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求
李敏求應(yīng)進(jìn)士舉,凡十有余上,不得第。海內(nèi)無家,終鮮兄弟姻屬,棲棲丐
食,殆無生意。大和初,長安旅舍中,因暮夜,愁惋而坐。忽覺形魂相離,其身
飄飄,如云氣而游。漸涉丘墟,荒野之外,山川草木,無異人間,但不知是何處。
良久,望見一城壁,即趨就之。復(fù)見人物甚眾,呵呼往來,車馬繁鬧。俄有白衣
人走來,拜敏求。敏求曰:“爾非我舊傭保耶?”其人曰:“小人即二郎十年前
所使張岸也。是時隨従二郎涇州岸,不幸身先犬馬耳。”又問曰:“爾何所事?”
岸對曰:“自到此來,便事柳十八郎,甚蒙驅(qū)使。柳十八郎今見在太山府君判官,
非常貴盛,每日判決繁多,造次不可得見,二郎豈不共柳十八郎是往來?今事須
見他,岸請先入啟白。”須臾,張岸復(fù)出,張敏求入大衙門。正北有大廳屋,丹
楹粉壁,壯麗窮極。又過西廡下一橫門,門外多是著黃衫慘綠衫人。又見著緋紫
端簡而偵立者,披白衫露髻而倚墻者,有被枷鎖、牽制于人而俟命者,有抱持文
案、窺覷門中而將入者,如叢約數(shù)百人。敏求將入門,張岸揮手于其眾曰:“官
客來。”其人一時俯首開路,俄然謁者揖敏求入見。著紫衣官人具公服,立于階
下。敏求趨拜訖,仰視之,即故柳澥秀才也。澥熟顧敏求,大驚:“未合與足下
相見。”乃揖登席,綢繆敘話,不異平生。澥曰:“幽顯殊途,今日吾人此來,
大是非意事。莫有所由妄相追攝否?仆幸居此處,當(dāng)為吾人理之。”敏求曰:
“所以至此者,非有人呼也。”澥沉吟良久曰:“此固有定分,然宜速返。”敏
求曰:“受生苦窮薄,故人當(dāng)要路,不能相發(fā)揮乎?”澥曰:“假使公在世間作
官職,豈可將他公事,従其私欲乎?茍有此圖,謫罰無容逃逭矣。然要知祿命,
乍可施力。”因命左右一黃衫吏曰:“引二郎至曹司,略示三數(shù)年行止之事。”
敏求即隨吏卻出,過大廳東,別入一院。院有四合大屋,約六七間,窗戶盡啟。
滿屋唯是大書架,置黃白紙書簿,各題榜,行列不知紀(jì)極。其吏止于一架,抽出
一卷文,以手葉卻數(shù)十紙,即反卷十余行,命敏求讀之。其文曰:“李敏求至大
和二年罷舉。其年五月,得錢二百四十貫。”側(cè)注朱字:“其錢以伊宰賣莊錢充。”
又“至三年得官,食祿張平子。”讀至此,吏復(fù)掩之。敏求懇請見其余,吏固不
許,即被引出。又過一門,門扇斜開。敏求傾首窺之,見四合大屋,屋內(nèi)盡有床
榻,上各有銅印數(shù)百顆,雜以赤斑蛇,大小數(shù)百余,更無他物。敏求問吏:“用
此何為?”吏笑而不答,遂卻至柳判官處。柳謂敏求曰:“非故人莫能致此,更
欲奉留,恐誤足下歸計(jì)。”握手?jǐn)e,又謂敏求曰:“此間甚難得揚(yáng)州氈帽子,
他日請致一枚。”即顧謂張岸:“可將一兩個了事手力,兼所乘鞍馬,送二郎歸。
不得妄引經(jīng)過,恐動他生人。”敏求出至府署外,即乘所借馬,馬疾如風(fēng),二人
引頭,張岸控轡。須臾到一處,天地漆黑,張岸曰:“二郎珍重。”似被推落大
坑中,即如夢覺。于時向曙,身乃在昨宵愁坐之所。敏求従此遂不復(fù)有舉心。后
數(shù)月,窮饑益不堪,敏求數(shù)年前,曾被伊慎諸子求為妹婿。時方以修進(jìn)為己任,
不然納之。至是有人復(fù)語敏求,敏求即欣然欲之。不旬,遂成姻娶。伊氏有五女,
其四皆已適人,敏求妻其小者。其兄宰,方貨城南一莊,得錢一千貫,悉將分給
五妹為資裝。敏求既成婚,即時領(lǐng)二百千。其姊四人曰:“某娘最小,李郎又貧,
盍各率十千以助焉。”由是敏求獲錢二百四十貫無差矣。敏求先有別色身名,久
不得調(diào)。其年,乃用此錢參選,三年春,授鄧州向城尉。任官數(shù)月,間步縣城外,
壞垣蓁莽之中,見一古碑,文字磨滅不可識。敏求偶令滌去苔蘚,細(xì)辨其題篆,
云晉張衡碑,因悟食祿張平子,何其昭昭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