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尊號
秦漢已來。天子但稱皇帝,無別徽號。則天垂拱四年,得瑞石于洛水,文曰:
“圣母臨人,永昌帝業。”號其石為寶圖。于是群臣上尊號,請稱圣母神皇后,
稍加慈越古天冊金輪圣神等號。中宗踐祚,號應天神龍。玄宗即位,號開元神武,
稍加為開元天地天寶圣文神武應道。肅宗號先天文武孝感。代宗號寶應元圣文武。
今上號圣文神武。則天以女主臨朝,茍順臣子一時之請,受尊崇之號,自后因為
故事。允文允武,乃圣乃神,皇王盛稱莫過此。既以為祖父之稱,又以為子孫之
號。雖顛之倒之。時有變易,曷曾離此數代之后,將無所回避。貞元初,主上超
然覺悟,乃下詔去其徽號,直稱皇帝。合于古矣。近歲百僚復請加尊號,上守謙
沖,意不之許。昔光武皇帝詔群臣“上書不得言圣”?鬃釉唬骸叭羰ヅc仁,則
吾豈敢”其謙沖之意,大矣哉!
○運次
自古帝王五運之次,凡二說:鄒衍則以五行相勝為義,劉向則以五行相生為
義。漢魏共遵劉說,國家承隋氏火運,故為土德。衣服尚黃,旗幟尚赤,常服赭
赤也。赭黃,黃色之多赤者,或謂之柘木染,義無所取。高宗時,王勃著《大唐
千年歷》:“國家土運,當承漢氏火德。上自曹魏,下自隋室,南北兩朝,咸非
一統,不得承五運之次!辈杂亻,未為當時所許。天寶中,升平既久,上書
言事者,多為詭異,以希進用。有崔昌以勃舊說,遂以上聞。玄宗納焉。下詔以
唐承漢,自隋已前歷代帝王皆屏黜之,更以周漢為二主。后二歲,禮部試天下,
造秀作《土德惟新賦》,則其事也。及楊國忠秉政,自以隋氏之宗,乃追貶崔昌
并當時議者,而復酅、介二公焉。
○降誕
近代風俗,人子在膝下,每生日有酒食之會。孤露之后,不宜以此日為歡會。
梁元帝少時,每以誕載之晨,輒設齋講經。洎阮修容歿后,此事亦絕。太宗曾以
降誕日謂長孫無忌曰:“今日是朕生日。俗云:‘生日可喜樂’。以吾之情,翻
感思。”因泣下。中宗常以降誕宴侍臣貴戚于內庭,與學士聯句柏梁體詩。然則
國朝已來,此日皆有宴會。玄宗開元十七年,丞相張說遂奏以八月五日為千秋節,
百僚有獻承露囊者。是日皇帝御樓張樂,傾城縱觀,天下士庶皆為賞樂。其后又
改為天長節。肅宗因前事,以降誕日為天平地成節。代宗雖不為節,猶受諸方進
獻。今上即位,詔公卿議。吏部尚書顏真卿奏:“淮《禮經》及歷代帝王,無降
誕日,惟開元中始之。又復本意以為節者,喜圣壽無疆之慶,天下咸賀,放號節
日。千秋萬歲之后,尚存此日以為節,恐乖本意。”于是敕停之。
○金雞
國有大赦,則命衛尉樹金雞于闕下,武庫合掌其事。雞以黃金為首,建之于
亭之下。宣赦畢則除之。凡建金雞,則先置鼓于宮城門之左,視大理及府縣徒囚
至,則捶其鼓。案,金雞,魏晉已前無聞焉。或云始自后魏,亦云起自呂光。
《隋書·百官志》云:“北齊尚書省有三公曹,赦則掌建金雞!鄙w自隋朝廢此
官,而衛尉掌之。北齊每有赦宥,則于閶門前樹金雞,三日而止。萬人競就金雞
柱下取少土,云:“佩之利”。越數日間,遂成坑,所司亦不能禁。武帝即位,
大赦天下,其日設金雞。宋孝王不識其義,問于光祿大夫司馬膺之曰:“赦建金
雞,其義何也?”答曰:“按《海中星占》‘天雞星動,必當其赦!墒峭跻
雞為候。”其后河間王孝琬為尚書令,先是有謠言:“河南種谷河北生,白楊樹
頭金雞鳴!弊嫘⒒张c和士開譖孝琬曰:“河南、河北,河間也。金雞言孝琬為
天子,建金雞也。”齊王信之,而殺孝琬。登封嵩岳大赦,故為萬歲登封。壇南
有大檞樹,杪置金雞,因名樹為金雞。
○露布
露布,捷書之別名也。諸軍破賊,則以帛書建諸竿上,謂之露布。蓋自漢已
來有其名。所以名露布者,謂不封檢,露而宣布,欲四方速知,亦謂之露版。魏
武奏事云:“有警急,輒露版插羽。”是也。宋時沈璞(一作沈羨之)為盱眙太
守,與臧質共拒魏軍,不作露布。高宗怪而問之,答曰:“頃聞諸將獲賊二三驢
馬,皆為露布,臣每哂之。近雖仰憑威靈,得摧丑虜,斬擒不多,脫復高曳長縑,
虛張功捷,尤而效之,其罪彌甚。所以斂毫卷帛,解上而已!比粍t露版,古今
通名也。隋文帝時,詔太常卿牛宏撰《宣露布儀》。開皇九年,平陳,元帥晉王
以驛上露布。兵部請依新禮,集百官及四方客使于朝堂,內史令稱有詔,在位者
皆拜。宣露布訖,蹈舞者三,及拜郡縣皆同。自后因循至今不改。近代諸露布,
大抵皆張皇國威,廣談帝德,動逾數千字,其能體要不煩者,鮮云。
○匭使
則天垂拱元年,初置匭使之制。為方函四面,各以方色。東曰延恩匭,懷材
抱器,希于聞達者投之。南曰招諫匭,匡政補過,裨于政理者投之。西曰申冤匭,
懷冤受屈,無辜受刑者投之。北曰通玄匭,進獻賦頌,涉于玄象者投之。置匭使
一人,判官一人。諫議大夫或拾遺補闕充其使,專知受狀。每名進入以待處分,
余付中書及理匭使。使常以御史中丞或御史為之。初置,匭有四門,其制稍大,
難于往來。后遂小其制度,同為一匭,依方色辨之。漢時,陳廣為潁川太守,設
缿筩,言事者投書其中。匭亦缿筩之流也。梁武常詔于謗木肺石旁,各
置一函,橫議者投謗木函,求達者投肺石函,則今之匭也。初,則天欲通知天下
之事,有魚保宗者,頗機巧,上書請置匭,以受四方之書,則天悅而従之。徐敬
業于廣業陵作逆,保宗曾與敬業造刀車之屬。至是為人所發,伏誅。保宗父承暐
自御史中丞坐貶義州司馬。天寶中,玄宗以匭字聲似鬼,改匭為獻納使。乾元初,
復其舊名。
○定謚
太常博士掌謚,職事三品已上薨者,故吏錄行狀,申尚書省,考功?,下
太常博士擬議訖,申省,省司議定,然后聞奏。昔周公,文王之子,謚曰文公。
茍有令德,不嫌同謚。謚二字者,一字為質,一字為文;蛭幕蛸|,蓋出當時禮
官之意,非定例也。自漢魏以來,雖道德之重,先無爵者不加謚。晉代王遵上疏,
稱武官有爵必謚,甚失制度之本。自是公卿無爵皆謚。太宗朝鄭公魏征,玄宗朝
梁公姚崇、燕公張說、廣平公宋璟、郇公韋安石,皆謚為文貞二字。人臣美謚,
無以加也,非德望尤重不受此謚。有唐以來,五人同謚亦無嫌也。代宗朝吏部尚
書韋陟薨,太常博士程皓謚曰忠孝,刑部尚書顏真卿駁之:“出處事殊,忠孝不
并。已為孝子,不得為忠臣,忠臣不得為孝子。故求忠于孝,豈先親而后君移孝
于忠,則出身而事主。所以叱馭而進,不憚危險,故王尊為忠臣。思全而歸,恐
有毀傷,故王陽為孝子。則知晝之與夜本不相隨,春之與秋,豈宜同日且以為尚
書忠業高遠,羽儀前朝,百行之中,能事甚眾。議行稱謚,固多美名。何必忠孝
兩施,然后表德歷考前史,恐無此事。敢率愚見,請更商量。”皓執前議曰: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先于孝。孝于家則忠于國,愛于父則敬于君。脫愛
敬齊焉,則忠孝一矣。夫君臣上下不可以廢忠,事父母、承祭祀不可以虧孝。忠
孝之道,人倫大經?鬃釉唬骸孕⑹戮齽t忠!衷唬骸蛐⑹加谑掠H,中于
事君,終于立身!耸ト酥桃。至于忠孝不并,有謂而言:將由親在于家,
君危于國,奉親則孰當問主;赴國則無能養親。恩義相迫,事或難兼。故徐庶指
心,翻然辭蜀;陵母刎頸,卒令歸漢。各求所志,蓋取諸隨。至若奉慈親、當圣
代,出事主,入事親,忠孝兩全,誰曰不可豈以不仕為孝,舍親為忠哉!況忠孝
侯之傳鵲印,唐堯之代即有此官。伏念美名,請依前謚!庇兴静荒荞g焉。
○明堂
垂拱四年,則天于東都造明堂,為宗祀之所,高三百尺。又于明堂之北造天
堂,以侔佛像。大風摧倒,重營之;馂难蛹懊魈貌⒈M,無何,又敕于其所復造
明堂,侔于舊制。所鑄九州鼎,置于明堂之下。當中豫州鼎,高一丈八尺,受一
千八百石。其余各依方面,并高一丈四尺,受一千二百石,都用銅五十六萬七百
一十二斤。開元中,改明堂為聽政殿,頗毀徹,而宏規不改。頂上金火珠,迥出
空外,望之赫然。省司試舉人作《明堂火珠》詩。進士崔曙詩最清新,其詩云:
“正位開重屋,凌空大火珠。夜來雙月滿,曙后一星孤。”天凈光微滅,煙生望
若無。還知圣明代,國寶在神都!笔焚\入洛陽,登明堂,仰窺棟宇,謂其徒曰:
“大好舍屋!庇种钢T鼎曰:“煮物料處亦太近!变埬醣甲,明堂與慈閣俱
見焚燒。
○武監
開元十九年,置先師太公廟。春秋二仲上戊日釋奠,用張良配享,牲用太牢,
軒懸之樂,八佾之舞。出師將發日,皆引辭。京兆功曹盧若虛錄太公之后,姜氏、
呂氏、尚氏、齊氏、高氏、盧氏、柴氏、慶氏、國氏、紀氏、紹氏、禮氏、賀氏、
指氏、掌氏、歷氏、牽氏、晏氏、望氏、獻氏、易氏、章氏、謝氏、丁氏、申氏、
營氏、浦氏、萊氏、許氏、蓋氏、雍門氏、東門氏、子雅氏、子尾氏、子襄氏、
子牙氏、子功氏、□氏、公旗氏、公牛氏、盧滿氏、祭公氏、閭公氏、仲長氏、
章仇氏等四十八姓,刻石為記。禮部員外郎崔宗之制銘,立于廟門。天寶中,太
學中太學生張絅上書:“請于太公廟置武監。國子監相對,教習胄子。春秋釋
奠于先師太公,一如國學文宣王廟!睍鴮,不報。
○漳瀆
開元中,拾遺蓋匡朝上書:“以江、河、淮、濟,各能獨達于海,故受四瀆
之名。按《尚書注》云:‘漳水橫流入河。’今之此水與古有異,發源潞州,東
赴滄海。有逾淮、濟,合著瀆名。請以漳水為一瀆,并前為五。以淮水配西岳,
漳水配北岳,濟水配中岳。庶隨正方,各得其宜。陰陽克和,風雨時若!弊嗌,
不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