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 圣天子二信奸臣 眾公爺一齊問罪
話說趙勝夫妻自此到淮安府,找到柏府,不遇羅,一場掃興,自回鎮(zhèn)江丹徒去了。后在李府遇見了柏玉霜,大鬧了米府。此是后話,按下不表。 知
且言王俊領了書信,出了貴州,放開了飛毛腿的本領,真如天邊的鷹隼、地下的龍駒,不到五日,已至定海關。正值馬爺在關下操兵。這定海關,是西南上一座要緊的口子,共有二十四個營頭。馬爺在那里開操,看了十二營的人馬,還有一半未看。知
當日,操罷回營,王俊上帳參見,呈上家書。馬爺展開一看,不覺大驚:“原來是女婿羅燦前來請兵。羅親翁雖是冤枉,理宜發(fā)兵去救,只是未曾請旨,怎敢興兵?也罷,待老夫在此選二千鐵騎,取幾名勇將,備了隊伍,回去商議,我再寫表請旨平關便了。”主意已定,忙取文房四寶寫了回書,喚王俊上帳,吩咐道:“你回去,可令公子將本營的軍兵、府中的家將,速速點齊;連夜操演精熟,將盔甲、馬匹、器械備辦現(xiàn)成。等我操完了關下的人馬,即日回來,就要請旨施行。”王俊聽了,滿心歡喜,道:“日后邊關打仗,俺王俊也當交鋒,倘可得了功勞,也就有出頭之日了。”領了回書,別了馬爺,如飛而去。知
不表王俊回來,且言馬爺打發(fā)王俊回去之后,次日五更,放炮開營。早有那些總兵、參將、都司、游擊、守備等官,一個個頂盔貫甲,結束齊整,到轅門伺候馬爺升帳。參見已畢,分立兩旁。馬爺傳令,將十二營的兵馬,分作六天,每日看兩營的人馬,都要弓馬馴熟,盔甲鮮明,如違令者,定按軍法。知
一聲令下,誰敢不遵,轅門外只見劍戟森列,旌旗耀日。一聲炮響,人馬都到教場伺候,馬爺坐了演武廳。三聲炮響,鼓角齊鳴,那些大小兵丁,一個個爭強賭勝。怎見得威武,有詩為證:主
九重日月照旌旗,閫外專征節(jié)鉞齊。知
麾下糾桓分虎豹,壇前掌握閃虹霓。古
話說那馬爺,將兩營的人馬閱過,凡有勇健的軍兵,都另外上了號簿,預備關上對敵。按下不表。主
且言那江南總督沈廷華,自從得了淮安府和守備的銀子,遂將那錦亭衙被殺和那反叛羅被雞爪山的強盜劫了法場、搶去羅,傷了兵馬,劫了府庫錢糧的話,細細的做下文書,封了家信。又將羅遺下的盔甲兵器,拿箱子封了,點了兩名將官、八個承差,帶了文書贓證,星夜動身上長安。先到沈太師府中投了書信,書內之言,不過是臧知府求他開活的話,并求轉奏,速傳圣旨,追獲羽黨,安靖地方的事。古
卻好沈謙朝罷回府,家人呈上書信。沈太師看了來書,驚道:“原來羅逃到淮安,弄出這些禍來。我在長安,哪里知道。”又將羅的盔甲兵器打開一看,果是“魯國公程府”的字號。想道:“我想程鳳雖然告老多年,朝廷一樣仍有他的俸祿。他昔日同朝的那一班武將、世襲的公侯,都是相好的。一定是他念昔日的交情,隱匿羅在家,私通柏府,要與老夫作對。況且羅驍勇非凡,更兼結連雞爪山的草寇,如魚得水。倘若再過兩年,養(yǎng)成銳氣,怎生治他?再者,京都內這些世襲的公爺,都是他的親眷朋友,倘日后里應外合,殺上長安,那時老夫就完了。老夫原因天子懦弱,凡事依仗老夫,老夫欲退了這些忠良,將來圖謀大業(yè)。誰知羅家這兩個小冤家,在外聚了人馬。眾家爵主,又在內做了心腹。看來大事難成,還要反受其害。”想了一想。道:“有了,先下手的為強。我想羅增的親眷,在京的就是秦雙,在外的就是馬成龍、程鳳,我如今就借羅遺下的程鳳的盔甲寶劍為名,會同六部九卿上他一本。就說羅氏弟兄在外招軍買馬,意欲謀反。前日刺殺錦亭衙,攻打淮安府,搶錢糧,劫法場,殺官兵,都是馬成龍、程鳳的指使,秦雙的線索。如此一本,不怕不一網(wǎng)打盡。”主
主意定了,吩咐差官在外廂伺候,隨命兩個得力的中軍,連夜傳請六部九卿。頭一部是吏部大堂米順,是沈謙的妹丈;第二位兵部尚書錢來,是沈謙的表弟;戶部尚書吳林,刑部尚書吳法,工部尚書雍儺,都是沈謙的門生;通政司謝恩是沈廷芳的舅子,九卿等官都是沈謙的門下;只有禮部尚書李逢春,是世襲衛(wèi)國公李靖之后。這老爺為人多智多謀,暗地里與各位公爺交好,明地里卻同沈謙十分親厚。故此沈謙倒同李逢春常常杯酒往還,十分相得。古
當下李爺同各位大人,一齊來到相府。參見畢,分賓主坐下。沈謙道:“今日請各位大人者,只因反叛羅結連雞爪山,程、馬等各位公爺興兵造反。現(xiàn)今打破淮安,傷了無數(shù)的官兵,劫了數(shù)萬的錢糧,甚是猖狂。現(xiàn)今江南總督沈廷華申文告急,特請諸公商議此事。”古
眾官大驚,忙將沈廷華的來文一看。吏部米順說道:“此事不難。太師可傳文到江南總督令侄那里去,叫他傳令山東各州府縣,嚴加緝獲。卑職也傳文到鎮(zhèn)江將軍舍弟那里去,叫他發(fā)一支人馬,到雞爪山捉拿羅,掃蕩賊眾就是了。”兵部錢來說道:“不是這等說,羅造反,非是他一人。他家乃是開國元勛,天下都有他的門生故吏;更兼朝內這些公爺,都是他的親眷朋友。為今這計,先將在京的各位公爺拿了,然后再將云南馬府、山東程府一同拿問進京。先去了他的羽黨,那時點一員上將,協(xié)同鎮(zhèn)江米將軍,兩下合兵到雞爪山征剿,就容易了。”沈謙喜道:“錢大人所言,正合老夫之意。只是明日早朝,請諸公同老夫一同啟奏才好。”眾官說道:“愿聽太師的鈞旨。”齋
此時把個李逢春嚇得魂不附體,暗想道:“明早一本,豈不害了眾人的性命?左思右想,惟有緩兵之計。暗叫各位公爺自己想法便了。”主意已定,忙向眾人說道:“我想,各位公爺都有兵權在手,明日早朝啟奏,恐激出事來,反為不美。不若明晚密奏,似為妥當。”沈謙道:“李兄言之有理,我們竟是晚間密奏便了。”當下眾官起身各散。主
且言李逢春回府,已是黃昏時分,進了書房,寫了四、五封密書,差幾名心腹家人,悄悄地吩咐道:“你們可速到各位公爺家去,說我拜上,叫各位公爺收拾要緊。”家人領命,飛奔送信去了。齋
次日五鼓,天子臨軒。沈太師做了本章,帶了江南總督的奏折文書,并六部官員,都在朝房里會了話。將本章交與通政司收了,單等晚朝啟奏。早朝一罷,天子回宮,各人都在通政司衙門伺候。將到了黃昏時分,那通政司同黃門官,將沈謙等奏章一齊捧至內殿,早有司禮監(jiān)呈上。天子一看,龍心大怒。齋
不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