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gx.gif (2967 bytes)
 

        學人專頁

陳其泰

書品推介:

《范文瀾學術思想評傳》
《梁啟超評傳》
 

www.ffhyjd.com

 
陳其泰 

    陳其泰,1939年10月生,廣東豐順人。 1963年畢業于中山大學。現為北京師范大學史學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曾先后承擔國家及教委社科項目《傳統史學的確立及其向近代史學的轉變》、 《范文瀾與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二十世紀中國歷史考證學研究》。目前正主持教育部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中心重大科研項目《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理論成就》及國家"十五"重點社科課題《唯物史觀與二十世紀的中國歷史學的發展》的研究。著有《史學與中國文化傳統》、《中國近代史學的歷程》、《再建豐碑--班固和漢書》、 《梁啟超評傳》、《清代公羊學》、《史學與民族精神》。發表有論文、文章百余篇。

        近十余年來,陳教授一直從事范文瀾研究,先后發表范文瀾研究論文 20余篇,2000年底,繼《新史學五大家·范文瀾》之后,又出版其研究范文瀾的"扛鼎之作"--《范文瀾學術思想評傳》,為新時期我國范文瀾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 承擔國家及教育部社科項目:

      1、 教育部社科項目:《20世紀中國歷史考證學研究》(1996年)
      2、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項目:《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理論成就》(2001-2004年)
      3、 國家社科"十五"重點項目:《唯物史觀與20世紀中國史學》(2001-2004年)

    二、 專著(及編著):

      1、梁啟超評傳 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2、清代公羊學 東方出版社 1997年
      3、史學與民族精神 學苑出版社 1999年
      4、范文瀾學術思想評傳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0年
      5、二十世紀中國禮學研究論集(合編 第一作者) 學苑出版社 1998年
      6、古史辨派學說評價討論集(合編 第一編者)京華出版社2001年

    三、 論文:

      1、 儒學與西方文化的交流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5年1期,《新華文摘》1995年5期、《歷史學》1995年4期轉載
      2、 《左傳》在古代史學上的地位 《人文雜志》1995年3期
      3、 《左傳》為古代史學樹立的范例 《浙江學刊》1995年3期
      4、 武帝揮淚與東方朔的妙語 《群言》1995年7期
      5、 何休對儒學發展的貢獻 《東岳論叢》1995年6期
      6、 魏源與清代今文經學 《炎黃文化研究》第2期
      7、 黃遵憲與儒學 《東方文化》1995年6期
      8、 抽其芬芳 振其金石 《北京圖書館館刊》1995年1-2期
      9、 乾嘉考證學風的形成及其文化意義 《文史知識》1995年11期
      10、禮義之邦與禮學研究 《北京日報》1995年12月13日
      11、西漢的建立和鞏固 《中國通史·秦漢卷》第五章 上海人民出版社
      12、西漢的盛世 《中國通史·秦漢卷》第六章 上海人民出版社
      13、廖平與晚清今文經學 《清史研究》1996年1期,《中國近代史》1996年6期轉載
      14、超越單純考證尺度的局限 《東方文化》1996年4期
      15、史學傳統與民族精神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6年3期,《歷史學》1996年    8期轉載,《北京大學學報》1996年10期摘載
      16、史學:民族生命力的閃耀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6年3期,《文化研究》1996年6期轉載
      17、學術創新的前提是什么? 《北京日報》1996年7月4日,《中國近代史》1996年9期轉載
      18、孔廣森的公羊學著述及其誤區 《孔子研究》1996年2期
      19、梁啟超與中國史學的近代化 《南開學報》1996年4期,《中國近代史》1996年9期轉載
      20、司馬遷對歷史發展趨勢的卓識 《史學史研究》1996年4期,《歷史學》    1997年2期轉載
      21、晚清公羊學的發展趨勢 《歷史研究》1996年5期,《中國近代史》1996年12期轉載
      22、孫中山的公仆形象在歷史上應大書特書 《群言》1997年3期
      23、永記盧溝橋的炮聲 《群言》1997年7期
      24、公羊三世說與龔自珍古代社會史觀 《浙江學刊》1997年3期
      25、梁啟超對構建近代史學體系的貢獻 《史學理論研究》1997年2期
      26、愛國主義與陳垣抗戰史學 收入《愛國主義與傳統文化》一書,華齡出版社    1996年版
      27、今文公羊學說的獨具風格和歷史命運 《北京大學學報》1997年5期,《中國    哲學》1998年1期轉載
      28、范文瀾的史學(7萬字)載于《新史學五大家》,社科文獻出版社1996年版
      29、《清儒學案新編》史學家卷,與楊向奎教授、王樹民教授合作,本人負責全    祖望、章學誠、徐繼畬、夏燮、夏曾佑等5個史家的"學案"及"學術思想資料    選",計論著7.5萬字,整理資料15萬字。
      30、饒宗頤治史通識 《韓山師院學報》1997年3期
      31、謝家傳統的啟示 《群言》1997年12期
      32、劉逢祿對公羊學說的出色貢獻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7年5期,《明清史》1997年11期轉載
      33、董仲舒與公羊學說體系的形成 《孔子研究》1998年1期,《先秦秦漢史》    1998年3期轉載
      34、嘉道學術的奇葩――龔自珍魏源學術的特色《東方文化》1998年2期,《明    清史》1998年3期轉載
      35、嘉道時期學術風氣的新舊推移《中國史研究》1998年4期,《明清史》1999年2期轉載
      36、鴉片戰爭時期魏源愛國思想的昂揚 《文史知識》1998年4期
      37、錢大昕與元史學 《浙江學刊》1998年4期,《歷史學》1998年9期轉載
      38、黃遵憲與近代開放意識 《群言》1998年12期
      39、二十世紀初梁啟超對中國學術演進的宏觀考察(合著 第一著者) 《北京師    范大學學報》1998年4期,《中國近代史》1998年9期轉載
      40、乾嘉學術創造性的出色成果――論趙翼史學《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8年1期,《歷史學》1998年4期轉載
      41、錢大昕治史特色略論 《齊魯學刊》1998年5期
      42、世紀回眸的新視角 《史學理論研究》1998年3期
      43、章太炎與近代史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9年1期,《中國近代史》1999年4期轉載
      44、錢大昕與二十世紀歷史考證學 《史學理論研究》1999年1期,《歷史學》    1999年4期轉載
      45、為詩界辟新國土――黃遵憲詩選注 《中華活頁文選》中華書局1999年出版
      46、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歷史地位的思考 《浙江學刊》1999年1期,《歷史學》    1999年3期轉載
      47、"古史辨派"的興起及其評價問題 《中國文化研究》1999年1期,《歷史學》    1999年7期轉載
      48、范文瀾――令人景仰的新史學大師 《歷史教學》1999年3期
      49、歷史編撰與創新精神 載《歷史科學與理論建設》一書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9年出版
      50、論《公羊傳》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9年2期
      51、司馬遷價值觀與儒學 《國際儒學研究》1999年(第八輯)
      52、秦漢史學與秦漢政治 《學習與探索》1999年5期
      53、梁啟超的《中國歷史研究法》 《光明日報》1999年9月27日
      54、白壽彝先生通史研究的成就 《群言》1999年10期
      55、歷史觀的進展與二十世紀史學走向 《山西師范大學學報》1999年4期,《歷    史學》2000年1期轉載
      56、簡評《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 《中國文化報》1999年7月20日
      57、史學體系的重大創新 《史學理論研究》2000年1期,《歷史學》2000年4期    轉載
      58、為學術投入全部的生命――深切懷念白壽彝師 《群言》2000年7期,《新華    文摘》2000年11期轉載
      59、"勞動人民是歷史的主人"論題的價值――兼評《歷史的創造及其他》 《齊魯學刊》2000年5期,《歷史學》2000年10期轉載
      60、范文瀾:論中國封建社會長期延續問題 《洛陽大學學報》2000年3期
      61、龔自珍與晚清儒學的嬗變 《中國哲學》第二十二輯(2000年)
      62、范文瀾的學術交往 《淮陰師院學報》2001年1期
      63、何休公羊學說的體系及其學術特色 臺灣《中國文化月刊》196期
      64、范文瀾對宋元明清歷史的卓識 《浙江學刊》2000年6期
      65、范文瀾早期學術成就 《社會科學戰線》2001年1期
      66、范文瀾與毛澤東:學術的關聯與風格的共鳴 《當代中國史研究》2001年2期,《歷史學》2001年6期轉載
      67、范文瀾對河南抗戰救亡事業的貢獻(合著 第一著者) 《中州學刊》2001年    3期
      68、范文瀾在延安:20世紀史學的重要篇章(合著 第一著者) 《人文雜志》    2001年3期
      69、孔子《春秋》與史學傳統 《光明日報》2001年4月17日
      70、《公羊傳》與《谷梁傳》的史學價值 《光明日報》2001年5月18日
      71、國史研究應發揚探索與開拓精神 《當代中國史研究》2001年3期,《歷史學》2001年7期轉載
      72、論范文瀾在20世紀中國史學上的地位 《河北學刊》2001年5期
      73、范文瀾與毛澤東的學術交誼 《光明日報》2001年10月11日



        版權所有 北京國學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阳市| 武平县| 濉溪县| 含山县| 兴和县| 乌拉特后旗| 鄂伦春自治旗| 萨嘎县| 漳平市| 新乐市| 远安县| 沈阳市| 定安县| 望谟县| 永定县| 金寨县| 新竹县| 潼南县| 濮阳市| 阿拉尔市| 正阳县| 广汉市| 宣威市| 黔东| 宁德市| 莱西市| 旺苍县| 永安市| 永修县| 安远县| 长宁县| 工布江达县| 永登县| 上犹县| 晋宁县| 扬州市| 舞阳县| 湘潭市| 偃师市| 镇宁|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