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傳世藏書》序(日文版)
王利器
承東瀛朋友盛情,應邀為日本出版《關于傳世藏書》一書作序,雖久病難持,然未敢有卻。先直敘此事,再略抒己見,冀不負厚望。
《傳世藏書》之編纂出版,誠近年中國文化界罕有之盛事。我忝列主編之列,親預其中數書點校之責,并常司坐以待問之職,歷經數載,其書其事,雖不盡知,然亦多聞矣,以予所見,略有三美,可供同好,請罄其說如左:
《傳世藏書》誠現代切用之叢書。叢書之編,中國自來獨具傳統。
《四庫全書》、《四部叢刊》、《叢書集成》,乃其大者。《傳世藏書》遠搜近紹,博取歷代,總匯四部,所取要籍,數逾千種,字近三億。關涉中國古代眾多學科,大都包舉其中,小說、醫學、雜史、文集諸類,所取甚眾,尤多當今實用之冊,此與舊叢書之重經寶史,迥然有別。典藏插架,便成文史武庫,不必他求,學人由此登堂入室,非止足窺中國文化之堂奧,亦可觀人類文化之精華。更佐以此書裝幀堂堂,插架壯觀,足以駕前人而上,《四庫全書》、《四部叢刊》,置之高閣,亦未不可,此乃其一。
纂集此書非難,難在對所取文獻予以標點、校勘,再施簡體。我一生粹力于校勘古籍,積痂成僻,但所獲有限。此次纂集《傳世藏書》,群策群力,效而尤之,所收所取,概加標點。巨帙如《十三經注疏》、《全唐文》、《文獻通考》,小卷如佛經道書,皆精校細點,整舊如新,新校古籍,數盈萬卷,堪稱空前之舉。標點古籍,難免見瑕,然開山之功,集成之力,足可炳然于世,以此饋贈東鄰,或可一展笑顏,此為二美。
此書三美之處,選目、標點、審校多出碩學名家之手,或其親制。近世自胡適力倡整理國故已來,學者奮起,成果不凡。建國后尤見重視,點校故書,已成專學。然十數年來,新見點校本雖夥,但一則質有參差,一則規模不大,所需與所成差異較大。《傳世藏書》鳩集南北之力,聚合壯老所為,多邀名流董理,非止壯舉,亦為奇跡。以愚所及,近五十年來,未有匹敵之作。如醫部出自杏壇名家裘沛然、歐陽
之手,《通典》乃為王文錦所成,皆應為可傳之作。鄙人所預,為嚴可均所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等數種,雖成于眾手,難厭人望,但也敢任其責。
以上三美,乃其大端,謂予不信,請讀其書。憶昔開放之初,東游百日,學界沸騰,親見東鄰治學之盛,深以為感。返西以來,率多新知舊友以著述相贈,登門相訪者亦復不少,多以言學論事。其中關乎故籍董理者尤多,有迥異乎中土者,如故友安居香山君之輯緯書,波多野太郎君之搜地方志方言,中村璋八君之校《五行大義》,均成絕學。想必近十年來,巨作迭現,所出必倍徙于所知所見,大有助于中華文化之弘揚,中華故籍因得此而重光,不亦幸乎!
《傳世藏書》的纂集,主事者多謙言非盡關乎學術,然以愚所及,實有功于文化之弘揚,尤便于漢學之博取。今值日方出版《關于傳世藏書》介紹專書,故贅言數句,供諸同好,以符雅望云云。企有所取,則為幸甚。
一九九八年四月十五日,時年八十又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