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一 二 昔賢自負元和腳[xii],微笑爭屠巨壑鱗。 元氣有根終食果,長歌當哭不逢人。 婆娑夢繞音聲樹[xiii],鳳下鸞棲萬古春。 ───《樊山示疊韻論詩二律聊綴所觸以報》 [iv]要搏大塊陰陽氣: 《莊子·逍遙游》:“搏扶遙而上者九萬里。” 《莊子·齊物論》:“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 《則陽》:“天地者,形之大者;陰陽者,氣之大者。” 又《孟子·告子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也。”“至大至剛,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 《孟子· 》:“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于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工期人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復,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 王陽明《傳習錄》:“先生曰:良知原是知晝知夜的。”“良知在夜氣發的,方是本體,以其無物欲之雜也。學者在使事物紛擾之時,常如夜氣一般,就是通乎晝夜之道而知。”
韓愈《調張籍》:“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愚兒,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后,舉頸遙相望。夜夢多見之,書思反微茫。徒觀斧鑿痕,不矚治水痕。想當施手時,巨刃摩天揚。垠崖劃崩豁,乾坤擺雷 。……” 方東樹《昭味詹言》:“退之云:‘想當施手時,巨刃摩天揚。垠崖劃崩豁,乾坤擺雷 ’。‘光焰萬丈’、‘百怪入腸’,此惟李、韓、蘇四公,獨有千古。”
《國語》:“古之神瞽,考中聲而量之以制。”韋昭注:“考,合也。謂中和之聲。” 劉禹錫《》
|
版權所有 北京國學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