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當代期刊
《文學遺產》



主 編:陶文鵬
副主編:劉躍進
顧 問:徐公持
主管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
文學研究所
出版單位:北京大學出版社

 

 

 

 

 

 

www.ffhyjd.com

 

《文學遺產》2002年第五期論文提要

 

文質論與中國中古文學批評................王運熙(5?4)
內容提要 文與質在中國中古時期是一對重要文學概念,絕大多數場合指作品語言的文華與質樸和以此為基礎的作品整體風貌。它適用于詩、賦與各體文章,故被廣泛使用。南朝劉勰、鐘嶸均主張作品應以文質兼備為理想標準,其具體化則是文采與明朗剛健的風骨相結合。蕭統、蕭綱、蕭繹等人雖更重視文采,但均以文質彬彬為批評標準。初盛唐時代的史家與文人,繼續提倡文質彬彬。這一任務終于由盛唐詩人完成。從此文質論不再成為文論家的熱門話題。
關鍵詞 文質論 中古文學批評 風骨與文采

《獨斷》與秦漢文體研究................躍 進(5?11)
內容提要 本文以《獨斷》及蔡邕創作作為考察的基點,研究秦漢時期主要文體的性質、功用及其演變軌跡,試圖把握秦漢時期各種文體的特征,從而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古代文體學觀念至秦漢已經日益明確,中國傳統意義上的主要文體也多在秦漢時期定型。
關鍵詞 蔡邕《獨斷》 秦漢文體 東觀漢記

論李商隱詩的幻象與幻境................陶文鵬(5?26)
內容提要 李商隱借助幻想、幻覺、回憶、紀夢等表現手段,在各種題材的詩中廣泛地、靈活地營造幻想與幻境,將日常生活加上夢的朦朧美,建造詩的高層與多層結構,并以夢幻為象征,揭示豐富、深邃的心靈世界,從中提煉出關于愛情、人生、宇宙的哲理。他的夢幻的象征詩縹緲朦朧、凄艷渾融,有別于李賀的奇險怪誕,是對源于屈原楚辭的古典詩歌浪漫藝術傳統的卓越繼承與發展。
關鍵詞 李商隱 詩歌 幻象 幻境 象征

“艷詞”考................岳 珍(5?41)
內容提要 本文廣泛鉤稽有關“艷詞”的史料,在對“艷詞”的名、實進行考辨的基礎上指出:隋唐時期,“艷詞”以及與之同義的“側艷之詞”是一個文體概念,指配合艷曲的歌詞。大約自五代北宋之交,“艷詞”、“側艷之詞”的含義開始漸變為艷情詞。長期以來,學術界用“艷情”這樣的內涵去認知出現在早期詞學文獻中的“艷詞”這個概念,造成歷史的錯位,成為詞學研究中的誤區。
關鍵詞 艷詞 艷曲 詞義的歷史演變

蘇城佚詩辨正................馬德富(5?52)
內容提要 《蘇軾詩集》(中華書局1982年版)與《全宋詩》(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輯得蘇軾佚詩、佚句若干,功不可沒。但其中有的并非蘇賦詩,而是他人之作;有的見于正集,乃重復收錄。本文舉出二書所收蘇軾佚詩佚句共24例,并作了辨正。
關鍵詞 蘇軾 佚詩 佚句 辨正

游牧文化影響下中國文學在元代的歷史變遷
——兼論接受群體之結構變化與文學發展的關系................扎拉嘎(5?57)
內容提要 本文主要從接受群體之結構變化與文學發展關系的角度,探討了游 牧文化對元代文學發生的多重影響。文章首先將中國古代文學分為元代之前和元代之后兩個不同階段,并且從若干方面提出這兩個不同階段的根本性區別。本文認為,中國古代文學在元代之前和元代之后的根本性變化,與游牧文化南下造成的元代文學接受群體的結構變化具有不可忽視的關系。文章提出,元代作家在創作活動中,適應蒙古族喜愛歌舞的傳統,適應元代社會中多民族語言并存的環境,乃是造成中國文學史上出現元雜劇鼎盛的直接原因。
關鍵詞 文學變遷 接受群體結構 游牧文化 雜劇繁榮

白樸與《白氏宗譜》................胡世厚(5?70)
內容提要 《白氏宗譜》從明景泰五年(1454)修成,至民國三十七年(l948)先后續修十次,是一部精心修撰、保存完好的白樸家譜,它的記載是真實可信的。《白氏宗譜》內容豐富,綱目清晰,體例完整,是一部珍貴的歷史文獻。它的發現,對研究 白樸的家世、生平、封贈有重要意義,為文學、史學、譜牒學、社會學研究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資料。
關鍵詞 白樸 家譜 價值

《三國志演義》周曰校刊本四種試論................劉世德(5?76)
內容提要 周曰校刊本有甲、乙、丙三本之分。甲本無圖,每行24字;乙本、丙本有圖,每行26字。甲本刊行于萬歷十九年之前。仁壽堂刊本不等于周曰校刊本。周曰校刊本“增補”的兩個步驟:甲本增補了人物和情節;乙本增補了圖像。
關鍵詞 周曰校刊本 仁壽堂刊本 萬歷十九年 增補 關索 圖像

《焚書》原本的幾個問題................黃 霖(5?89)
內容提要 目前傳世的《焚書》是六卷本,均為李贄身后多年才刊行的。本文認為,李贄身前刊行的《焚書》原本當為兩卷,流行的《焚書自序》是偽作,在六卷本的后四卷中也可能摻入贗品。
關鍵詞 李贄 《焚書》 原本

從經學到文學
——論明代“《詩經》學”的歷史貢獻................劉毓慶(5?96)
內容提要 長期以來學者們從經學的角度出發,對明代《詩經》學以“空疏”二字括之,忽略了《詩經》的本質本是文學的。明代學者正是在《詩經》研究由經學向文學的轉變上,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他們以群體的力量,將持續了千百年的《詩經》經學研究方向,轉向了對《詩經》文學本質的探討,涌現出了大批《詩經》文學研究的學者與著作,出現了各種流派。本文疏理了明代《詩經》學的發展線索。
關鍵詞 明代詩經學 經學 文學

別具一格的晚明戲曲史
——讀《晚明曲家年譜》................吳書蔭(5?104)
內容提要《晚明曲家年譜》集三十九家年譜為一書,它資料豐富,內容翔實,觀點鮮明,立論新穎,猶如一部別具一格的晚明戲曲史。本文力圖對這部年譜編撰的指導思想、科學方法、學術成就等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并對其不足也有所訂正和補充。
關鍵詞 年譜 譜主 曲家 明傳奇 考訂

杜甫七古聲調分析................王次梅(5?116)

論中晚唐文人戀情詩的仙道情韻................黃世中(5?120)

杜默生卒年考及其詩之輯佚................陳應鸞(5?124)

簡論趙文的《青山詩余》................肖慶偉(5?126)

嘉會今辰為愍忌
——也讀汪元量《[玉樓春] 度宗愍忌長春宮齋醮》.........洛 地(5?128)

有關新版《全宋詞》的幾個問題................許雋超(5?131)

札記

夏庭芝生活時代及其他
——《元曲家考略》 讀書筆記之三................陸林(5?40)

江總《遇長安使寄裴尚書》作年考................馬海英(5?56)

談杜詩中的“春歸”................譚文興(5?115)

讀者?作者?編者

致本刊函................孫尚勇(5?25)

學術活動報道

“中國思想史與文學史”學術研討會召開................(5?134)

“中國李商隱研究會第六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5?135)

“中國古代文體與文學學術研討會”召開............(5?136、插四、封三)

“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第十一屆年會暨唐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5?137)

學術動態

北京大學成立中國古代文體研究中心................錢志熙(5?51)

中國古代文學學科點介紹

曲阜師范大學................(5?139)

江西師范大學................(5?140)

 

   

 


〖關閉窗口〗

     版權所有 國學時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丁青县| 宁陵县| 罗源县| 柘城县| 石首市| 保定市| 昌宁县| 苍溪县| 波密县| 永济市| 纳雍县| 铜鼓县| 阳信县| 南昌市| 绥阳县| 家居| 云安县| 长阳| 剑阁县| 尚志市| 巫溪县| 富宁县| 浑源县| 梓潼县| 祁东县| 商水县| 鹤峰县| 扬中市| 泸州市| 青海省| 聊城市| 皋兰县| 平凉市| 成武县| 普格县| 高青县| 黄梅县| 日照市| 巴中市| 婺源县| 宝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