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端午節入選世界“非遺”
·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將于10月8日揭曉
·福建省文物局確認:寧德古墓與建文帝無關
·國圖館藏海外中國學文獻面向公眾
·兩岸師生聯合祭孔大典在臺灣新竹舉行
·世界儒學大會在曲阜開幕 哈佛教授杜維明獲孔子文化獎
·“明長城始于遼寧”正式明確 教科書將被改寫
·透視:孔子重回大眾視野 學者呼吁孔子思想回歸
·韓毓海 王登峰:在誦讀經典中傳承文明
·池田知久:孔子的宗教批判
·楊貴妃與月餅的傳說
·古人中秋10件必做之事:燃燈 觀潮 未婚女偷菜
·林語堂:作文人而不作文妓
·蘇東坡的曠達人生——莫礪鋒教授在南京圖書館的演講
·書寫難看提筆忘字:正在消逝的漢字書寫
·儒、道、佛三教的關系
·“斷代工程”之我探
·戰后美國的儒學與民主比較研究
·水滸傳眾梁山好漢的賞析(新解)
·皮日休的《詩經》闡釋
·量與數的關系,以及數學的文化性質
·《中國古代建筑圖譜》
·唐詩名家導讀
·現當代文學名著百部
·真趣妙筆,美不勝收——《篆刻備覽》薈萃古今印章
·國學之門,觸手而開——國學觸摸屏:與國學零距離接觸 |
|
邊詞其一
明·徐渭
四壁龍門鐵削圍,枉教鄧艾裹氈衣。
莫言虜馬愁難度,即使胡鷹軟不飛。
大目寺牡丹
宋·陳宓
行人那得不如狂,謫下仙真衣錦裳。
要識洛陽姚魏色,煩君千里到維揚。
中秋對月
金·李俊民
云山懷素隱,秋興暫來歸。
月與人同醉,星隨客漸稀。
入河蟾不沒,繞樹鵲何依。
浩氣凝光界,瑤臺夢欲飛。
端午感懷
宋·舒岳祥
曾飲昌陽七十三,老來大布當輕衫。
豫儲當采三年艾,緩計空尋六日蟾。
楚俗舊時沉黍恨,唐宮此日賜衣沾。
梔香滿院人如玉,尚想薰風半卷簾。
和人七夕韻
金·劉迎
今古良宵此會同,望窮云物有無中。
人間鈿合三山隔,天上靈槎一水通。
鳷鵲樓空紈扇月,鴛鴦機冷苧蘿風。
不須更乞蛛絲巧,久矣人生百巧窮。
丙午九日詠菊二首其二
金·元好問
幾案得新供,小窗幽更宜。
風霜寧小怯,根撥要深移。
黃素金行正,芳甘藥品竒。
三薰復三沐,歲晏與君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