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書院簡報
2000年第一期
自然之友綠色希望行動
![]() |
項目計劃書
一、 背
景
“自然之友綠色希望行動”是民間環保團體“自然之友”與“中國青基會”共同實施的環境教育項目。“自然
之友”建會五年來以推動環境教育、提高公眾環境意識為
己任,在活動中積累了一定環境教育的經驗,并擁有一批積極的環境教育志愿者。“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通過
十年的不懈努力,在全國建成了8000所希望小學,為大量的失學兒童提供了就學機會。
“自然之友”與“青基會”攜手,在希望小學傳播綠色的思想、理念和行為方式,共
同孕育新世紀的綠色希望。
二、
雙方責任和義務
1、 師資培訓子項目
“中國青基會”負責將“環境教育”列入希望小學師資培訓計劃中,保證每期培訓班的
課時;“自然之友”負責為培訓班環境教育內容提供師資。 2、
志愿者綠色希望行動子項目
“自然之友”負責募集行動經費、組織志愿者、提供教學計劃、策劃媒體宣
傳;“青基會”負責提供希望小學基礎數據、政策支持、網
絡資源和部分教學資料。 3、
參加綠色行動的志愿者要維護本項目及兩個組織的社會聲譽及形象。
三、項目管理
成立“自然之友綠色希望行動”協調小組。
組長:梁從誡 副組長:涂猛
四、實 施
1、
師資培訓子項目
“中國青基會”在制定每期培訓班培訓計劃時,通知自然之友。自然之友在會員內選擇合適人選為每期培訓班
授課。如“中國青基會”開辦多個培訓班,則“自然之友”
首先參與其中一個班的培訓,以后再根據情況擴大。
2、
志愿者綠色希望行動子項目(見下表)。
項目實施計劃表
項目階段 |
協 調
小 組 |
志愿者 |
|
自然之友 |
中國青基會 |
||
準備調查階段 |
★籌集資金 |
★提供北京及其附近20家希望小學的基礎數據 |
★填報申請表 |
實施階段 |
★確定2000年首批志愿者50人次 |
★與自然之友共同組織新聞發布會及媒體宣傳 |
★與相應小學聯絡,確定日程。 ★接受志愿者培訓 |
總結階段 |
★經驗交流會 |
★整理資料、總結經驗 |
|
跨文化學院《遠近叢書》首發式
2000年2月15日,中國文化書院跨文化學院與上海文化出版社在北京大學勺園召開了《遠近叢書》首發式。我國著名學者費孝通、季羨林、張芝聯、張世英、著名畫家范曾和法國駐華大使毛磊,以及由法國人類進步基金會主席福朗索瓦·阿斯蒂耶、巴黎DDB出版社人文書籍主編馬克·布歇等六位法國同行都參加了這次盛會。
這套叢書包括《生死》《自然》《夜》《夢》四種,是中國和法國學者提倡文化多元溝通的第一個成果。每本書都由一位中國學者和一位法國學者撰寫,譯成法文和中文在法國和中國同時出版。這套書八位作者的共識是:只有承認并保護文化差異,促進各種文化體系之間的相互理解、吸取、借鑒,并在相互參照中進一步認識自己,人類文化才能發展,才能避免災難性的文化沖突及其所可能導致的戰爭。他們認為這種溝通和理解不能僅限于較小的“精英”圈子,而應該在更廣泛的讀者群中進行;這套書的讀者對象就是鎖定在大學生和中學老師的范圍內。要使更廣大的讀者有興趣,就必須談論廣大人群共同關心的問題;而且應從人人都能感受到的個人具體經歷出發,而不是脫離實際地講大道理。
叢書定名為“遠近叢書”,意思是從遠處往近處看,又從近處往遠處看,這是第一次嘗試兩個完全不同文化、不同經歷,也從未謀面的人在同一本小書中談同一個問題,以一種交錯的眼光互看互識。這種做法當然不能不依靠翻譯。“叢書”一般是請懂漢語的法國人作中譯法,懂法語的中國人作法譯中。法文版已于去年九月推出,銷路不錯,已經再版,并由一家意大利出版社購買了在意大利出版的版權,可見翻譯并不構成閱讀的太大障礙。叢書第二輯也在積極準備中,包括《味》、《美》《建筑》三本;計劃在今年上半年發行。明年出兩集,包括《激情和愛》、《旅游》、《人與科學》、《天》、《家》、《童年》等選題。
《跨文化對話》第4期目錄(定稿)
卷頭語 樂黛云、李比雄
海外專遞
尋求溝通的語言
(意)艾柯 意大利著名作家、學者
世紀與寬恕
(法)德里達 法國著名學者
圓桌會議
世紀之交談精神與信仰 湯一介、李震(臺灣前輔仁大學校長)、劉小楓(香港
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學術總監)、鄧守成(英國伯明
翰大學教授)、錢文忠(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樂黛云等
前沿碰撞
在雙方對話中認識自己 (法)毛磊 法國駐華大使
比較文學方法論及新世紀發展前景 (法)謝弗萊(巴黎第四大學資深教授)、錢林森
比較文學走向總體研究之我見 蕭兵(淮陰師范學院教授)
建構性的后現代思想 (加)梁燕城 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主席、《文化中國》主編
多聲道
21世紀的世界文化:耗散結構和老子
(日)中西進
為什么西方人研究哲學不能繞過中國? (法)法朗索瓦-于連
論中國人的憂郁
(德)顧彬(德國波恩大學東亞系教授)
文化透視
大美不言(上、下)
范 曾(著名畫家,南開大學藝術史博士生導師)
誤讀,在抽象畫中造就的戲劇性 祖 慰(自由作家)
悲秋:中國古典詩學研究之一 (法)郁 白(漢學家,法國使館駐上海總領事)
說東道西
漫游者的故事(一)
王以培(旅法青年學者)
巴黎的騷味 陳躍紅(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歷史回顧
扣擊中國之門(下)
(西班牙)卡梅洛-利松-托洛薩那
要藉時評
德布雷與中國知識分子問題
周憲(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讀德布雷《教師、作家、名流:現代法國知識分子》
信息窗
《遠近叢書》首發式在北京舉行
外國作家與中國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召開
中國文化書院2000年新聘導師名單
錢理群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萬俊人 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
陳 來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葛兆光 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
王岳川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陳平原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何懷宏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鄧正來 原《中國社會科學輯刊》主編
閻步克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李 零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劉 東 北京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楊旭清 北京興大科學系統公司總經理、
楊卓舒
卓達集團公司總裁,卓達大學校長
嚴 平 人民出版社第三編輯室副主任
錢文忠 香港漢語基督教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