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同組合帶來的人物情緒變化解讀
(一)半集中、半開放式
這是作者本人認可的構圖形式,因為它表現了三種人群狀態。第一組中,鐵拐李專心地、注意力集中地注視著正在吹奏曲子的韓湘子,何仙姑亦在同樣傾聽,韓湘子則專心地演奏,曹國舅則一邊伴唱,一邊打著竹板節奏。漢鐘離則側耳傾聽,呂洞賓仰頭傾聽,并與漢鐘離交流著感受。而藍采和與張果老則神在畫外,仿佛被畫外天空中飛過的大雁的鳴叫聲吸引而跑神。這樣形成了以韓湘子為中心,一部分注意力非常集中,一部分人注意力十分分散的精神狀態。
(二)半集中式:
由于構圖的變化,人物在這里的情緒則又完全與上不同了。請看分析:在這里,韓湘子成了絕對的人群中心,由于將上組畫中的張果老與藍采和構圖左移,所有人物都精力集中在韓湘子身上。但不同的是,所有人都在聽,又都不在聽,各有所思,因而卻沒有人像上幅那么注意力集中。并且由于漢鐘離與呂洞賓挪到了最右邊,變成了他倆正在分離主題閑聊。唯有進步的是,何仙姑似乎隨樂曲曼妙起舞了。
(三)集中式:
此組合,所有人物精力都集中在韓湘子身上。張果老由上組中騎驢散漫地悠閑著,變成了從遠處聞笛聲匆匆趕來。除何仙姑的舞姿外,藍采和低聲吟唱著,曹國舅打著節奏的快板,呂洞賓引吭高歌,漢鐘離由上組畫中的開小差變成了向鐵拐李夸獎著韓湘子。
(四)開放式:
在這組畫面里,大家不再以韓湘子為中心。漢鐘離雖在畫面中心,卻與本畫無關,似乎正在沖觀眾講述著八仙的各自不同經歷,直接神情游離于畫外。而眾八仙也各自分散地閑呆著。
(五)均衡式:
眾人雖注意力集中在韓湘子身上,但精神全然不集中,似乎各有心事。韓湘子的彈奏也全然不賣力,似乎笛聲遙遠而忽有忽無。而張果老已急不可奈地離去。漢鐘離似乎也轉身欲走。
(六)團塊式:
眾八仙以漢鐘離為中心的分割情緒。左半幅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正唱著世態炎涼歌,點化人看破紅塵。右半幅的漢、何、張、藍似乎正聽到從遠處趕來的韓湘子笛聲而回顧去察看。韓湘子在此不再是靜靜地彈奏,而是匆匆從遠方趕來聚會。
(七)散漫式:
在這組畫中,所有的人物不再聚合,全在各自干著自己的事。例如,曹國舅沖著畫外的鳥唱快板詞,漢鐘離沖觀眾方向笑瞇瞇地想著心事,呂洞賓看著天上的白云愣神,藍采和邊采花邊看著蝴蝶,韓湘子邊吹曲,邊琢磨著怎樣改進曲子更完善,張果老看著大雁欲跟著走,鐵拐李向畫外走去,何仙姑提醒著師傅什么……。
(八)傳統輕松式:
這是最常見的古代小說話本中插圖繡像的形式,以小組形式地集體開小差。藍采和和曹國舅在探討打竹板的方法,漢鐘離與呂洞賓交流著成仙得道的方法,鐵拐李卻正在指導著韓湘子吹笛子的要領,何仙姑告訴張果老大雁為何南飛……。
由于八組不同的構圖,又由于潑墨人物的模糊學范疇精神狀態,然卻形成八組完全不同的人物活動場景,形成截然不同的情緒變化動作,傳統國畫的精妙之神顯露無余。
這八幅可組合六十四種組合,但主要的這八種組合具典型性,這正是中國畫人物類別與西方諸畫同類別的本質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