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免费视频,亚洲区欧美区,久久成人精品视频,成人免费网站观看

 

《黃香故里考辨》之考辨

——與張昕先生商榷

彭斌武

 

  秦漢時的安陸是一個地域廣闊的大縣,其轄區十倍于今安陸市!逗笔〗ㄖ蒲馗铩で貪h郡縣》稱:“漢之安陸,包括:漢川、孝感、黃陂、漢陽、安陸、云夢、應城、京山等八縣!睎|漢孝子黃香是古安陸縣人,人們對此沒有任何異議,更沒有人要改變“黃香安陸人的歷史結論”。但今安陸與古安陸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必須嚴加區別,不能混為一談,如果把古安陸歷史上發生的一切全部囊括在今安陸市,那就違反了歷史事實。朱華新、張昕先生于2005年7月、10月在《孝感學院學報》和《孝感晚報》發表題為《“黃香故里”考辨》(以下簡稱《考辨》)一文,指責“云夢人硬要強行把黃香拉入本土”,其立論理據值得商榷。

  云夢和今安陸在長達800多年的時間內同為古安陸縣,由于年代久遠,今人對古安陸的歷史文化不甚了解,這是可以理解的。正確的態度應該是以科學、求實的精神,用最新的考古成果與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古文獻互證互補,去偽存真,把紛繁的歷史問題弄個水落石出。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云夢城郊相繼出土了大批珍貴文物,特別是睡虎地和龍崗出土的秦代竹簡、木牘,不僅填補了國內歷史文獻的重大缺失,而且解開了秦漢時期歷史的許多迷團,匡正了史書中的諸多錯訛。其中不乏有關古安陸歷史的重要信息,為今人研究古安陸的地望及相關問題提供了可靠的物證。筆者愿以出土文物、現存古城遺址,結合古今歷史地理文獻和黃氏譜諜,與朱、張二先生共同探討黃香故里問題。

古安陸縣城即云夢城

  對于古安陸縣及其治所的地望問題,文物工作者經過多次文物普查和幾十年的文物發掘,應該說對此已經劃上了句號。當代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先生,在其力作《云夢與云夢澤》一文的自注中指出:“舊說漢晉安陸故城即今安陸縣治,一作在今安陸市北,皆誤。據1975年云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秦簡《大事記》,并經湖北省博物館調查,可以確定今云夢縣城東北郊的楚王城廢址,即漢晉安陸故城!。2002年,國家文物局主編的《中國文物地圖集·湖北分冊》,將秦漢魏晉六個朝代的安陸縣治所都標志在今云夢城,南朝“南司州安陸郡”才標志在今安陸市。說明漢晉以前的古安陸城即今云夢城,今安陸城始于南朝劉宋時期。這是專家學者研究考證所得出的科學結論,是不容置疑的。

  證明古安陸縣治所在云夢城的文物實在太多,不妨隨手拈取一兩件文物進行剖析,看看古安陸縣城究竟在何處。

  睡虎地和龍崗的多座秦墓出土了20多件蓋有“安陸市亭”戳印的陶器!鞍碴憽睙o疑是指安陸縣;“市”,《漢語大詞典》釋義為“做買賣,貿易”;“亭”是秦漢時的基層行政組織;“安陸市亭”,就是安陸縣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陶器上為什么要加蓋安陸縣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戳印呢?《秦律十八種·工律》規定:官營手工業“制作同一種器物,其大小、長短、寬度必須相同”。加蓋了“安陸市亭”戳印的,表示是經過批準生產的合規產品。秦代安陸縣的制陶官窯只會設在縣城近郊。原因有三:一是縣府為了便于對官窯的領導、管理、監督,必須把官窯設在縣城近郊;二是秦時湖北地區人口密度小,每平方公里只有6-7人,鄉里不可能有集鎮和市場,只有把官窯設在縣城近郊,離市場近,運輸方便,成本低,才有利可圖;三是陶器容易破損,不易轉運,為降低商品損耗,縣府決不會把官窯設在離縣城遙遠的地方。因此,云夢城郊出土蓋有“安陸市亭”戳印的陶器,就證明云夢城即古安陸縣城。

  睡虎地4號墓出土的兩件木牘,是在前方淮陽作戰的兩名戰士寄給母親的家信。他們是兄弟倆,一個叫黑夫,一個叫驚,一人寫了一封家信。黑夫家信的大意是:母親,趕快寄錢來,寄夏衣來。母親看看安陸的絲布賤(價格便宜),可以做單衣、短衣、裙子的就買,做好后和錢一同寄來。如果安陸絲布(價格)貴,就只寄錢來,由黑夫自己在淮陽買絲布做。驚的家信大意是:驚急著要錢和夏衣,希望母親趕快寄錢五六百,買質量好的絲布,不能少于二丈五尺。急急急!

  黑夫要他母親看看安陸絲布價格的貴賤,這里所說的“安陸”顯然不是別處,正是他母親的住地云夢城。假如古安陸縣城果真在今安陸市,離云夢城近70華里,如果僅為看看絲布的價格,就要母親往返140華里,這就太不近人情。只要將秦時貨幣的幣值及勞務的價值作一比較,就知道那是大大不合算的。

  秦的貨幣有兩種,一是銅錢,另一種就是“布”!肚芈墒朔N·金布律》規定:貨幣布每八尺價值十一錢,平均每尺單位價值0.1375錢。驚要他母親買質量好的絲布,不少于2丈5尺。質量好的布就算比作貨幣流通的布的價格高出10%,每尺絲布的單價才0.15錢,25尺絲布共需37.5錢。黑夫要他母親以絲布的貴賤決定取舍,在正常情況下,價格波幅不會超過10%,就是說25尺布的貴賤差價也不足4錢。如果讓一個普通勞動者從云夢趕到今安陸市,往返需要兩天時間。《秦律十八種·司空》規定,秦時一個勞動力每勞作一天抵償8錢。以此計算,一個人往返兩天的勞動價值為16錢,住宿費只算1錢,為取得不足4錢的貴賤差價而付出17錢的代價,太得不償失了。這就足以證明黑夫信中所言“安陸”正是今之云夢城。

鄖城即云城

  《考辨》在談到漢代安陸縣城址的位置時說:“從現在能查到的資料看,古代的歷史地理文獻上,大都主張古鄖國都城是在今安陸市城區”。并引用《水經注·涢水》:“遼水又西南流,至安陸縣故城西,故鄖城也。因岡為墉,峻不假筑”。接著又引用了一連串因襲《水經注》說法的文字?梢詳嘌裕骸端涀ⅰ返倪@條記載是不當的。因為它所記載的“因岡為墉,峻不假筑”的地形地貌與今安陸城完全不符合:今安陸城地處平原,根本沒有“因岡為墉,峻不假筑”的任何跡象;在城南約一華里處倒是有一座名曰“鳳凰山”的土岡,但它與今安陸城卻是遙相對峙的,根本不可能“因岡為墉”。

  那么鄖子國都城在哪里呢?在云夢城!蹲髠鳌ば哪辍份d:鬬伯比在鄖國時與鄖子之女私通,生下了鬬子文,鄖夫人“使棄諸夢中”。西晉學者杜預在注釋“夢”時寫道:“夢,澤名。江夏安陸縣城東南有云夢城”。杜預所言江夏安陸縣城和云夢城就是今云夢楚王城。楚王城是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考古專家鑒定該城為“東周至魏晉沿襲使用的古城遺址!痹摮秋L雨滄桑,屢毀屢修,形成了層層疊壓、重重穿套的豐富的文化層,F在可見到的殘存夯土城垣是由東西二城組成的,西晉時東城已經廢棄,江夏郡治和安陸縣治均設在西城。因東城的南垣沿著涢水東支(俗稱縣河)向東南延伸了近一公里,所以杜預說“江夏安陸縣城東南有云夢城”。意思是說這個城就是鬬子文出生的“鄖城”。《春秋大事年表》稱:“‘云阝'‘鄖'、‘云'三字通用。”因此鄖城也稱云城,“云夢”就是“鄖國之夢”的簡稱。1989年底,楚王城東城南邊的龍崗出土了一批秦簡,主要內容是關于云夢禁苑的律文,證明杜預所言云夢城是正確的。譚其驤先生在他的力作《云夢與云夢澤》一文中強調說:“杜預所指出的云夢城是靠得住的。此城……到了西魏大統年間,便成為從安陸縣分出來的云夢縣治所”。譚老還在文中插了一幅地圖,在今云夢城的位置上標志著四個地名:“宣四年之夢”、“云阝”、“安陸”、“云夢城”。這就有力地證明鄖城即云夢城,亦即古安陸城。

  云夢、安陸等八縣合一的古安陸縣的轄區有1.萬3多平方公里,今安陸市轄區不足古安陸縣的十分之一,古安陸從戰國中后期建縣到西魏大統十六年完全解體,存在了800多年,所以我們在治史時,必須把古安陸和今安陸區分開來,否則就會造成認知上的混亂。

黃香故里在云夢

  明白了漢代的安陸縣城即云夢城,黃香故里問題就不難解決了。首先,讓我們對黃香故里在今安陸的說法進行商椎。

  《考辨》聲稱:“最早記載黃香墓葬的是康熙五年(1666)的《德安安陸郡縣志》,其中寫道:漢尚書令黃香墓在城內府署東,同知署后。相傳府城內府署東十數武為楊姓園,偶掘地見其碑”。由于有了這個“相傳”,所以道光二十三年知府易容之復建碑碣,光緒五年知府黃式度建祠于墓。于是發問:“既然黃香的祠廟在安陸,那黃香‘安陸人'的結論還有什么值得懷疑的呢?”

  “相傳”就是傳說。道光二十三年即1843年,中國歷史已進入了近代史。用近代人根據傳說營造的碑、祠來證明1800多年前的黃香是今安陸人,能成立嗎?

  民間傳說對治史確有幫助,但傳說不是歷史,只有得到了證實的傳說才是歷史。《考辨》中的傳說就不是歷史,因為它違反事理邏輯,違反中國人的喪葬習俗。古人認為人死以后靈魂進入冥府世界。冥,《辭!丰屃x:遠離;高遠;深幽。所以必須為死者到郊外甚至更遠的幽靜地方選擇風水寶地,建造高陵大冢,讓他們的靈魂進入“直摩倉穹之極,而抵乎冥漠之鄉”的最高境界。特別是帝王將相、高官顯貴更是如此。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明清帝王的陵園都遠離京城就是最好的說明。如果硬要強調黃香墓是葬在今安陸城中,那就證明今安陸城內那時無城或是座廢城!犊急妗氛f祠堂就是家廟,以證明黃香故里就是今安陸城!办籼谩,《辭!丰屃x:“舊時祭祀祖宗或先賢的廟堂”。云夢人許兆椿在清乾嘉兩朝為官,嘉慶皇帝評價他“居官立品,俱孚物望”。死后祀云夢鄉賢祠、江蘇名宦祠。如果祠堂是家廟,是云夢人的許兆椿,家廟怎么建到江蘇南京去了?可見官府建祠都是表彰性、紀念性的。所以,黃式度在德安府城建黃香祠不能證明黃香是今安陸人。

  《考辨》還說黃瓊的墓在白兆山下雷公廟,說是康熙年間“土人掘得墓磚,有‘黃相公墓'”字樣,“邑諸生黃士博言于郡伯高翔,嚴誡掩之”。這條記載閃爍其詞,語義騎墻,不知高翔是說立即掩蓋,還是說不準掩蓋。如果是前者,那么黃瓊的墓就還在雷公廟,應該報告國家文物部門去考察,或發掘,或申報哪一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加以修繕保護;如果不準掩蓋,那就會有更多文物出土,絕不會只一塊有“黃相公墓”字樣的墓磚。即使“黃相公墓”磚是真的,也不能肯定是黃瓊的墓!掇o!丰尅跋喙保号f時對上層社會的年輕人也尊稱“相公”。舊時上層社會的黃姓年輕人知多少,憑什么說“黃相公”就是黃瓊?顯然這又是一個傳言。如果真是在雷公廟發現了黃瓊的墓,郡伯高翔一定會親臨現場考察,報告朝廷,或發掘,或掩埋作出決斷。然而郡伯高翔竟無動于衷,說明他無法肯定那是黃瓊的墓磚,他不愿被傳言所惑,說一句混沌話敷衍諸生罷了。

  《考辨》還強調說:“目前未見到先于安陸康熙五年發現黃香墓碑的記載”。此言未免失之武斷。明萬歷年間的光祿、太仆二寺少卿鄒觀光所著《云夢十書》載:“黃香墓在今(云夢)縣城北十里鋪之北!编u觀光的《云夢十書》成書于1588年,比《考辨》所言“康熙五年”(1666年)要早78年。而《考辨》還稱:“只是近幾年,(云夢)一些人為了提高本邑的知名度,遂將黃香強行附會本土!边@種責難是完全站不住腳的。《中華姓氏通書·黃姓》載:“黃香去世后,歸葬家鄉江夏安陸源口,墓在今湖北云夢縣北郊十五里。”這與鄒觀光《云夢十書》和黃香后裔各派譜諜的記載完全一致。有關黃香墓的情況,云夢縣志和黃香后裔譜諜記載甚詳,而且吻合。明末清初戰亂頻仍,黃香墓年久失修。清康熙初年,云夢知縣彭曙祖在黃香墓前樹立了木質牌坊,幾十年后木坊朽蝕殆盡。康熙43年,以馮其昌為首的28名云夢紳士捐資倡修黃香墓,在墓前立了墓碑,建了華表,并明令“禁樵采”;墓碑東向朝大路?滴49年,黃香新安(皖南)派裔孫重建墓碑,碑為“子山午向”,即背北面南,碑刻:“漢孝子魏郡太守尚書令黃公諱香字文強府君之墓。”湖廣總督葛世龍在墓前加建了石牌坊。武昌通判黃弼在墓前建了神道?滴53年黃香新安派裔孫黃希應等倡眾捐資,“置環墓祀田,計得畝二十有一”,收入作祭掃之資,“以盡水源木本之思”。黃香墓是筆者少年時與窗友常游之地。筆者見到的黃香墓:墓冢高大,圍以青磚粉墻,南面為三脊功德牌坊,中脊是黃香的墓牌,牌位下有一方形小孔,孔下并列鑲嵌著三塊刻滿文字的高大石碑,碑前約3米處設有3座石砌祭壇,墓垣中樹木蔥蘢,莊嚴肅穆。遺憾的是這一勝跡于上世紀50年代擴建漢襄公路時被平。

  《考辨》還拋出了“孝感兩縣亦有黃香墓”之說?墒钱敱疚某醺逶谖錆h大學《簡帛論壇·古史新探》發表后,孝南區黃香后裔黃郁文一行五人專程到云夢黃香墓遺址祭拜、合影,即日向簡帛網發表題為《黃氏宗親確認黃香是云夢人》的跟帖,引用多種黃氏譜諜的記載,證明黃香墓在云夢城北郊十五里,以駁斥“香墓多見”的濫言。改革開放后,海內外到云夢尋根問祖、核對譜諜的川、皖、贛、湘、閩、臺以及馬來西亞等東南亞的黃香后裔接踵而來。臺灣和馬來西亞黃香后裔曾在云夢、武漢等地與云夢的黃香后裔進行核對譜諜、尋根問祖的活動,并舉行了對譜成功的盛大慶祝宴會。充分說明“黃香故里在云夢”是海內外黃香后裔和堅持實事求是、理性思維者的共識。

  從黃香至今已歷1800多年的風云巨變,但由于黃香“生于斯,長于斯,終葬于斯”,其英名風范深深植根于云夢這片熱土,因此這里的地名萬變不離黃香,不離黃香的崇高美德——孝。漢以前這里因地勢而得名源口,漢以后因黃香而得名孝行里,清至民國時期,這里名為漢孝鄉,取“漢孝子黃香故鄉”之義;相鄰的義堂當時為令尹鄉,清以前名於莬鄉,因為楚國令尹子文之墓葬在義堂;1946年,令尹鄉與漢孝鄉合并為忠孝鄉,把令尹子文之“忠”與黃香之“孝”兩種美德融為一體,以表達云夢人民對二位鄉賢的緬懷之情。1950年,這里命名為黃孝鄉,公社化后稱黃孝公社、黃孝管理區,現在稱黃孝村。這些都是官民皆知的史事,歷朝縣志、民國檔案和當今檔案都有明確的記載。

  以上所述,都是可查可考的史實,而《考辨》卻以“文化現象”為殺手锏,力圖要人們放棄確鑿的史實,去接受那語焉不詳,含糊其詞,無可稽考,于情相悖,于理不合的“相傳”,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發布日期:2008-01-31
北京國學時代文化傳播公司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城县| 吉安市| 平塘县| 汉川市| 东阿县| 巨野县| 光山县| 团风县| 松原市| 珠海市| 绥滨县| 邵阳市| 普兰县| 古浪县| 夏河县| 郁南县| 德惠市| 谢通门县| 大埔区| 荣昌县| 东方市| 普安县| 从化市| 蒲城县| 京山县| 青神县| 蒙自县| 巫山县| 和静县| 平遥县| 滦平县| 家居| 静乐县| 方山县| 自治县| 额敏县| 五华县| 新乡市| 绥江县| 惠东县| 富阳市|