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對聯不難,出精品不易。因此多讀、多記古今名聯是有益的。這里僅選擇在楹聯藝術與技巧方面有特色的一些對聯,與讀者共同賞析。
1、大量使用重字
明顧憲成題東林書院聯(《名聯談趣》275)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001100,0011)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110011,1100)
顧憲成(1550-1612),字叔時,無錫人。萬歷進士,累官至吏部文選郎中。以事被斥,在無錫創辦東林書院,講學之余,往往諷議朝政。上聯將讀書聲和風雨聲融為一體,既有詩意,又有政治意義。下聯以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風對雨,家對國,耳對心,
極其工整,特別是連用疊字,如聞風聲雨聲讀書聲,響成一片。
此聯特色為連用重字,第一句是七言句式(0011100/1100011)。
上句(0011100)風聲(00)雨聲(11)讀書聲(100)
下句(1100011)家事(11)國事(00)天下事(011)
其中第二個“聲/事”(0/1)在節奏點上,與句式(1/0)不同,因“聲/事”為重字,可“覆蓋”格式,并不違律。
南京燕子磯永濟寺(《楹聯叢話》卷六)
松聲竹聲鐘磬聲,聲聲自在(0011100,0011)
山色水色煙霞色,色色皆空(1100011,1100)
《楹聯叢話》云:燕子磯本在江中,近因沙灘日長日寬,遂離江稍遠。有高閣凌空而立,俗所稱鐵鎖鏈孤舟者,今鐵索尚存,猶令人不可方物。旁有永濟寺。
以上兩聯結構相同,都采用七四倒接和重字自對結構,藝術手段相同,但思想風格迥異。前者入世,后者出世;前者與東林書院學風相稱,后者與永濟寺宗教氣氛相宜。就藝術水平而言,均為精品,絕對不可更換。
2、兩字顛倒自重自對
彭元瑞紀曉嵐合作萬松嶺行宮聯(《楹聯叢話》卷二)
八十君王,處處十八公,道旁介壽(1100,11100,0011)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節,塞上稱觴(0011,00011,1100)
《楹聯叢話》云:乾隆中,每歲巡幸熱河,必于中秋后一日進哨(即木蘭圍場也),重陽前后出哨。蹕路所經,有所謂萬松嶺者,滿山皆松,為重九日駐蹕登高之所,歲以為常。庚戌歲,上進哨時駐此,周覽行宮,顧謂彭文勤公,令將舊懸楹帖悉易新語,期以出哨登高時親閱。公連日構思,偶于行殿正中得句云:“八十君王,處處十八公道旁介壽”謂貼“萬松嶺”也,而難其對。因以片紙馳價,屬紀文達公成之。文達公笑曰:“蕓楣又來考我乎?”即令來價立待,封紙付還。文勤公啟視,則已就余紙寫成對語矣。句云:“九重天子,年年重九節塞上稱觴”嘆曰:“曉嵐真勝我一籌矣!”回鑾日,此聯果大蒙稱賞,特賜文勤公以珍物八事。公跪辭曰:“此出句是臣所撰,而不能對;對語實紀某所撰。請移以賞紀某。”上曰:“兩邊語皆好,汝自應領賞。”即另發一分賜文達公。余聞之程蘭翹師云。
由上可知,此聯由彭元瑞出句,由紀曉嵐應對,時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重陽節前。聯文是乾隆八十壽辰的頌詞,妙在切人(乾隆)、切地(萬松嶺)、切時(重陽節),而且采用了拆字(松為十八公)、疊字(處處,年年)和兩字顛倒自重自對(八十,十八;九重,重九)的高度技巧,雖為應制之作,可稱對聯極品。
此聯為壽聯,用四言句祝頌最合適,中間插五句使全聯端莊而有生氣,加上文字游戲,就更加有趣了。
3、三三七結構
方地山春聯
出有車,食有魚,當代孟嘗能客我(110,110,1100011)
金未盡,衣未敝,今年季子不回家(001,001,0011100)
方地山是袁世凱的西席,袁寒云的老師。有一年除夕,他寫了這副春聯貼在住房門上,對東家款待表示滿意,還打個照呼,今年過年不回家了。對聯可以把想說又不好意思當面吹捧的話,引經據典,堂而皇之寫出來,而且非常得體。方地山把東家捧為孟嘗君,自比蘇秦,既夸了東家,又夸了自己,在政治上當然不足為訓,但在藝術上確是杰作。
此聯用典非常講究。上聯用《馮煖客孟嘗君》故事,下聯用《蘇秦以連橫說秦》故事,均出自《戰國策》(見《古文觀止》)。讀這副對聯等于重溫了兩篇名著。
此聯由兩個三言句式和一個七言句式構成。從結構上可以看出:兩個三言句式(110,110/011,011)與七言句式(1100011/0011100)的前三位相重。兩個三言句式可視為七言句式的部分重復,所以朗讀時,節奏鮮明,聲律非常協調。
此聯根據王君實先生四十年代講課時筆記。另一版本(《名聯談趣》284)下聯稍有不同:“金未盡,衣未敝”作“裘未敝,金未盡”;“
不回家”作“不還家”。
隱名老人題西部影視城古堡龜卦
河出圖,洛出書,萬古文明昭日月(110,110,1100011)
觀乎天,察乎地,一時法象定乾坤(00*,001,0011100)
寧夏銀川市鎮北堡有一座“西部影視城”,《紅高梁》等電影就是在那里拍攝的。該城新堡有一條仿舊商業街,滿街都是店鋪,有茶館、酒樓、布店、錢莊、藥鋪、卜堂等等。每家店鋪都有一副商業聯。此聯為北京易學家所作,采用三三七結構,對仗工整,文辭典雅,一看便知是算命先生的卜堂。
4、用韻聯
對聯不要求用韻,用韻后別有風味,但同邊句腳只能全平或全仄了。
朱熹贈漳州某士子(《楹聯叢話》卷一)
東墻倒,西墻倒,窺見室家之好(001,001,110011)
前巷深,后巷深,不聞車馬之音(010,110,001100)
朱熹是宋代理學家,但他的對聯很有人情味。此聯描繪一個窮讀書人,居住條件雖差,但家庭和睦,生活愉快;雖然沒有人去拜訪他,倒可以安心讀書。上聯寫得有點夸張,但對比強烈。這副對聯,大概是最早的用韻聯。
此聯在結構上頭兩句采用三言句式,類似民謠,可以吟唱,別有一番風味。
梁章鉅題藤花吟館(《楹聯叢話》卷十二)
有客醉,無客睡,福簡簡,吁可愧(111,011,111,011)
長歌粗,短歌疏,詩平平,聊自娛(000,100,000,010)
此聯掛在“藤花吟館”,記錄了58歲引疾歸里后,在福州的生活和自我評價。
梁章鉅題草堂(《楹聯續話》卷二)
客來醉,客去睡,老無所事,吁可愧(001,011,0011,011)
論學粗,論政疏,詩不成家,聊自娛(110,110,1100。110)
此聯是十年后對藤花吟館聯的修改,懸掛在浦城的“草堂”,時年68歲。將第三個三言句改為四言句,與最后一個三言句可以合成七言讀,節奏有了變化。從以上兩聯可以了解,梁章鉅在詩藝和聯藝兩方面都是下了功夫的。
何淡如題廣東佛山賽會(《名聯談趣》54)
新相識,舊相識,春宵有約期方值,試問今夕何夕,一樣月色燈色,該尋覓
這邊游,那邊游,風景如斯樂未休,況是前頭后頭,幾度茶樓酒樓,盡勾留
(001,001,0011001,110101,111101,001)
(100,100,1100110,110010,010010,100)
何淡如,生于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同治元年(1862)考取舉人,一度出任高要縣學教諭,其后即在省港以教學維生。
此聯寫出了民間歡樂的元宵節情景,用韻后加強了歡快浪漫的氣氛。燈月交輝,游人如織,多么美好的春夜。
此聯在結構上與眾不同,無法納入規范句式,僅作特例參考。
5、哀感頑艷的挽聯
吳養涵挽胡粹士聯
哥了了無言,潦草文章拼命酒(11100,1100011)
子歸歸不得,落花風雨葬魂詩(00011,0011100)
錢鐘書先生在《槐聚詩存》中有一詩,題為《鄉人某屬題哭兒記,兒從軍沒緬甸,其家未得耗,叩諸乩,神降書盤曰,歸去來兮,胡不歸》云:
一篇破體寫哀呻,淚墨模糊兩不分。空讖歸來陶令句,莫知存沒李華文。
茫茫入夢應迷向,惻惻吞聲竟斷聞。四萬義軍同日盡,世間兒子漫紛紛。
詩中所說“鄉人某”,即胡粹士也。胡粹士(1888-1946),太倉沙溪人,1913年春赴美留學,獲電機工程碩士學位。回國后任上海南洋大學(1927年改名交通大學)教授兼圖書館館長。抗戰期間愛子敬侃殉職緬甸,因作《哭兒記》以文志痛,借酒澆愁。
據報載:抗戰期間,為保衛滇緬公路,中國遠征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據當時統計:“遠征軍出征時總兵力約十萬人,回國時僅有四萬人左右。”僅杜聿明第五軍4.2萬人中就犧牲了2.1萬人,占全軍總數的一半。當時滇緬公路戰線兩側,尸橫遍野,血流成河,慘不忍睹。杜聿明在踏上祖國土地的瞬間,跪地嚎啕,深感代價的慘重。
吳養涵先生系太倉知名學者,古典文學功底深厚,曾任太倉圖書館館長,太倉中學國文教師。此聯作于1946年。上聯含義是“老兄無聲無息地走了,留下的是《哭兒記》和拼命喝酒的悲痛形象”。下聯含義是“令郎想回也回不來了,只有讓風雨中的落花把您的詩魂埋葬。”
此聯寫得有聲有色,唯美唯哀。以“落花風雨”對“潦草文章”非常工麗。“哥了”諧音“吉了”,又名“了哥”,是嶺南一種“能言”的鳥,與“了無言”對照;
“子歸”諧音 “子規”,又名杜鵑,與“歸不得”對照。因此,“哥了了無言”和“子歸歸不得”都是雙關語。而且用了疊字,如聞嗚咽之聲,悲痛之情,溢于言表,堪稱挽聯精品。在結構上,此聯五言句(11100/00011)由(11/00)(100/011)合成,將二言末字與三言首字設計成“疊字”(“哥了,了無言”/“子歸,歸不得”)是此聯對仗藝術最精彩之處。
此聯由太倉書法家胡繩祁先生提供,否則將淹沒無聞矣。
小鳳仙挽蔡鍔聯(《對聯格律·對聯話》)
萬里南天鵬翼,直上扶搖,那堪憂患余生,萍水姻緣成一夢
幾年北地燕支,自悲淪落,贏得英雄知己,桃花顏色亦千秋
(110011,1100,001100,1100011)
(001100,0011,110011,0011100)
此聯情文并茂,款款道來,兒女情長而不減英雄本色。論者以為非小鳳仙所作,究竟出自何人手筆尚待考證。燕支即燕脂,與鵬翼相對。因緣比姻緣意義更廣。
6、李調元題北京四川會館(《對聯格律·對聯譜》第298頁)
此地可停驂剪燭西窗偶話故鄉風景劍閣雄峨嵋秀巴江曲錦水清漣不盡名山大川都來眼底
入京思獻策揚鞭北道難望先哲典型相如賦太白詩東坡文升庵科第行見佳人才子又到長安
(11100,1100,110011,110,001,001,1100,0*1*00,0011)
(00011,0011,001100,001,110,100,0011,110011,1100)
李調元四川綿州(今綿陽)人,字雨村,號墨莊,乾隆進士,官潼商道。李調元來京會試,適逢四川會館落成,懸獎征聯,此聯一舉奪標。
上聯話四川山水之雄之秀,下聯望四川人文之盛之優。主題鮮明,用詞典雅,鄉情濃郁,抱負非凡。“偶話”與“難望”的用法,非常得體。是才士工麗之作。
“剪燭西窗”用李商隱《巴山寄北》詩:“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升庵科第”指明楊慎,字用修,號升庵,年二十四,登正德間廷試第一,故云。
如果把三個三言句和一個四言句式合并成兩句,此聯結構為標準的“馬蹄韻”:
(1100,1100,0011,0011,1100,1100,0011)
(0011,0011,1100,1100,0011,0011,1100)
7、何紹基題岳陽樓聯(《名勝鑒賞詞典》第109頁)
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愴然涕下
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氣爽岳州城東道巖疆潴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1*00,---0011,---1100,---1100,---0*11,0000,1000,111*0,110011)
(001*,---1100,---0011,---0011,---1100,0101,1101,00011,001100)
何紹基(1799-1873),字子貞,號東洲,湖南道州(今道縣)人,道光十六年(1836)進士,官編修,博涉群書,書法自成一家。
上聯舉詩、儒、吏、仙、四個歷史人物,生發感慨;下聯就湖、江、山、城、四種不同物體,引出思考。起勢奇特,行文跌宕,隨心所欲,余味無窮。悠悠歷史,浩浩江水,不勝感慨系之。是陳子昂一類人物,豪放之作。
“杜少陵五言絕唱”指杜甫《登岳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范希文兩字關情”指范仲淹《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中的“憂”,“樂”兩字。滕子京百廢俱興是指范仲淹《岳陽樓記》“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指呂洞賓,曾三過岳陽樓。
唐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悵愴然涕下”。
此聯結構似不嚴密而嚴密,平仄似不注意而注意。第一句是單句,緊接的四個七言句,相當于一個四言模式(0011,1100,1100,0011/1100,0011,0011,1100),最后四句也是一個相同的四言模式
,不過略有變化而已。由此可見,有些名士之作,表面上似乎不受格律拘束,實際上還是非常尊重格律的。
8、鄭板橋六十自壽聯(《楹聯叢話》卷十二)
常如作客,何問康寧,但使囊有余錢,甕有余釀,釜有余糧,取數葉賞心舊紙,放浪吟哦,興要闊,皮要頑,五官靈動勝千官,過到六旬猶少
定欲成仙,空生煩惱,祗令耳無俗聲,眼無俗物,胸無俗事,將幾枝隨意新花,縱橫穿插,睡得遲,起得早,一日清閑似兩日,算來百歲已多
( 0 0 1 1,1 1 0 0,- - 1 1 0 0,0 0 1 1,1 1 0 0,- 1 1 0 0 1
1,1 1 0 0,
- - 1,- - 0,0 0 1 1 1 0 0,1 1 0 0 1 1)
( 1 1 0 0, 0 0 1 1,- - 0 0 1 1,1 1 0 0,0 0 1 1,- 0 0 1 1 0
0,0 0 1 1,
- - 0, - - 1,1 1 0 0 0 1 1,0 0 1 1 0 0)
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乾隆元年(1736)進士,官范縣、濰縣知縣,“揚州八怪”之一,工畫蘭竹,書法別成一格。
此聯雖稱“六十自壽”,實系述懷詠志。寫得灑脫有致,既有養生之道,又有樂生之情。聯如其人,顯示了鄭板橋的個人風格。
此聯結構可分四群:
(a)常如作客,何問康寧(0 0 1 1,1 1 0 0)
定欲成仙,空生煩惱(1 1 0 0, 0 0 1 1)
此群是四言模式的前一半,句腳(1,0/0,1)可與(2)連接;
(b) 但使囊有余錢,甕有余釀,釜有余糧(- - 1 1 0 0,0 0 1 1,1 1 0 0)
祗令耳無俗聲,眼無俗物,胸無俗事(- - 0 0 1 1,1 1 0 0,0 0 1 1)
此群是四言模式的前三句,句腳(0,1,0/1,0,1)可與(1)連接;
(c)取數葉賞心舊紙,放浪吟哦(- 1 1 0 0 1 1,1 1 0 0)
將幾枝隨意新花,縱橫穿插(- 0 0 1 1 0 0,0 0 1 1)
此群是四言模式的前一半,句腳(1,0/0,1)
(d)興要闊,皮要頑,五官靈動勝千官,過到六旬猶少
睡得遲,起得早,一日清閑似兩日,算來百歲已多
(- - 1,- - 0,0 0 1 1 1 0 0,1 1 0 0 1 1)
(- - 0,- - 1,1 1 0 0 0 1 1,0 0 1 1 0 0)
此群是一個四言模式。句腳(1,0,0,1/0,1,1,0)句腳(1,0,0,1,0,1,0,1,0,0,1/0,1,1,0,1,0,1,0,1,1,0)群腳(0,0,0,1/1,1,1,0),與昆明大觀樓長聯群腳完全一致。
9、昆明大觀樓長聯
昆明大觀樓長聯是楹聯史上令人矚目的里程碑。它標志著:楹聯足以與詩詞曲賦駢文并駕齊驅,爭妍媲美。聯曰: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孤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大觀樓長聯在楹聯史上的地位,不在于“長”,而在于創造了楹聯結構的完美典型。
其特點是:以四言模式為基礎,通過在不同位置添加不同數量領、襯字的方法,構建了三組不同形式的同邊自對。對仗工麗多姿,聲調蕩氣回腸。
全聯共180字,36句;每邊90 字,18句(領、襯字與所在句合為一句)。其結構可按 “起、承、轉、合” 分為4群。每群4句或6句,相當于一個或一個半四言模式。我們把(0011,1100,1100,0011/1100,0011,0011,1100)稱為四言模式;把四言模式的反向(1100,0011,0011,1100/0011,1100,1100,0011)稱為反向四言模式,把每群最后一句句腳稱為“群腳”。現各群結構分述如下:
第一群“起”: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
1 1 1 0 0 0 0 1 1 0 0 1 1 - 0 0 1 1 0 0
0 0 0 1 1 1 1 0 0 1 1 0 0 - 1 1 0 0 1 1
上聯描繪滇池景色,一望無際;下聯追憶云南歷史,百感交集。
此群第一句用五言句式。五言句式是四言句式的擴展,并與第三、第四兩個四言句式自然相接。第四句是加一字領的六言句式。六言句式也是四言句式的擴展。如果將擴展部分忽略不計,其結構是一組反向四言模式:
(1100,0011,0011,1100/0011,1100,1100,0011)
句腳(0,1,1,0/1,0,0,1),群腳(0/1)
第二群“承”:
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
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
- 0 0 1 1 1 1 0 0 1 1 0 0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0 0
- 1 1 0 0 0 0 1 1 0 0 1 1 1 1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上聯眺望四周遠山,浮想聯翩,乘興將視線轉向下面要重點描繪的滇池風光。下聯借四個朝代的典故作出“偉烈豐功,總歸一空”的議論,為下面藝術渲染定下基調。
此群前四句結構是加一字領的四言模式:
(0011,1100,1100,0011/1100,0011,0011,1100)
句腳(1,0,0,1/0,1,1,0)
此群后兩句是四六句式,由于六言句是四言句的擴展,其結構是四言模式的前半部:
(0011,1100/1100,0011)
句腳(1,0/0,1)
這兩句不僅在文意上發揮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在聲律上改變了“群腳”的平仄,使原來群腳是(1/0),增加兩句后,群腳成為(0/1)。
第三群“轉”:
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
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
- 1 1 0 0 - - - 0 0 1 1 - 0 0 1 1 - - - 1 1 0 0
- 0 0 1 1 - - - 1 1 0 0 - 1 1 0 0 - - - 0 0 1 1
上聯將滇池無限風光簡約化,蟹嶼螺洲,蘋天葦地,形象生動。下聯將歷代興亡哲理藝術化,珠簾畫棟,斷碣殘碑,對比強烈。
如果將領、襯字忽略不計,此群在結構上仍然是一組反相四言模式
(1100,0011,0011,1100/0011,1100,1100,0011)
句腳(0,1,1,0/1,0,0,1),群腳(0/1)
第四組“合”:
莫孤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 - - 0 0 1 1 1 1 0 0 1 1 0 0 0 0 1 1
- - - 1 1 0 0 0 0 1 1 0 0 1 1 1 1 0 0
上聯從稻香觸發,聯想滇池四時美景,艷若驕陽。下聯從疏鐘驚醒,返回現實人生,凈如秋水。
如果將三字領忽略不計,此群結構是一組四言模式
(0011,1100,1100,0011/1100,0011,0011,1100)
句腳(1,0,0,1/0,1,1,0)群腳(1/0)
全聯結構如下:
1 1 1 0 0 0 0 1 1 0 0 1 1 - 0 0 1 1 0 0
0 0 0 1 1 1 1 0 0 1 1 0 0 - 1 1 0 0 1 1
- 0 0 1 1 1 1 0 0 1 1 0 0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0 0
- 1 1 0 0 0 0 1 1 0 0 1 1 1 1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 1 1 0 0 - - - 0 0 1 1 - 0 0 1 1 - - - 1 1 0 0
- 0 0 1 1 - - - 1 1 0 0 - 1 1 0 0 - - - 0 0 1 1
- - - 0 0 1 1 1 1 0 0 1 1 0 0 0 0 1 1
- - - 1 1 0 0 0 0 1 1 0 0 1 1 1 1 0 0
上聯句腳(0,1,1,0,1,0,0,1,1,0,0,1,1,0,1,0,0,1)
群腳(0,0,0,1)
下聯句腳(1,0,0,1,0,1,1,0,0,1,1,0,0,1,0,1,1,0)
群腳(1,1,1,0)
孫髯昆明大觀樓長聯,以空間與時間為兩條主線,使自然景色,歷史滄桑,與藝術心靈,融為一體。令人百讀不厭,余味無窮,歷久彌新,嘆為觀止。
大觀樓長聯為最佳對聯結構提供了經典模式。因為四言模式包含“句式生成基礎”和“句式連接方式”這兩個互相聯系的結構因素。就句式生成基礎而言,四言句式逐字向前擴展,可生成五言、六言、七言句式。就句式連接方式而言,從四言模式最后一句開始,逐句向前增長,其句腳是每邊四句和四句以下一切對聯句腳安排的最佳選擇。
對于每邊五句或五句以上的對聯,當然可以按四言模式循環反復的方式,亦即按“馬蹄韻”規則安排句腳。
但是,當四言模式成為長聯分群的基本單位時,“群腳”(即每群最后一句的句腳)又成為全聯聲律的關鍵。大觀樓長聯的群腳(0,0,0,1/1,1,1,0),不是偶合,而是聲律的需要。亦即上聯
“群腳”除最后一個是仄(1)以外,其余都是平(0);下聯 “群腳”除最后一個是平(0)以外,其余都是仄(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