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遺產》2002年第四期目錄及提要
上博藏戰國楚竹書《詩論》作者試測................鄭杰文(4?4)
內容提要 本文以上博藏29支說《詩》簡、《論語》《孟子》《禮記》載孔子說《詩》解《詩》資料83條、《左傳》《國語》說《詩》引《詩》資料317條為基礎材料,比較了竹書《詩論》與孔子說《詩》在思想觀念與解《詩》方法上的差異,證明了竹書《詩論》的作者不是孔子,孔子說《詩》與竹書《詩論》分屬不同的先秦《詩》學系統。
關鍵詞 付書《詩創》 孔子說《詩》作者 《詩》學系統
論劉師培、黃侃與姚永樸之《文選》派與桐城派的紛爭................汪春泓(4?14)
內容提要 本文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討論劉師培關于《文心雕龍》、文筆以及南北文風的有關論述。第二部分討論劉師培的文學主張對于黃侃解說《文心雕龍》的影響。第三部分討論姚永樸研究《文心雕龍》、《文選》及其對桐城派的影響。
關鍵詞 文心雕龍、文選 文筆 桐城派
略論唐代的苦吟詩風................吳在慶(4?29)
內容提要 唐代文壇上出現了苦吟之風,這尤以中晚唐為甚。苦吟之風的出現與講究聲律、唐人對詩格意境的日趨講究、越來越濃厚的推賞名句之風,以及尚奇好怪的社會風尚等影響有關。無論是苦吟作者或其詩歌,均有其特點,如作者的社會地位的低下、家境的貧寒及其瘦弱早衰;其詩歌的偏喜奇險怪僻、幽冷細微的景物、哀怨清苦的情調等等。文章還論述了當時人對苦吟詩風的種種不同態度和苦吟作者的遭遇。
關鍵詞 唐代 苦吟 詩風
《燕子賦》與唐代司法制度................楚永橋(4?41)
內容提要 《燕子賦》以寓言的形式描寫了一件民事案件發生、審判、結案的全過程,較多涉及了唐代法律制度的諸多情況和特點。《燕子賦》及時吸取生活中的新事物,將執法判案作為素材寫進作品,擴大了文學作品對生活的觀照廣度,比較全面地涉及法律生活及其中的各類人物形象,為此后通俗文學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領域。
關鍵詞《燕子賦》法律生活 敦煌變文 判案 唐代司法
宋初詞學思想探微................徐安琪 (4?49)
內容提要 宋初五十余年的詞壇雖然處于一種相對沉寂的狀態,但宋詞的風貌已初露端倪,詞學思想亦在萌芽。本文通過對當時的詞作及有關材料進行辨析,認為此時期的詞學思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詩詞一體的詞體觀,蘊藉清遠的審美理想以及對盤泊的創作心態的追求。此時的詞學思想雖然還不具有縝密的理論形態,卻不乏真知灼見,是蘇賦以詩為詞理論之先導。
關鍵詞 宋初 詞學思想 詩詞一體 蘊藉清遠 盤泊
從《武夷集》到《西昆集》
——西昆體形成期與成熟期作品比較................張明華(4?57)
內容提要 《武夷集》、《西昆集》分別代表了西昆體詩歌的形成和成熟。二者既有其一致性,又有不同的地方。從前者到后者,表明西昆體發展中的兩種趨勢:一是從內容形式并重到偏重藝術形式;一是從多樣化風格到以美麗感傷為主的單一風格。
關鍵詞 西昆體 西昆酬唱集 武夷集 形式 風格
柳永詞的聲律美................邱世友(4?65)
內容提要 本文論述柳永詞詞調仄聲字三聲中的去上、上去和去聲字的用法,而重點在去上。指出《樂章集》去聲多用于空際轉身、轉折跌宕,上去入三仄聲字巧妙組合形成抑揚的節奏,增加了聲律的和諧美,加強了意境的藝術性。蘇軾、周邦彥的慢詞新調多學柳永新格。
關鍵詞 柳永詞 詞調 平仄 聲律
韓國所藏《太平廣記詳節》的文獻價值................張國風(4?75)
內容提要 1462年韓國成任所輯《太平廣記詳節》五十卷刊行。該書是《太平廣記》的選本,收入839篇作品、其底本當為宋本。其中有8篇為現存《太平廣記》諸本所缺。其異文及出處具有校勘的價值。
關鍵詞 韓國 《太平廣記詳節》
元雜劇本色當行辨................劉廷乾(4?86)
內容提要 以本色當行專論元劇語言是偏頗的,把元劇語言分為本色與當行或本色與文采二派是錯誤的。本色實際上是雜劇藝術本體特征的構成與體現,它既表現于“案頭”,更表現于“場上”;當行則是雜劇藝術的舞臺演出效果,主要是演員的演技等方面的綜合體現。本色是當行的基礎,當行是本色的舞臺體現。本色當行始為元雜劇所專有,后發展為中國古典戲曲的鮮明特色。
關鍵詞 本色 當行 元雜劇 語言
中國古代戲班進入越南考略................劉致中(4?98)
內容提要 元代至正二十二年,大將唆都入越南戰死。優人李元吉所帶戲班被俘,在越“作古傳戲”,演出《西方王母獻蟠桃》等劇,產生巨大影響,越南“有傳戲始此”。清代康熙三十四年前后,廣州長壽寺主持增大汕,不止一次為越南南方順化政權越王阮福周送去昆劇戲班。
關鍵詞 越南《大越史記全書》 昆劇戲班
往事驚心叫斷鴻
——揚州馬氏小玲瓏山館與雍、乾之際廣陵文學集群................嚴迪昌(4?105)
內容提要 本文旨在通過揚州馬氏小玲瓏山館養護士心、蔽避風雷于險危時世之人文功德的個案舉證,以及對雍、乾之際廣陵文學集群相濡以沫、相知以心,人格自持、個性自葆景觀的掃描辨認,揭示清代特定的波詭云橘時期文學領域的“空洞”現象與“法”外補苴。
關鍵詞 馬氏小玲瓏山館 濡沫養心 廣陵文學集群
折腰體新解................饒少平(4?119)
四部叢刊影印張九齡集................陳建森(4?121)
石介與蘇舜欽:誰是《石曼卿詩集序》之作者?...........莫道才(4?123)
學者研究
姜書閣先生的學術追求與成就................蔣 方(4?125)
海外學者訪談
關于詩型與節奏的研究>
——松浦友久教授訪談錄................葛曉音(4?131)
札記
“暨且”別解................劉玉娥(4?135)
“白”通“帛”................樂聞(4?141)
《交州記》的作者................樂聞(4?141)
學術活動報道
“新世紀古代文學教學與科研學術研討會”舉行................(136、插三、插四)
學術動態
“《三蘇全書》暨'蘇學'學術座會”在京舉行................(4?28)
趙景深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活動在滬舉行)................(4?137)
全國古代文學學科博士點介紹
華東師范大學................(4?138)
武漢大學................(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