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胡適文存》(一集)
卷一
文學改良芻議
附錄一 文學革命論(陳獨秀)
附錄二寄陳獨秀(錢玄同)
寄陳獨秀 附錄 答書
歷史的文學觀念論
再寄陳獨秀答錢玄同
答錢玄同書
附錄一 錢先生原書
附錄二 錢先生答書
建設的文學革命論
論文學改革的進行程序
(1)盛兆熊先生來信 /
(2)答書
跋朱我農來信
致藍志先書
答藍志先書
論句讀符號(答“慕樓”書)
答黃覺僧君《折衷的文學革新論》
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議案(修正案)
論短篇小說
文學進化觀念與戲劇改良
追答李濂鏜君
讀沈尹默的舊詩詞
談新詩
《嘗試集》自序
《嘗試集》再版自序
什么是文學(答錢玄同)
中學國文的教授
《國語講習所同學錄》序
卷二
詩三百篇言字解
爾汝篇(藏暉室讀書筆記之一)
吾我篇(藏暉室讀書筆記之二)
諸子不出于王安官論
《墨子小取篇》新詁
實驗主義(七篇)
問題與主義(五篇)
杜威先生與中國
清代學者的治學方法
井田辨(四篇)
論國故學(答毛子水)
卷三
國語方法概論
《水滸傳》考證
《水滸傳》后考
《紅樓夢》考證(改定稿)
卷四
歸國雜感
易卜生主義
美國的婦人
貞操問題
論貞操問題(答藍志先)
論女子為強暴所污(答蕭宜森)
“我的兒子”
(1)汪長祿先生來信
(2)我答汪先生的信
不朽
不老(跋梁漱溟先生致陳獨秀書)
(1)梁先生原信節錄
(2)跋
我對于喪禮的改革
新生活
新思潮的意義
工讀主義試行的觀察
非個人主義的新生活
許怡蓀傳
李超傳
吳敬梓傳
先母行述(1873-1918)
寄吳又陵先生書
朋友與史弟(答王子直)
《曹氏顯承堂族譜》序
《吳虞文錄》序
《林肯》序
一個問題(小說)
終身大事(游戲的喜劇)
《胡適文存二集》
卷一
《國學季刊》發刊宣言
發起“讀書雜志”的緣起
王莽
記李覯的學說
費經虞與費密--清學的兩個先驅者
讀楚辭
古史講座的讀后感
一個最限度的國學書目
附錄一 《清華周刊》記者來信/
附錄二 答書/
附錄三 梁任公先生國學入門書要目及其讀法
梁任公《墨經校釋》序
附錄一 梁任公先生來書
附錄二 答書
論墨學
《章實齋年譜》自序
《淮南鴻烈集解》序
卷二
《科學與人生觀》序
附錄一 陳獨秀先生序/
附錄二 答陳獨秀先生/
附錄三 答適之(陳獨秀)
孫行者與張君勵
讀梁漱溟先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附錄一 梁漱溟先生第一次來書 /
附錄二 答書 /
附錄三 第二次來書
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
附錄 《日本譯中國五十年來之文學》序
五十年來之世界哲學
卷三
十七年的回顧
祝《白話晚報》
黃梨洲論學生運動
《政治概論》序
《天乎帝乎》序
我們的政治主張
附錄 關于《我們的政治主張》的討論
我的歧路
附錄一 王伯秋先生的來信 /
附錄二 傅斯祾先生來信 /
附錄三答伯秋與傅斯祾兩先生
聯省自治與軍閥割據(答陳獨秀)
附錄 對于現在中國政治問題的我見(陳獨秀)
國際的中國
一個平庸的提議
一年半的回顧
與一涵等四位的信
這一周(六十七則)
卷四
吳敬梓年譜
《西游記》考證 附錄 讀“西游記考證”(董作賓)
《鏡花緣》的引論
跋《紅樓夢考證》
附錄 《石頭記索引》第六版自序(蔡孑民)
《水滸續集兩種》序
《三國志演義》序
高元《國音學》序
趙元任《國語留聲片》序
再論中迷的國文教學
《中古文學概論》序
評新詩集
《嘗試集》四版自序
《蕙的風》序
歌謠的比較的研究法的一個例
北京的平民文學
附錄 談北京的歌謠(常惠)
《國語月刊》“漢字改革號”卷頭言
讀王國維先生的《曲錄》
《胡適文存三集》
卷一
我們對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態度
附錄 機器與精神(林語堂)
請大家來照照鏡子
漫游的感想
(一)東西文化的界線
(二)摩托車的文明
(三)一個勞工代表
(四)往西去
(五)東方人的“精神生活”
(六)麻將
歐游道中寄書 寄慰慈(三封) 寄志摩(兩封)
名教
卷二
幾個反理學思想家
一,引子
二,顧炎武
三,顏元
四,戴震
五,吳敬梓
治學的方法與材料
整理國故與“打鬼”(給浩徐先生信)
附錄一 西瀅跋語
附錄二 主客答問(浩徐)
讀書
廬山游記
卷三
《左傳真偽》的提要與批評
一, 著者珂羅倔倫先生
二,作序的因緣
三,什么叫作“左傳的真偽”
四,論《左傳》原書是焚書以前之作
五,從方法上證明《左傳》不是魯國人做的
六,關于這一部分的批評
七,下篇的最后兩部分
入聲考 附錄 寄夏劍丞先生 后記
讀《呂氏春秋》
一,《呂氏春秋》的貴生主義
二,《呂氏春秋》的政治思想
三,《呂氏春秋》與李斯
卷四
禪學古史考
從譯本里研究佛教的禪法
菩提達摩考(中國中古哲學史的一章)
書后三則
論禪宗史的綱領
一,湯用彤教授來書 二,胡適答湯用彤教授書
白居易時代的禪宗世系
跋宋刻本《白氏文集》影本
附錄 一,單不庵先生來書 二,答單不庵先生書 三,單不庵先生二次來書
四,再答單不庵先生書 五,單不庵先生三次來書 六,三答單不庵先生書 七,單不庵先生四次來書 八,四答單不庵先生來書
九,單不庵先生五次來書
海外讀書雜記
一,敦煌寫本的略史
二,敦煌卷子的內容
三,神會的“顯宗記”及語錄
四,所謂“永嘉證道歉”
五,“維摩詰經唱文”的作者與時代
卷五
重印乾隆壬子本《紅樓夢》序
考證《紅樓夢》的新材料
一,殘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樓》
二,脂硯齋與曹雪芹
三,秦可卿之死
四,《紅樓夢》的凡例
五,脂本與戚本
六,脂本的文字勝于各本
七,從脂本里推論曹雪芹未完之書
百二十回本《忠義水滸傳》序
一,水滸版本出現的小史
二,十年來關于水滸傳演變的考證
三,我的意見
四,論百二十回本
五,水滸版本源流沿革表
卷六
《三俠五義》序
一,包公的傳說
二,李宸妃的故事
三,三俠五義與七俠五義
《海上花列傳》
一,海上花列傳
二,替作者辯誣
三海上廳書
四,海上花是吳語文學的第一部杰作
《兒女英雄傳》序
《官場現形記》序
《老殘游記》序
一,作者劉鄂的小傳
二,老殘游記里的思想
三,老殘游記的文學技術
四,尾聲
《宋人話本八種》序 附錄 《燈花婆婆》(節本)
讀吳承恩《射陽文存》
重印《文本山房集》序
關于《鏡花緣》的通信
附錄一 孫佳訊先生回信
附錄二 《鏡花緣》補考(孫佳訊)
卷七
《陸賈新語》考(跋潮陽鄭氏《龍溪精舍叢書》本《新語》)
漢初儒道之爭
再論王莽
讀《北史》雜記
一,北方民族的“鑄象卜”
二,魏朝曾訂正北方語音
三,《北史》記男色之風
四,崔浩
五,北朝的女權
蘇洵的《辨奸》
歐陽修的兩次獄事
考作象棋的年代
《胡茄十八拍》
建文遜國傳說的演變(跋崇禎本《遜國逸書》殘本)
焦循的《論語通釋》(與馬幼漁先生書)
跋郎兆玉刻本《墨子》(傅沅叔先生藏)
墨字
附錄一 邵瑞彭先生來信 附錄二 墨子入神仙家之雜考(邵瑞彭)
《宋元學案補遺》四十二卷本跋
附錄 《宋元學案補遺》四十二卷本跋(單不庵)
除罪
中國教育史料(與陳世棻先生書)
《吳淞月刊》發刊詞
卷八
《白話文學史》自序
《詞選》自序
詞的起原
元人的曲子
《曲海》序
揚州的小曲
《吳歌甲集》序
跋《白屋文話》 附錄 《白屋文話》自序(劉大白)
三百年中的女作家(《清閨秀藝文略》序)
賀雙卿考
《直通張季直先生傳記》序
《小雨點》序
論長腳韻
一,單不庵先先生來書
二,答單不庵先生書
三,單不庵先生二次來書
論翻譯(與曾孟樸先生書) 附錄 曾先生來書
卷九
人生有何意義
愛國運動與求學
中國公學十八級畢業贈言
今日教會教育的難關
祝賀女青年會
慈幼的問題
《市政制度》序
《四角號碼檢字法》序 后記
追想胡明復
《胡適論學近著》第一集
卷一
說儒
附錄一 周東封與殷遺民 傅斯年
附錄二 毛西河論三年之喪為殷制
附錄三 三年喪服的逐漸推行
評論近人考據《老子》年代的方法
附錄一 與錢穆先生論《老子》問題書
附錄二 致馮友蘭先生書
校勘學方法論(陳垣《元典章校補釋例》序)
卷二
論《牟子理惑論(寄周叔迦先生書兩封)
陶弘景的《真誥》考
《四十章經》考
附錄一 寄陳援庵先生書
附錄二 陳援庵先生來書
附錄三 答陳援庵先生書
楞伽宗考
《楞伽師資記》記
荷澤大師神會傳
《神會和尚遺集》序
《壇經》考之一(跋《曹溪大師別傳》)
《壇經》考之二(跋北宋本的《六祖壇經》)
卷三
辨偽舉例(蒲松齡的生年考)
《醒世姻緣傳》考證 后記一 后記二
附錄一 柳泉蒲先生墓表 張元
附錄二 跋張元的《柳泉蒲先生墓表》
跋乾隆庚辰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鈔本
跋《四游記》本的《西游記傳》
《日本東京所見中國小說書目提要》序
《西游記》的第八十一難
卷四
我們走哪條路?
附錄一 敬以請教胡適之先生 梁漱溟
附錄二答梁漱溟先生/女士:王小航先生文存序
慘痛的回憶與反省
信心與反省
再論信心與反省
三論信心與反省
悲觀聲浪里的樂觀
寫在孔子誕辰紀念之后
領袖人才的來源
論六經不夠作領袖人才的來源(答孟心史先生)
贈與今年的大學畢業生
教育破產的求濟方法還是教育
所謂“中小學文言運動”
我們今日還不配讀經
大眾語在那兒
試評所謂“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
充分世界化與全盤西化
卷五
論《春秋》答錢玄同 附錄 錢先生來書
司馬遷替商人辯護
談談《詩經》
論《詩經》答劉大白 附錄 劉大白先生來書
論觀象制器的學說與頡剛書
明成祖御制《佛曲》殘本跋
讀王小徐先生的“佛法與科學”
《參同契》的年代
朱起鳳《辭通》序
趙萬里《校輯宋金元人詞》序
董康《書舶庸談》序
《人權論集》序
《四十自述》自序
介紹我自己的思想(《胡適文選》自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