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唐代研究學者



簡 歷

求學之路

主要科研成果

王兆鵬


 


 
    王兆鵬,武漢大學中文系教授。1959年生于湖北鄂州。1982年于武漢師范學院畢業后留校任教。1985年至1987年在湖北大學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師從曾昭岷教授學習唐宋文學。1987年赴南京師范大學師從唐圭璋先生研治詞學,1990年獲文學博士學位后回湖北大學任教。1992年破格晉升教授,1997年至1999年任湖北大學人文學院院長。2000年調至武漢大學任教。現為教育部高等學校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韻文學會副會長、中國宋代文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湖北省古代文學學會會長、《宋代文學研究年鑒》主編。已出版《張元干年譜》(南京出版社1989)、《宋南渡詞人群體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兩宋詞人年譜》(文津出版社1992)、《唐宋詞史論》(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全唐五代詞》(合作。中華書局1999)等詞學著作,發表學術論文100馀篇。其中《宋南渡詞人群體研究》獲夏承燾詞學獎一等獎。曾先后主編《詞學通訊》和《詞學研究年鑒》。1995年獲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簡  歷

一、基本情況 
王兆鵬,1959年6月生,男,漢族,湖北鄂州人。
中共黨員。文學博士。武漢大學中文系教授。

二、 主要學歷
1973年9月-1975年7月 在湖北鄂州市汀祖高中讀書
1978年2月-1982年1月 在武漢師范學院(湖北大學前身)讀本科
1985年9月-1987年7月 在湖北大學讀文學讀碩士研究生
1987年9月-1990年6月 在南京師范大學攻讀博士研究生

三、任職簡歷
1976年1月-1978年2月 在鄂州任民辦教師
1982年2月-1985年8月 在武漢師范學院中文系任教
1985年9月-1990年6月 在職讀學位
1990年7月-1992年5月 在湖北大學任中文系任講師
1992年6月 破格晉升教授
1992年7月 任湖北大學中文系副主任
1995年6月 任湖北省重點學科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
湖北大學詞學研究中心主任
1997年6月-1999年12月 任湖北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2000年1月至今 任武漢大學中文系教授 

四、學術兼職
教育部高等學校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中國韻文學會副會長
中國宋代文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理事
中國李清照辛棄疾學會理事
湖北省古代文學學會會長
湖北省社科聯學術委員
湖北省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詞學研究年鑒》主編
《宋代文學研究年鑒》主編
《中國韻文學刊》副主編
《詞學》雜志編委
《中華詞學》雜志編委

五、獲獎情況
1992 湖北大學教書育人優秀獎一等獎 
1994 湖北省優秀教師
1995 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1996 專著《宋南渡詞人群體研究》獲第二屆(1989-1992)夏承燾詞學獎一等獎
1996 湖北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1997 曾憲梓教育基金會三等獎
1997 湖北省省屬高校跨世紀學科帶頭人
1998.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98. "111人才工程"入選者

六、科研項目
唐宋金元詞史研究 國家社科青年基金 1991-93(獨立承擔)
宋代文學傳播方式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 1997-99(獨立承擔)
全唐五代詞 國家古籍整理規劃領導小組 1992-95(主持)
中國古籍總目提要·詞籍卷 國家古籍整理規劃領導小組 
1997-1999(合作主持)
中國文學史(國家重點教材) 教育部 1996-1997 (參與)
中國古代詩歌史的計量分析 湖北省社科基金九五重點項目
1997-2000(主持)

專  著

dd.gif (6407 bytes)
1.張元干年譜 南京出版社1989年8月版
書評:
黃震云《譜牒學的突破》 求索1992.1 
引用:
《全宋詩》第31冊第一七八四卷張元干小傳有引用。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有引用。

2. 宋南渡詞人群體研究 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4月版
書評:
劉揚忠《建構詞史研究新框架的成功嘗試》北方論叢1993.6 
潘裕民《新視野新格局的詞學研究》 求索1994.1
孟修祥《別開生面的宋詞研究》 湖北社會科學1992.12
張海鷗《評王兆鵬〈宋南渡詞人群體研究〉》
中國韻文學刊1996.1
引用:
《文學評論》1996.6楊海明《詞學理論與詞學批評的“現代化”進程》
崔海正《宋詞研究述略》第49頁、296頁,臺灣洪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版
劉揚忠《新中國五十年的詞史研究和編撰》,《文學遺產》2000/4
日本早稻田大學內山精也《兩宋隱括詞考》,見《村山古廣教授古稀紀念中國古典學論集》,汲古書院2000年3月版

3. 兩宋詞人年譜 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9月版
書評:
楊海明《詞人年譜的又一部力作》 中國書目季刊29卷1期 
引用:
《文學評論》1996.6楊海明文
《湖北大學學報》1997年5期第12頁諸葛憶兵文
崔海正《宋詞研究述略》第296頁,臺灣洪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版
《文學遺產》1999年第3期嚴迪昌等《傳承、建構、展望--關于二十世紀詞學研究的對話》

4.全唐五代詞 (合著) 中華書局1999年12月版
陳尚君《唐代文學文獻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唐代文學研究年鑒》1999年號)有評介 

5.唐宋詞史論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1月版

 

其他著作

1. 明詞綜(校點) 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3
2. 蘭皋明詞匯選(校點) 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3
3. 天機馀錦(校點) 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1
4. 宋代文學史上卷第24章下卷第4章 人民文學出版1996.9
5.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五編第2、6、7、9、10章(高校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
6.詞學研究年鑒(主編) 武漢出版社2000年3月

主要論文

王以寧生平事跡考辨 中國文學研究1988.1
張元干《蘆川歸來集》版本源流考 南京師大學報1988.2
論形神兼備的文化土壤 社會科學輯刊1988.4
傳統的突破--傅璇琮三部著作述評 文學遺產1989.2
從張元干佚文談其靖康年間宦跡 古籍整理與研究1989.4
論“東坡范式”--兼論唐宋詞的演變 文學遺產1989.5
人大復印資料1990.2轉載
《名家解讀宋詞》(山東人民出版社1999)轉載 
《文學遺產》1996.1崔海正文引用 
《文學評論》1996.6楊海明文引用 
《〈文學遺產〉紀念文集》有評價 
《湖北大學學報》1997年5期第14頁諸葛憶兵文引用
《中國第十屆蘇軾研討會論文集》第83頁梅大圣文三次引用
《文學遺產》1998年4期王昊文引用
《中國詩學》第六輯(1999)蔣寅文引用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1998年5期梅大圣文引用
王以寧其人及其詞 詞學第七輯(1989)
陶爾夫《南宋詞史》(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4)引用
英雄的苦悶--宋南渡詞心試探 江海學刊1991.3
《宋代文化研究》第二集(1992)郭齊文有評價
從抒情范式看李清照詞 李清照研究論文集(齊魯書社1991) 
《中國韻文學刊》1994.2崔海正文有評價
宋南渡六詩人生卒年考辨 古籍整理與研究1991.6
《全宋詩》第28冊1630卷第18283頁富直柔小傳引用,
建構靈性的自然--“誠齋體”別解 文學遺產1992.6
《〈文學遺產〉紀念文集》有評價
宋文學書面傳播方式初探 文學評論1993.2
人大復印資料1993.7 
《宋代文化研究》第二集(1992)郭齊文有評介
江西派詩人謝逸謝過韓駒生卒年考實 文獻1993.4
唐彥謙四十首贗詩證偽 中華文史論叢52輯(1993.12)
唐宋詞的審美層次及其嬗變 文學遺產1994.1
人大復印資料1994.4
《〈文學遺產〉紀念文集》有評價
《花草粹編》誤收誤題唐五代詞考辨 中國韻文學刊1994.2
據《金石錄》考證楊炯的生卒年 文學遺產1995.2
歷史的選擇--宋代詞人歷史地位的定量分析 文學遺產1995.4
人大復印資料1995.4
《〈文學遺產〉紀念文集》有評價
法國《漢學評論書目》有評介,見《文學遺產》1997
年第1期第119頁《法國漢學家桀溺采訪記》
論宋代詠物詞的三種范型 中國詩學第三輯(1995)
文學史研究應注重計量分析 中國詩學第四輯1995.12
蘇軾貶居黃州期間詞多詩少探因 《全國第八次蘇軾討論會論文集》
(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12)
美國BIBLIOGRAPHIE/BOOK REVIEWS
Brill,leiden,1997 P195引用
丁永淮等《蘇東坡黃州作品全編》引用
華中師范大學報1998年5期P109-114梅大圣文引用
《樂府紀聞》考(上) 文獻1996.4
《樂府紀聞》考(下) 文獻1997.1
詞的本質特征與詞的起源(第二署名) 文學評論1996.5
北宋詞人研究的新進展 文學遺產1997.2
《兵要望江南》版本及作者考辨 國學研究.第四卷(1997)
集古今之大成 創亙古之偉業
--唐圭璋先生對詞籍文獻研究的貢獻 文獻1997.2
從傳播看李清照的詞史地位(第二署名) 文獻1997.3 
宋詞流變史論綱 湖北大學學報1997.5
人大復印資料1997.12
宋代詩人叢考 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三期
臺灣麗文文化事業公1997.9
傳播與接受-文學史研究的另兩個維度 江海學刊1998.3 
人大復印資料1998.8
詞學秘籍《天機馀錦》考述 文學遺產1998.5
人大復印資料1999.1
《文學遺產》復刊以來論文和作者隊伍的統計分析 
《文學遺產紀念文集》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5
《文學評論》1996.6楊海明文有引用
本世紀詞學研究的基本格局 百年學科沉思錄 
(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9月版 
《文學遺產》1998.1韓式鵬綜述有重點評介) 
“名作”與“和作” 學林漫錄第14集(中華書局1999。4)
傳承、建構、展望--關于二十世紀詞學研究的對話
文學遺產1999.3 
本世紀唐五代詞的文獻整理與研究概況 文獻1999.3
本世紀東坡詞研究的定量分析(第二署名)文學遺產1999.6



版權所有 北京國學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

hyc@guoxue.com    web@guoxue.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乳源| 定州市| 格尔木市| 定陶县| 沅陵县| 南开区| 湛江市| 建宁县| 宁津县| 延寿县| 南投市| 平湖市| 南京市| 江陵县| 高碑店市| 乃东县| 吴堡县| 霍城县| 定兴县| 游戏| 周口市| 怀化市| 崇左市| 武隆县| 聊城市| 科技| 大荔县| 博白县| 神农架林区| 兰西县| 夏河县| 祁东县| 武邑县| 阳西县| 葵青区| 红原县| 巍山| 丹寨县| 南皮县| 清涧县| 麦盖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