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 |
||
《中國文化》第一期目錄 《中國文化》創刊詞 【文史新篇】 火歷鉤沉—— 一個遣失的古歷之發現 (龐樸) 日歷·月歷·星歷與文化思想——讀《火歷鉤沉》(金克木) 【專學研究】 《易傳》與《子思子》(李學勤) 帛書《周易》與荀子一系《易》學(李學勤) 新博本吐火羅文A(焉耆文)《彌勒會見記劇本》第十五和十六張譯釋(季羨林) 敦煌寫本《南海寄歸內法傳》(p.2001)題記(王幫維) 漢字文化圈(周有光) 奇特的文化現象:關于中國婦女文字(趙麗明) 【文學的文化學闡釋】 從《詩經》《楚辭》看我國南北文學的差別(章培恒) 論司空圖植根于個性、語言、文學、生活、文化上的風格論(新加坡·王潤華) 一種文化史的批評——兼談陳寅屬的古典文學研究(傅璇琮) 【宗教與民俗】 人日之謎:中國上古創世神話發掘(葉舒憲) 福建陳靖姑傳奇及其信仰的田野研究(莊孔韶) 【現代文化現象】 理性的清朗和現實的陰暗——論周作人的文化心態(舒蕪) 豐子愷書周作人兒童雜事詩簽釋(鐘叔河) 賽珍珠的幾個世界:文化沖突的悲劇(姚錫佩) 世界文化對話中的中國現代保守主義(樂黛云) 【文化與傳統】 如何發揚中國固有文化(蔣天樞) 舊學辨(王伯祥) 儒學的式微與士人心態的變化(羅宗強) 【古典新義】 范蠡·商鞅:兩套速效經濟軟件——讀《史記·貨殖列傳》(金克木) 仁以取予——讀《管錐篇》論《貨殖列傳》(張明亮) 【序跋與書評】 《全宋詩》序(錢仲聯) 《全宋詩》序(程千帆) 《全宋詩》編纂說明(全宋詩編纂委員會) “亡人之國必先去其史”《中華人民通史·自序》(張舜徽) 現代文化的儒學觀照——評錢穆《文化學大義》(黃克劍) 【學術通信】 熊十力論學書札(三通) 【東西南北】 說林紓的“好名”(夏曉虹) 一個六千年前的原始村落(樓宇棟) 【作家專欄】 城南客話——方食事四(旺曾祺) 【學苑擷英】 記錢鐘書先生(吳忠匡) 【本刊專訪】 湯一介先生采訪記(葛兆光) 文化學術動態 編后 |
||
返回
版權所有 北京國學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制作 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