林院和翰林學士。這兩項專題的內容,其重點也是知識分子的生活。"我這里提到的唐代社會兩類知識分子,一屬于知識分子的高層,即翰林學士,那是接近于朝政核心的一部分,他們寵榮有加,但隨之而來的則是險境叢生,不時有降職、貶滴,甚至喪生的遭遇。他們的人數雖不多,但看看這一類知識分子,幾經奮斗,歷盡艱辛,得以升高位,享殊榮,而一旦敗亡,則喪身破家。這是雖以文采名世而實為政治型的知識階層。而另一類在節鎮幕府任職的文士,則是數量眾多,情況復雜。他們有的后來也躋升廟堂,但大部分則浮沉世俗,是在當時很有代表性的知識分子群體。這兩類知識分子是很值得研究的,可惜我后來牽于人事,未能有充裕時間從事予斯。
  正因為此,我在看到偉華同志的《唐代幕府與文學》一稿時,覺得競有志同道合者在,不禁為之躍然。偉華同志有志于深入這一領域,且決定從治史著手,這既表明他勤奮,也確顯示他的見識。因為考唐代方鎮,吳廷燮的《唐方鎮年表》雖已花了一番工夫,但可補正者正復不少。無論如何,方鎮終究是方面大官,史料記載較多。現在要考其屬下僚佐,而且要盡可能確定其年份,可以說比考方鎮要難得多。首先對唐方鎮僚佐的職掌作具體考述的,當首推臺灣學者嚴耕望先生于本世紀六十年代所作的《唐代方鎮使府僚佐考》,載于《新亞學報》第七卷第二期及《慶祝李濟先生七十歲論文集》。現在是要考列各方鎮使府內各僚佐的姓名及任職年份,其所下的工夫就遠非一、二篇論文所能比。我覺得偉華同志之難能可貴處,不僅在于甘坐冷板凳來遍檢各類史書、文集、筆記、雜纂,以及新出土的碑志,還在于能細心考繹其間的差異,糾正不少文獻記載上的錯訛。今謹就翻閱所及,舉數例如下:
  例一, 邠寧韋丹,韓愈所作墓志、杜牧所作遺愛碑及《新唐書》本傳,皆云韋丹曾佐邠寧幕府,但未言任何幕職。今據《金石萃編》所載《姜嫄公新廟碑》文未所署,考知韋丹在幕府任節度判官。
  例二, 例二,邠寧張抗,《文苑英華》卷八九九《殿中監張公(九皋)神道碑》載次子張祝,而碑文載其余子之名皆從手,《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也正作抗。
  例三,平盧李戡,《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作平盧節度判官。《新唐書》本傳載"平盧節度使王彥威表為巡官",此正與《樊川文集》卷九《唐故平盧等節度巡官隴西李府君墓志銘》合。
  例四,河陽韋珩,《全唐文》卷六四九元稹《授韋珩等京兆府美原等縣令制》:"敕河陽節度參議兼監察御史韋瑜……可守美原令。"而《冊府元龜》卷六九九《牧守部·譴讓》:"穆宗長慶元年六月知懷州河南節度參謀兼監察御史韋瑜奏"。二者比勘,其所任官職應從《冊府元龜》作節度參謀,而非節度參議,其從事之節鎮應從《全唐文》作河陽,而非河南。《全唐文》與《冊府元龜》正可彼此校正。
  例五,忠武軍段瑰,曾在王茂元幕。《樊南文集》卷二有《為濮陽公陳許奏韓琮等四人充判官狀》,其中即提及段瑰。《全唐文》卷七五九有段瑰小傳,稱"王茂元帥陳,表為判官",此不誤,但所載《舉人自代狀》,卻正是李商隱上述奏狀,《全唐文》誤屬段瑰。
  書中盡可能利用經過整理出版的唐代墓志,但并不盲從,而是細心核閱原文,稽考有關史籍,以糾正編著者的錯失。如前幾年出版的《隋唐五代墓志匯編》,此書雖匯集了不少新出土的墓志拓片,但由于編者粗心大意,著錄時可說是錯誤百出。就偉華同志所指出的,如天平軍崔成相,《隋唐五代墓志匯編》洛陽卷第十四冊有《崔君夫人李氏墓志兒》,《匯編》編者謂此志為崔德裕作。按此文署"堂弟特進行太子少保分司東都衛國公德裕撰"。墓主為李氏,則其堂弟當然也姓李,怎么可能姓崔呢?所署官職勛階也正與李德裕相合,且此志中明明記有"夫人趙郡贊皇人……祖贈太師贊皇文獻公諱棲筠",也可與兩《唐書》之李棲筠、李德裕傳對看。書中考崔成相事,同時也糾正《匯編》著錄之誤。類是者又如鳳翔孫紓,《匯編》洛陽卷第十五冊《孫君妻李氏墓志》,有云"再從侄孫前鳳翔節度掌書記試秘書省校書郎紓撰"。此處并可參《匯編》第十三冊之《孫簡墓志》,稱"第五男前京兆府渭南縣尉集賢校理纖書:,可見《李氏墓志》撰者為孫紓。而《匯編》編者卻誤作李紓,另于《孫簡墓志》處之孫紓,又將其姓名寫作孫理紓,其原因乃誤讀文中之"集賢校理紓書",以"理紓"為其名。《匯編》之誤不一而足,于此也可見偉華同志讀書之細與考校之精。
  我在這里之所以不憚其煩地舉這些看似瑣細的例子,是想說明,真正做學問,是不能大而化之的。研究唐代幕府與文學,光是一般性他講講,一、二篇文章也就夠了,但若想在這方面作深一層的研討,就得作史料的搜輯與分析。治史對于治文,是能起去浮返本的作用的。我們看了本書所考出的各方鎮僚佐姓名,就能看出有些大鎮,如并州、幽州、淮南、宣歙、荊南、西川等,不但僚佐的人數多,且人才也特別集中,這就無異于當時的文士分布圖,可以見出當時(特別是中晚唐)人才流動的有趣的走向。這必定會豐富我們對唐代節鎮幕府與文學關系的認識。
  當然,考方鎮僚佐,確有一定的難處,這方面的史料較為零散,不易考見某一方鎮在其任期內究竟集中多少文士,現在所列出的僚佐也不一定即能確切反映當時的實際人數。且有不少材料所記較為浮泛,不易考定其任何職,在何年;因此一不小心,就容易搞錯,不過無論如何,這部著作已經提供一個扎實的基礎,。足可供人們作進一步的研討。偉華同志還年輕,一定能以此為新的起點,在文史結合上勤奮探索,作出不斷的貢獻。
                       一九九三年歲末于北京

〖關閉窗口〗



網站簡介 | 網站導航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招聘專才 | 幫助信息

版權所有 北京國學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南县| 巩留县| 合山市| 溧水县| 乳源| 兴文县| 靖远县| 东海县| 贵德县| 织金县| 曲阜市| 隆尧县| 兴化市| 尉氏县| 伽师县| 沭阳县| 扎赉特旗| 开江县| 和田市| 普格县| 大埔县| 新兴县| 河津市| 漠河县| 潼南县| 普宁市| 花莲市| 普宁市| 奉贤区| 天峻县| 曲麻莱县| 辉县市| 华蓥市| 镇赉县| 苍梧县| 上高县| 从化市| 邹城市| 宽甸| 周口市| 子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