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真活命龍府棲身 假死人柏家開吊
話說柏小姐在她親娘墳上哭訴了一場,思思想想,腰間解下了羅帕一條,哭哭啼啼,要來上吊,不想那些松樹都是兩手抱不過來的大樹,又沒有貼腳,又沒有底枝,如何扒得上去?可憐小姐尋來尋去,尋到墳外邊要路口,有一株矮矮的小樹。小姐哭哭啼啼,來到樹邊,哭道:“誰知此樹是我終身結果之處!”悲悲切切,將羅帕扣在樹上,拴了個扣,望里一套。當時,無巧不成辭,柏小姐上吊的這棵樹,原是墳外的枝杈,攔在路口,小姐才吊上去的時候,早遇見一位救星來了。 知
你道這救星是誰?原來柏太太墳旁邊,住了一家獵戶,母子兩個。其人姓龍,名標,年方二十多歲,他住在這松園旁邊十字路口,只因他慣行山路,武藝非常,人都叫他做穿山甲。他今日在山中打了些獐貓鹿兔,挑在肩上回來,只顧低頭走路,不想走到十字路口,打這樹下經過,一頭撞在小姐身上。小姐雖然吊在樹上,腳卻還未曾離地,被他撞了一頭。龍標吃了一嚇,抬頭一看,見樹上吊著一個人,忙忙上前抱住,救將下來一看,原來是個少年女子,胸前尚有熱氣。龍標道:“此女這等模樣,不是下賤之人。且待我背她回去,救活了她,便知分曉。”忙放下馬叉,又解下野獸,放在壙內,背了小姐,一路回家。知
走下多遠,早到自家門首,用手叩門。龍太太開門,見龍標背了一個人回來。太太驚疑,問道:“這是何人?”龍標道:“方才打柏家墳上經過,不知她是哪家的女子,吊在樹上,撞了我一頭,是我救她下來的。還好呢,胸前尚有熱氣,快取開水來救她。”那龍太太年老之人,心是慈悲的,聽見此言,忙煎了一碗姜湯,拿在手中。娘兒兩個將小姐盤坐起來,把姜湯灌將下去。不多一時,漸漸蘇醒,過了一會,長吁一聲:“我好苦呀。!”睜眼一看,見茅屋籬笆,燈光閃閃,心中好生著驚:“我在松樹下自盡,是哪個救我到此?”龍太太見小姐回聲,心中歡喜,扶小姐起來坐下,問道:“你是誰家的女子?為何尋此短見?快快說來,老身自然救你。”小姐見問,兩淚交流,只得將始末根由細說了一遍。古
龍太太聽見此言,也自傷心流淚,道:“原來是柏府的小姐,可慘,可慘!”小姐道:“多蒙恩公搭救,不知尊姓大名,在此作何生理?”太太道:“老身姓龍,孩兒叫做龍標,山中打獵為生,只因我兒今晚回來得早此,撞見小姐吊在樹上,因此救你回來。”小姐道:“多蒙你救命之恩。只是我如今進退無門,不如我還是死的為妙。”龍太太道:“說哪里話,目下雖然羅府受害,久后一定升騰。但令尊目下現今為官,你可寄一封信去,久后自然團圓,此時權且忍耐,不可行此短見。自古道得好:‘山水還有相逢日,豈可人無會合時。’”小姐被龍太太一番勸解,只得權且住下。古
龍標走到松樹林下,把方才丟下的馬叉并那些野獸尋回家來,洗洗腳手,關門去睡。小姐同龍太太安睡,不提。正是:主
明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隨。知
不表小姐身落龍家。且言柏府中侯氏太太,次日天明起身,梳洗才畢,忽見丫鬟來報道:“太太,不好了,小姐不見了。”侯低聞言大驚,問道:“小姐怎么樣不見了?”丫鬟道:“我們今日送水上樓,只見樓門大開,不見小姐,我們只道小姐尚未起來,揭起帳子一看,并無小姐在內,四下里尋了半會,毫無影響。卻來報知太太,如何是好?”太太聽得此言,“哎呀”一聲,道:“他父親回來時,叫我把甚么人與他?”忙忙出了房門,同眾丫鬟在前前后后找了一回,并無蹤跡,只急得抓耳撓腮,走投無路,忙叫丫鬟去請侯相公來商議。主
當時侯登見請,慌忙來到后堂道:“怎生這等慌忙?”太太道:“是為你這冤家,把那小賤人逼走了,也不知逃往何方去了,也不知去尋短見了?找了半天,全無蹤跡,倘若你姑父回來要人,叫我如何回答?”侯登聽了,嚇得目瞪口呆,面如土色,想了一會道:“她是個女流之輩,不能遠去,除非是尋死,且待我找找她的尸首。”就帶了兩個丫鬟到后花園內、樓閣之中、花樹之下,尋了半天,全無形影。侯登道:“往哪里去了呢?若是姑父回來曉得其中原故,豈不要我償命?那時將何言對他?就是姑父,縱好商議,倘若羅家有出頭的日子,前來迎娶,那時越發淘氣,如何是好?”主
想了一會,忙到后堂來與太太商議。侯氏道:“還是怎生是好?”侯登道:“我有一計,不與外人知道,只說小姐死了,買口棺木來家,假意開喪掛孝,打發家人報與親友知道,姑爺回來,方免后患。”太太道:“可寫信與你姑父知道?”侯登回道:“自然要寫一封假信前去。”當下侯氏叫眾丫鬟在后堂哭將起來。外面家人不知就里。侯登一面叫家人往各親友家送信,一面寫了假信,叫家人送到柏老爺任上去報信,不提。古
那些家人只說小姐當真死了,大家傷感。不一時,棺材買到,抬到后樓。夫人瞞著外人,弄些舊衣舊服,裝在棺木里面,弄些石灰包在里頭,忙忙裝將起來,假哭一場。一會兒,眾親友都來吊孝,猶如真死的一般。當時侯登忙了幾日,同侯氏商議:“把這棺材送在祖墳旁邊才好。”當下請了幾個僧道做齋理七,收拾送殯,不表。齋
且言柏玉霜小姐,住在龍家,暗暗叫龍標打聽消息,看看如何。那龍標平日卻同柏府一班家人都是相好的,當下挑了兩三只野雞,走到柏府門首一看,只見他門首掛了些長幡,貼了報訃,家內鐃鈸喧天地做齋理七。龍標拿著野雞問道:“你們今日可買幾只野雞用么?”門公道:“我家今日做齋,要它何用?”龍標道:“你家為何做齋?”門公道:“你還不曉得么?我家小姐死了。明日出殯,故此今日做齋。”龍標聽得此言,心中暗暗好笑道:“小姐好好地坐在我家,他們在這里活見鬼。”又問道:“是幾時死的?”門公回道:“好幾天了。”又說了幾句閑話,拿了野雞,一路上又好笑又好氣。齋
走回家來,將討信之言,向小姐細說了一遍。小姐聞言怒道:“他這是掩飾耳目,瞞混親友,想必這些諸親六眷,當真都認我死了,只是我的貼身丫鬟也都聽從,并不聲張出來,這也不解然。他們既是如此,必然寄信與我爹爹,他既這等埋滅我,叫我這冤仇如何得報?我如今急寄封信與我爹爹,伸明衷曲,求我爹爹速速差人來接我任上去才是。”主意已定,拔下一根金釵,叫龍標去換了十數兩銀子買柴米,剩下的把幾兩銀子與龍標作為路費,寄信到西安府柏爺任上去了。知
要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