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gx.gif (2967 bytes)
 
 

                                 編輯:宗古

 

高 層 次 的 科 學(xué) 追 求
              
——評《李德裕文集校箋》
   
                                陶 敏 

    李德裕是中晚唐之際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文學(xué)家。他在文宗、武宗朝兩任宰相。四為節(jié)度使,革弊政,平叛亂,抑閹宦,固邊防,使日趨沒落的唐王朝出現(xiàn)了"小中興"的局面。稱得上是唐代最后-一位名相、賢相。但是由于他陷于當時的朋黨之爭,長期受到曲解、誤解甚至惡意的中傷攻擊,人們往往對他缺乏客觀公正的認識和判斷。傅璇琮、周建國二位先生長期從事李德裕與牛李黨爭的研究。有《李德裕年譜》(齊魯書社,1984年出版)等論著多種。他們在研究中認識到,要考察中晚唐的歷史與文學(xué),必須研究牛李黨爭的關(guān)鍵人物李德裕;而要了解李德裕。首先又必須對他的文集進行認真整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l月出版的《李德裕文集校箋》就是他們共同合作、長期研究的成果。

    《校箋》一書從底本的選擇到作品的箋校。都嚴格遵循前人所確立的學(xué)術(shù)規(guī)范,表現(xiàn)出謹嚴的態(tài)度和踏實的學(xué)風(fēng)。校箋者廣搜善本,了解到原為陸心源皕宋樓所藏并經(jīng)陸氏以月湖丁氏影宋抄本精校的明嘉靖刊本最為完善,遂幾經(jīng)周折,托請他人從日本靜嘉堂文庫拍來膠卷,作為整理工作的底本,并校以海內(nèi)唯一宋刻原本的殘本(北京文物出版社《常熟翁氏世藏古籍善本叢書》本,美國紐漢普什爾州萊姆的翁萬戈先生收藏)等各種善本及其他傳世文獻,在注意保存古本舊貌、廣泛摭錄異文的同時,盡可能正訛訂誤,既再現(xiàn)了李德裕集古本的海外遺存,又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廣集眾本之長的定本。在輯佚方面,《校箋》除收入《四部叢刊》本文集《李衛(wèi)公集補》外,還自出土碑志和傳世文獻中廣泛搜集了李德裕的佚作,編為《新補李德裕佚文佚詩》。在辨?zhèn)畏矫,校箋者深入研究了現(xiàn)存34卷本李德裕文集的編纂流傳過程,對后人所編《別集》10卷、《外集》4卷(亦即《窮愁志》)以及集外詩文中的偽作加以考察,一一辨明真?zhèn)。《校箋》的箋語則以作品系年和人物史事地理為重點,作了簡明扼要的考釋。在這方面,校箋者除充分利用了岑仲勉先生《會昌伐叛集箋證上》等今人成果外,還深入研究作品,廣泛查閱文獻,對許多問題作出了自己獨立的判斷。如卷四《授元晦諫議大夫制》、《授狄兼謨兼益王府傅……》就據(jù)《冊府元龜》卷四五七臺省部、卷七八0宮臣部有關(guān)記載以確定其寫作年代。又如《外集》4卷,前人因其中有偽文羼入而對全集持懷疑態(tài)度。箋語指出,外集《忠諫論》"諫大夫言婢不為主,白馬令言帝欲不諦"下有自注:"劉、李二人名各不便,故書其官。"其中"諫大夫"和"白馬令"分別指西漢人劉輔和朱云,其名分別和李德裕的祖父李棲筠、父親李吉甫之"筠"、"甫"二字同音,這應(yīng)當是文為李德裕作的確證,進而指出:"對《外集》應(yīng)本多聞闕疑的原則,不必遽下論斷,以審慎為是。"態(tài)度極為嚴謹。

    不難看出,新出版的《校箋》向讀者提供了一個既全備而又信實可靠的李德裕文集定本。但是,著者并不滿足于這一點,而是給自己提出了更高層次的科學(xué)追求,即透過文集的整理,進一步梳理中晚唐政治和文學(xué)發(fā)展的歷史線索,以廓清李德裕研究中的迷惘和困惑。于是,在《校箋》前言中,作者重點分析不中晚唐的政局,說明"牛李黨爭并不是單純的個人權(quán)力之爭,而是兩種不同的政治集團、不同政見的原則分歧",從而對李德裕在政治和文學(xué)兩方面的成就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評價。著者不但在文集的箋語中重點突出與當時史事有關(guān)的部分,即"以每篇寫作年月及歷史背景為主,考證有關(guān)的人物、事件、地理",而且在全書后附入了《李德裕年表》和《史書所載李德裕奏對及紀事》,在年表的會昌一朝部分,又分列《關(guān)于朝政、科舉與宗教》、《關(guān)于摧抑藩鎮(zhèn)》、《對回鶻、吐蕃等擾邊之對策》三個醒目的小標題,以突出李德裕秉政期間的政績。這就使《校箋》不僅"為中晚唐文史研究及李德裕研究的深入,提供信實可靠的史料",它本身也標志著中晚唐歷史和文學(xué)研究,特別是李德裕研究的深入。

    既恪守傳統(tǒng)的學(xué)術(shù)規(guī)范,又具有開闊的學(xué)術(shù)視野,將文獻考據(jù)和文史研究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乃是前所未有的開放化和信息化的時代,對古文獻整理工作者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正是在這方面,《校箋》為我們作出了良好的榜樣。


摘自《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總355期

                    
版權(quán)所有 北京國學(xué)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

webmaster@guoxue.com                          web@guoxue.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城县| 鄂尔多斯市| 澄迈县| 湟源县| 法库县| 新余市| 霸州市| 延寿县| 富阳市| 南昌县| 宜城市| 左贡县| 桑日县| 泉州市| 台安县| 南平市| 尤溪县| 五华县| 兴安盟| 孟津县| 安新县| 富锦市| 资溪县| 大渡口区| 江油市| 长泰县| 大英县| 合水县| 西昌市| 黄龙县| 鹤岗市| 塔城市| 沁水县| 桑植县| 茌平县| 齐河县| 云阳县| 德格县| 庆元县| 东城区| 沧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