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道教、古文論談片》
臺灣文津出版社 1994年出版 |
《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
中華書局 1997年版 |
《羅宗強古代文學思想論集》
汕頭大學出版社 1999年版 |
《古代文學理論研究概述》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2年版 |
《隋唐五代文學史》(與郝世峰、李劍國、項楚合作)上、中冊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1994年版 |
在上述著作中,《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獲全國高等學校首屆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1995年);《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tài)》獲第二屆全國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1998年)。
|
論文 |
《樂記的藝術(shù)思想》
刊于《河北日報》1962年9月4日 |
《非〈文心雕龍〉駁議》 刊于《文學評論》1978年第2期 |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飾—李白審美理想蟸測》
刊于《文學
理論研究》第一輯
1979年12月 |
《中國古代詩歌風格論的一個問題》 刊于《文學評論叢刊》第五輯
1980年3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
《評〈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
兼論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中的
一些問題》
刊于《中國社會科學》1982年第3期
|
《隋代文學思想平議》
刊于《古代文學理論研究叢刊》第7輯 1982年11月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
《論盛唐文學思想》
刊于《天津師專學報》1983年第1期 |
《論唐大歷初至貞元中的文學思想》
刊于《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3年第3期 |
《詩的實用和初期的詩歌理論》刊于《文學遺產(chǎn)》1983年第4
期 |
《唐代文學發(fā)展中的幾個理論問題》刊于《中國社會科學》1984
年第5期 |
《論唐貞元中至元和年間尚怪奇、重主觀的詩歌思想》刊于《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九輯
1984年4月 |
《牛希濟〈文章論〉與唐末五代倡教化的文學主張》 刊于《天津社會科學》1984年第5期 |
《讀〈荘〉疑思錄》
刊于《南開學報》1985年第2期 |
《“新樂府運動”種種》
刊于《光明日報》1985年11月19日 |
《一九八四年唐代文學理論研究綜述》 刊于《陜西師大學報》1985年第2期 |
《從思維形式看中國古代詩論的一個特點》刊于《社會科學戰(zhàn)線》 1986年第1期 |
《古文運動何以要到韓、柳出來才開了新局面》 刊于《唐代文學論叢》總第七輯
1986年 |
《讀〈文心雕龍論稿〉隨想》 刊于《文學遺產(chǎn)》1987年第1期 |
《李白與道教》
刊于《文史知識》1987年第5期 |
《儒學的式微與士人心態(tài)的變化》刊于《中國文化》創(chuàng)刊號
1989
年12月
中華書局(香港)出版 |
《論阮籍的心態(tài)》
刊于《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0年第4期 |
《正始玄風與正始文學思想》
刊于《文史知識》1990年第6期 |
《路越走越遠——研究中國古代文學思想史的體會》刊于《文史
知識》1990年第10期 |
《也談李白與〈長短經(jīng)〉》 刊于《中國李白研究》1990年集(下)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1年6月出版 |
《嵇康的心態(tài)及其人生悲劇》
刊于《中國社會科學》1991年第2期 |
《陶淵明:玄學人生觀的一個句號》 刊于《南開學報》1991年第2期 |
《老人不再耳提面命(評袁行霈〈中國文學概論〉)》 刊于《讀書》1991年8月號
|
《〈唐詩論學叢稿〉序》 刊于傅璇琮《唐詩論學叢稿》卷首,黑
龍江人民出版社
1992年報1月出版
又刊于《光明日報》199
年日
又選入段吉福編《運化細推知有味》,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
《劉勰文體論識微》 刊于《文心雕龍學刊》第六輯 齊魯書社1992年出版 |
《從〈荘子〉的坐忘到唐人的煉神服氣》 刊于《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
代化》
1993年第3期 |
《李白的神仙道教信仰》 刊于《中國李白研究》1991年集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3年4月出版 |
《劉勰文體論識微》(續(xù)篇) 刊于《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第二輯)
臺灣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出版 |
《漢魏文章與洛陽》
刊于《文史知識》1994年第3期 |
《我們非常需要不尚空談的書—讀蔣寅〈大歷詩風〉札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