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gx.gif (2967 bytes)
 
 

《唐代歌詩與詩歌》


吳相洲 著

引言

  唐詩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那就是身兼詩、詞二任。有的入樂,像詞一樣可以歌舞;有的不入樂,只供人們誦讀。這種入樂入舞的詩,我們稱之為“歌詩”。

  在唐代,歌詩傳唱曾是一個普遍的客觀存在。人類社會只要有生活,就離不開歌聲,歌唱活動,歷代有之。先秦的周詩、楚辭、漢代的樂府、魏晉南北朝的樂府民歌以及唐宋詞、元散曲中的部分作品都是入樂的歌辭。而唐人所唱,除了句式長短不齊的詞以外, 還有齊言的詩。過去人們對這些齊言的詩的演唱情況一直估計不足。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簽》卷一曾列舉了唐詩各體的名稱,如云:

  “有曰‘詠’者,曰‘吟’者,曰‘嘆’者,曰‘唱’者,曰‘弄’者。詠以永其言,吟以申其郁,嘆以抒其傷,唱則吐于喉吻,弄則被諸絲管。此皆以其聲為名者也。”胡氏把唐詩稱為“唐音”,就取其歌唱的特點。人們習慣把盛唐詩風稱為“盛唐之音”,也包含這個意思。我們不能把唐人在詩題中加入“行”、“引”、“歌”、”詞”等名稱,看作毫無實際意義;不能把唐人將某個詩人稱作“詞人”,看作是一個沒有實際內容的稱呼;也不能把唐人所說的“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君歌且休聽我歌,我歌今與君殊科”這樣的歌,當作是在讀詩。杜甫《屏跡三首》其一:

  “獨酌甘泉歌,歌長擊樽破。”《蘇端薛復筵簡薛華醉歌》:“座中薛華善醉歌,歌辭自作風格老。”《夜歸》:“白頭老罷舞復歌,杖藜不睡誰能那。”劉禹錫《酬令狐相公六言見寄》云:“今日便令歌者,唱兄詩送一杯。”這些都是對當時詩人作歌、唱歌的描寫。任半塘先生在其《唐聲詩》中對唐詩傳唱的情況曾有詳細的描述,以大量的材料證明了唐詩中部分作品作為歌詞被人們普遍演唱的事實。

  從入樂的角度來研究唐詩,是一個極重要的視角,會使我們對唐詩的認識變得更加全面、清晰。首先,這種研究有助于對詩歌創作具體情境的認識。我們過去對唐詩的研究往往只是從文本出發,單純就文本來研究。其實在文本形成之前,詩人創作的具體情境,對其詩歌特點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們可以把詩人的具體創作情境劃分為這樣幾類:應酬唱答、消遣娛樂、儀式慶典。

  登臨游覽、獨自創作。在這幾種創作情境中,前三種都可能與歌詩演唱直接相關。研究這種具體的創作情境,對于準確把握詩人的創作動機,無疑大有裨益。其次,注意到了詩歌創作與其他藝術的關系。各種藝術之間并不是孤立發展的,詩歌藝術與其他藝術之間也存在著相互借鑒的關系,特別是詩歌與音樂之間,更有著內在的聯系。現存的唐詩當中就有大量的以聽歌看舞為題材和以聽歌看舞相關內容為題材的作品。光寫樂器演奏的作品就俯拾即是:

  《聽董大彈胡笳兼寄語弄房給事》、《琴歌》、《聽安萬善吹曾觱篥歌》、《聽蜀僧濬彈琴》、《聽穎師彈琴》、《琵琶行》……。詩人們能被這些樂曲深深地打動,說明他們對此有深刻的理解。這種理解對他們作詩無疑是有幫助的,而且幫助是多方面的,不僅僅是給他們提供了寫作的題材而已。第三,再說詩的價值的實現。詩的價值的實現有多種方式,但被歌舞演唱,是一個重要的非常有效的方式。詩被歌舞演唱,就會增強其感人心的力量,就會得到更加廣泛的傳播。沒有哪個詩人不去關心他作品價值的實現,作品價值實現的情況無疑會反饋給詩人,從而決定詩人的創作趣味和傾向。

  總之,歌詩是研究唐詩的一個重要的視角,有助于我們更清晰、更全面地把握唐詩創作的情況,同時,對歌詩這種詩歌創作的原生態的研究,對我們今天的藝術實踐也會提供一定的借鑒。

  從歌詩的角度來研究唐詩,可以使我們對唐詩研究中的許多問題作出新的解釋。例如我們可以提出這樣一些問題:1.初盛唐以來,詩人們一直致力于詩歌聲律的探討,而這與詩歌入樂有沒有關系呢?2.盛唐是詩歌創作的繁盛期,也是歌詩創作的鼎盛時期,這兩個繁盛是不是“純屬巧合”?3.中唐元白等人新樂府的創作與當時歌詩創作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呢?4.中晚唐以來出現了一批致力于歌詩創作的“才子詞人”,他們是以什么樣的心態進行創作的呢?他們的創作給當時的詩壇帶來了哪些新的變化?很顯然,這些問題學術界沒有提出或沒有作出明確的回答。

  然而,唐詩研究界由于對唐代這個很普遍的藝術活動認識不足,很少有人從歌詩這一角度來研究唐詩。任半塘的《唐聲詩》和王昆吾的《隋唐五代燕樂雜言歌辭研究》對唐詩入樂的情況作了詳細的研究,但他們師徒只是把研究放在基礎工作上,且把研究局限在入樂的范圍之內,對這些入樂的詩在詩壇上的地位及其對其他詩歌創作的影響未予論述。而其他學人也很少從詩歌入樂的角度來考察唐詩。任半塘的《唐聲詩》這樣一部功力深厚的著作出版多年,研究唐詩的人卻很少引用甚至提到它,這一現象就足以說明歌詩研究與詩歌研究的分家情況是多么嚴重了。筆者不揣淺陋,欲在歌詩研究與詩歌研究兩方面做一些溝通工作。

  全書共分五章,第一章對歌詩創作在唐代詩歌創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理論上的考察,屬于邏輯分析,后面四章再從現實的層面進行考察;屬于歷史分析。具體是從初盛中晚四個時段依次進行考察,而在每個時段集中論述一個問題,這樣既照顧了時間的前后,又不至于使論述面面俱到,散漫無際。這四個問題分別是:初唐人對近體詩律的探索與歌詩傳唱的關系,盛唐詩的繁榮與歌詩傳唱,中唐元白詩派的詩歌創作與歌詩傳唱,論晚唐“才子詞人”的歌詩創作。

  在這四個問題的研究中,都大致按照這樣一個路數:先描述這一個時段歌詩藝術生產的特點,人們對歌詩創作的態度,在此基礎上分析歌詩的特點以及其對整個詩歌創作的影響。在具體的論證過程中,特別注意了材料的引證,努力做到觀點從材料中得出,力避空泛之論。必須指出,徹底弄清唐代歌詩創作與詩歌創作的關系,需要花很大的篇幅,不是這二十幾萬字所能做到的,例如,由于受上述題目所限,還有許多著名的歌詩作者如李益、李賀、張仲素、劉禹錫、孟郊等人無論及或較詳細論及。同時也有很多問題沒有涉及到,因為這些問題的解決還有賴于其他問題的解決,如唐代舊題樂府的入樂情況人們一直說不大清楚,而要想弄清這一問題,必須將整個魏晉南北朝直到隋唐的音樂演變的情況梳理清楚,并對樂與詩之間的確定性關系在理論上作出更明確的解釋,才有望取得進展。再如,整個唐代,齊言的歌詩與雜言的長短句一直被演唱,何以到晚唐五代以后,長短句逐漸增多而歌詩逐漸減少?其間演變的詳細情況的描述也有待于對當時音樂演變的特點和詩樂配合規律的明確揭示。近年來,在唐代樂曲的復原工作上已經有了一些進展,可能成為我們解決這些問題的突破口。這些問題的最后解決,還需要學者們綜合古代文學、音韻學、古音樂學等各方面的知識進行長期的研究。

 

 

 

關閉窗口



網站簡介|網站導航|廣告服務|聯系方式|招聘專才|幫助信息

版權所有北京國學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Copyright©2000
web@guoxue.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川县| 广西| 铜陵市| 甘泉县| 寿宁县| 汝阳县| 金乡县| 长治县| 常熟市| 邯郸市| 延庆县| 东阿县| 故城县| 韶山市| 葫芦岛市| 前郭尔| 德惠市| 平武县| 天津市| 三河市| 巴林左旗| 巨鹿县| 永清县| 奎屯市| 渝北区| 潼关县| 罗江县| 京山县| 河曲县| 江油市| 轮台县| 文登市| 留坝县| 班戈县| 新建县| 遂宁市| 卫辉市| 海口市| 米泉市| 南阳市| 北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